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河南在科技方面留下了哪些历史的瑰宝

如题所述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何为源?何为流?源者水之始,流者水之盛。我们提及源流,就说明了水对于文明的重要性。古埃及、古印度、米索布达米亚和中国,四大文明无一不是逐水而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试想连美女都选择住在水边,男人们难道要跑到戈壁荒漠,打光棍儿等着绝种么?说起中华民族的源流,我们始终离不开的两个字——河洛。

河洛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河,即是黄河;洛,就是洛水。河洛地区,即中原腹地,主要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有“天中”之说。河洛地区,究竟包括哪些地方呢?众家说法不一。以我个人理解,首先要从“河图洛书”说起。龙马负图出于河,神龟驮书出于洛。龙马负图出于孟津,神龟驮书出于洛宁。这一驮一负说明了一个问题:它们没有往别的地方去,龙马负图没有往北跑,也没往东跑,而是往南;神龟驮书也没有往上游驮去,而是去了下游。龙马和神龟竟然是有了默契一般地都去了有“天中”“享洛”之称的洛阳(古称洛、雒,无水之雒,或洛邑)。古代的洛是没有三点水的“雒”,依照形声字的组成,左声右形,说明雒是个“佳”地,这也许是龙马和神龟这两个神兽选择这里的原因。武王伐纣路过洛阳,认为此地风水甚佳,想定都于此,遂有“享洛”之称。后来以为洛阳居天下之中,利于周朝统治,西周在此堪址建城曰成周、王城。连人都选择这个地方,兽何以堪?如果狭义的理解把“河洛”专指以洛阳为中心,“河图”“洛书”之间的一小片区域也可。

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一河洛不足以容纳足够的文化。大的河洛地区或“泛河洛地区”的概念就应该出现。我们不妨用排除法来说明这一概念:首先,西方的秦地不在河洛之列,这一地区古称“关中”,与之对应的是“关东”。六国诸侯叩关攻秦,攻打的就是函谷关,所以应该把崤函作为河洛的西方界线。其次,崇尚孔孟的齐鲁之地也不在河洛之列。儒家文化对中国影响虽深,但在齐鲁和其他地区是绝对有不同一般含义的。河洛之地,起初受孔孟思想的影响远不及齐鲁,所以可把齐鲁作为河洛地区的东方界线。其三,南方的荆楚,东南的吴越之地,亦不在此列。楚国世受中原诸侯所鄙夷,吴王夫差也为中原诸侯所不齿,故此地也不属于河洛。最后,“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已不属于此列。这样一来,剩下的全是周王室的成周,姬姓诸侯的郑、韩、卫、魏、陈、蔡,依附于周王室的商朝后裔宋还在此列。总此来说,河洛地区是以周王室为核心,以姬姓诸侯为班底的众诸侯们统治的区域。按照今天的划分,河洛地区包括,西起崤山函谷关,北纳殷商的政治核心安阳、卫国的领地濮阳,南至陈蔡两国(今天的河南淮阳、上蔡、新蔡和东汉帝乡南阳),东到郑韩魏即今天的郑州开封一带(最多也包括商后裔宋国的商丘一带)。这些地区基本都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以上从河洛文化方面说明了,今天的河南省是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姬姓诸侯的活动区域,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不仅如此,周之前的夏、商两代也主要都在这一区域活动,除了商朝短暂的在亳州建都以外,夏朝都城和商朝的主要都城都在洛阳、郑州、安阳一带。周朝以后的,东汉、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等主要朝代都在洛阳建都,宋朝在开封建都,并以洛阳为西京,这是惟一一个二京全在河南的朝代。只是后来由于外族入侵(金、元等),中国的核心才被偏移。不过这时,河南地区依据地型平坦,水利发达等因素在农业社会里依然是当时的经济发达地区。

以下从几个方面反映了河南在古代中国的重要地方:

一、建都王朝数目
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建都年份之长是其他任何一个省份不能望其项背的。

二、春秋战国诸侯国数目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姬姓诸侯基本都封在这一区域。主要有郑、韩、魏、卫、陈、蔡、宋等诸侯国。其与周天子的亲密程度也是分不开的。
春秋战国形势图

三、城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汉朝时期著名的“七国之乱”能够平定也是和河南的地理重要性分不开。说白了,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争实际上就是一场内外夹攻的战争,窦婴守洛阳,梁王刘武守梁国都(开封),周亚夫等在外围与诸侯展开正面对抗。其实上这和这些城池的坚固成都是分不开的。在古代城池的大小、坚固程度与经济实力和战略重要性是分不开的。

这张是游戏《三国志11》里的大地图,其中四十座城中有七座属于今天的河南,另外四十六个关卡、港口中有七个也是在今天的河南省内。城池数目占了全部的六分之一左右,而且这些城池全部处于中间重要的战略位置,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腹地。
《三国志11》全景图

四、四大古都
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分别为夏商故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半数的大古都都在河南省,河南在古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古都洛阳——洛河

五、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河南拥有8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南阳、商丘、浚县、濮阳。“历史”主要的就在古代的。这些城市的历史底蕴也印证了河南在古代中国的地位。此外,悠久的历史给河南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河南的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中华第一笛、第一龙、第一剑也都在河南出土。

六、河南名人知多少?
从上古的黄帝、颛顼、帝喾说起,河南的名人真是多之又多。这和河南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分不开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乃知荣辱”所以这么多名人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典型的有上古君王黄帝、颛顼、帝喾、禹;上古先贤伊尹、柳下惠等;春秋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老子、列子、墨子、韩非、范蠡、吴起、商鞅、李斯、苏秦、吕不韦等;古代文学家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诗圣杜甫、元稹、晁错、贾谊、大小谢、二程;名将黄忠、魏延、岳飞、戚继光、史可法等;其他桑弘羊、荀彧、荀攸、张衡、僧一行、字圣仓颉、智圣诸葛亮、医圣张仲景、画圣吴道子等。近代的袁大头也是。细细数来也很难悉数理清。
诗圣杜甫

七、古战场 谁来“逐鹿中原”?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是蒯通在和高祖对质是说的一句话。但逐鹿中原这个词的涵义现在早已不是专指逐秦鹿了。这比喻各方英雄豪杰们的战争,究竟鹿死谁手?只有试过才知道。

中原自古是富庶之地,哪位诸侯不想饮马黄河?这里也成了战乱最频繁的地区之一。这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的确是发生了不少——牧野之战(武王伐纣)、城濮之战(著名的退避三舍)、马陵之战(孙膑灭庞涓)、围魏救赵、官渡之战(曹操袁绍枭雄间的较量)、虎牢关之战(著名的三英战吕布)、虎牢之战(李世民灭窦建德)、睢阳之战(张巡抗击安史之乱叛军)、郾城之战(岳飞抗金)。其他的诸侯之间的撮仗真的是家常便饭。周郑交质、郑伯克段于鄢、韩国灭郑、晋楚之间的较量、宋襄之仁、孙膑减灶、曹操起兵、吕布和曹操的兖之战、火烧新野等有趣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三英战吕布

说了废话不少。总结一下,河南现在虽是全国产粮大省,粮食总产量和小麦产量都是全国第一,而且现在工业也得到了不错的发展,GDP也连续好几年列全国第五位,郑州是地道的中国陆上交通枢纽,但是河南在整个国家的地位还是昔非今比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01
发展教育、和科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