会计问题,现金清查中的长款短款是什么意思?

现金清查中的长款短款是什么意思?

现金盘点对会计账的库存现金科目月终结存余额不相符,实有的现金少于账上现金的金额(即钱少了)称之为“短款”,实有的现金多于账上现金的金额(即钱多了)称之为“长款”。“长款归公,短款自赔”是国内企业普遍实行的财务制度

对此情况的处理,现行教材的一般做法是:

将短款(或长款)记入“其他应收款”(或“其他应付款”)科目,待查明原因后,再分情况予以处理:属于记账差错的应及时更证;对无法查明原因的长款,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对无法查明原因或由出纳人员失职造成的短款,由出纳人员赔偿,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由于非常损失造成的短款,则转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扩展资料:

一、造成长短款发生的原因

1、财会人员在收支款项时发生差错,所开收款收据或付款凭证金额与实际收到或支出金额不相符,发生少收款或多付款现象。

2、财会人员没有把收支凭证及时登记现金日记账,甚至遗失相关票据,少记或漏记相关金额,或者登记时发生书写数字错误,比如把196误写为169。

3、存在公私款混存、混用的现象,比如有的财会人员在进行现金支付时发现公款不够,就用私款暂时垫付,产生公私款不分情况。

4、收入(支出)已经发生而没有及时开具收款(付款)凭证并登记入账,比如银行已经将利息收入记入银行账户,而财会人员没有及时编制现金收款凭证并登记入账。

5、财会人员没有做到日清月结,及时核对账款,也没有及时将现金日记账的余额与库存现金、银行日记账存款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进行核对。

二、防范长款或短款现象发生的措施

1、发生收支业务时,应及时开具收款收据或付款凭证,做到正确填写相关金额,认真收付款项,减少差错发生,如发现差错应及时进行查找并改正。

2、财会人员应及时把收、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杜绝少记或漏记相关金额的现象,正确书写有关数字,并再一次对有关凭证金额和所登记日记账的金额进行核对,同时进行正确计算并结出余额。

3、做到日清月结,在及时登记现金日记账基础上,还要及时进行现金日记账的余额与库存现金的核对,发现差错及时更正。

4、杜绝财会人员公私款混存、混用或在公款不够时用私款暂时垫付用于支付业务支出等现象发生。

5、做到账款相符,及时将现金日记账的余额与库存现金进行核对,银行日记账存款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进行核对,发现不符及时更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短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凡现金实存数大于账存数,称为现金长款;现金实存数小于账存数,称为现金短款。
“长款”、“短款”实际上是库存现金的盘盈、盘亏。
实存>账存,现金长款,即 盘盈
实存<账存,现金短款,即 盘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1-18
现金盘存中出现长短欵其实都是不正常的。数额较大应该查原由,几角几元到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