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民族文化特点、?请详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3-12
나는 중국조선족이다
第2个回答  2017-08-22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朝鲜族人有的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有的信仰佛教。
朝鲜族自17世纪末开始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特别是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荒后,大批朝鲜人迁入延边等地。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又有大批朝鲜人迁入中国东北各地。
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
朝鲜族村落多半坐落在依山的平地上,房屋别具一格。屋顶四面斜坡,屋里用木板隔成单间,各屋之间有门道相通。屋内设平地炕,炕底有火道,即使是严冬,室内也温暖如春。
短衣长裙,是朝鲜族妇女服饰的一大特点。短衣,朝鲜语叫“则高利”,是一种斜领、无扣、以带打结、只遮盖到胸部的衣服;长裙,朝鲜语叫“契玛”,腰间有细褶,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色彩十分鲜艳。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长裤。外出时,多穿以布带打结的长袍。
朝鲜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面、泡菜。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舂打成团、切块、撒上豆面并加稀蜜、白糖 制成。冷面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等制成,吃起来清凉爽口,味道鲜美。泡菜是将大白菜浸泡几天,漂净,用辣椒等作料拌好,放进大缸密封制成。腌制时间越长,味道越可口。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著名的民间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等。舞姿或轻盈舒展,或柔婉沉静,或刚劲跌宕,明朗与含蓄相交织,细腻与大方相表里。朝鲜族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欢快明朗,如《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等人人会唱。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长白之歌》、独唱《闺女之歌》.朝鲜族最有名的乐器是伽倻琴,伽倻琴有12根弦,音色深沉柔和,表现力很强。
朝鲜族人民热爱体育运动。跳板和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传统运动,摔跤和踢足球则是男人们的运动。延边素有“足球之乡”的美称。
朝鲜族人民非常注重礼节,尤其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晚辈对长辈必须用敬语,吃饭时长辈动筷后其余人才能就餐。父母诞辰60周年这一天,女子们还要为老人举办“花甲宴”(也叫花甲礼)。花甲宴上,子女亲戚欢聚一堂,老两口穿上新衣端坐正中,身穿盛装的子女以辈分长幼为序,依次向老人敬酒。礼毕后子女们盛情款待亲朋好友。
朝鲜族很重视教育。1949年建起了中国第一所民族大学--延边民族大学,并自筹资金建了百余所小学。1952年,延边普及了小学教育,1958年普及了初中教育,80年代城市普及了高中教育。
朝鲜族因喜穿白衣而被人称为“白衣民族”。“白衣渡江”说的就是中国延边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渡图们江迁移而来的故事。自从19世纪中叶开始,由于朝鲜的天灾人祸以及后来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使大批人背井离乡,渡江迁入中国延边地区定居,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朝鲜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最大的聚居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在世界六大语系中,朝鲜语的语系尚未确定。

朝鲜族的居室内过门槛就是平地炕,房子用木板间隔成几个单间。中间是厨房,面积较大,一面是炕,一面是地,锅灶就安在炕边。朝鲜族特别爱清洁、讲卫生、屋内布置干净、美观。
朝鲜族的饮食具有独特风格,制作方法多种多样。主食以大米为主,最具民族特色的打糕和冷面。打糕是朝鲜族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招待宾客的主食,就像汉族人吃饺子一样重要。朝鲜族冷面更是别具一格,朝鲜族有正月初四吃冷面的习俗,认为这一天吃了长长的冷面能“长命百岁”,故又称“长寿面”。朝鲜族喜欢吃狗肉,特别是三伏天喝狗肉汤已成习俗,他们烹调的狗肉和狗肉汤,独具风味,味道鲜美,冬可驱寒,夏可消暑。辣白菜是朝鲜族喜欢食用的泡菜,其特点是色泽鲜艳、味道鲜美,白菜白、辣椒红、姜丝黄、大蒜丝微绿,看上去赏心悦目,诱人食欲;吃一口是酸辣甜咸,越嚼越有滋味,深受各族人民欢迎。
朝鲜族素以讲究礼仪著称,有“东方礼仪之邦”的美誉。
头顶搬运,是朝鲜族妇女的一种独特的劳动习惯。她们从小就学习用头顶东西,长大成人后,便都熟练地掌握了这门技能。不论是水罐、粮袋、包袱,还是其它什么东西,她们都不用肩挑、背扛或手提,而是放在头上顶着,行走自如。
朝鲜族的饮食特色是:以大米为主食,辅以少量杂粮、面粉等。朝鲜族擅长种植水稻,素喜食米饭。米饭是不可缺少的主食,每日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大米。除米饭外,最具特色的主食是糕饼,俗称打糕。打糕又分糯米打糕、小黄米打糕、大黄米打糕,是朝鲜族50多种糕类食品中最负盛名的。其做法是先将粘米蒸熟,然后放在木槽或石板上,用打糕椎把米粒碾成团,反复槌打,直到米粒全部破碎,呈面团状即成。食用时切成小块,蘸着用大豆、绿豆、小豆或芝麻、苏子等材料制做的豆沙面或红豆泥、白糖、蜂蜜等,吃起来筋道、香甜、滑润、可口。因此,朝鲜族历来把打糕当作上等美味,逢年过节或婚宴喜庆日子及迎待贵宾时,都要做打糕摆上餐桌。
在节日或招待客人时的特制饮食除了打糕外,主要有冷面、松饼等主食。松饼是用蒸熟的米面擀出小面片,然后把小豆、豌豆、芝麻、枣、糖等象包饺子一样包馅蒸制而成,吃起来也别有风味。
舞蹈特色:
朝鲜族崇鹤,把鹤作为长寿、幸福的象征。这种审美心理也体现在舞蹈形态的追求上,一位朝鲜舞蹈家就曾指出“朝鲜舞基本上是仙鹤式的步调和杨柳式的身条”,即所谓“手柳鹤步”。这种舞蹈的民族特色,早在唐代即已基本形成,所以大诗人李白曾用“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的诗句,来描绘当时所看到的高句丽舞的优美姿态。不过,朝鲜族舞蹈还有幽默风趣和深沉含蓄的特色。每当夏收农忙时,农民们自行组合,清晨同去大田劳作,黄昏返回村庄。在途中他们往往边歌舞、边表演、边行进,这就是朝鲜族最著名的“农乐舞”。在舞队中“象帽长缨舞”最引人瞩目。舞者戴特制的头盔,上有可以旋绕的长缨,舞时摆动头部使长缨在头顶、身侧旋绕飞舞。有时舞者还做出各种技巧动作,有时还可看见一位儿童站在大人肩上头甩长飘带表演,充分表现出朝鲜劳动人民乐观幽默的精神风貌。
近些年来,专业舞蹈家们对朝鲜族舞蹈的表现力了进一步开掘和创造,创作出一些揭示人物沉重和伤感心境的舞蹈,也颇受观众欢迎。
朝鲜礼仪:
自古以来,朝鲜族就把尊敬老人,当做家庭和整个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礼节和道德准则。例如,青少年对长辈必须使用敬语尊称;当着老人的面不许吸烟饮酒,在非喝不可的场合,也要背席而饮;吃饭时须先给老人和长辈盛饭上菜。有客来访,还要给老人和宾客单设席。美食佳肴要摆到老人面前,老人未动前,晚辈不得先吃;路遇长者,不论是否熟识,都要致礼问安;在老人"花甲"之年,即60岁生日之时举办隆重的"花甲寿宴",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这种传统美德。在餐桌上还有很多规矩,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
朝鲜族青年男女之间的接触,需要一个“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让媒人到女方家“看善”,这与汉族的“相亲”类似,如满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张纸上写着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时)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与之对“穹合”,所谓“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属相是否相顺而不相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经媒人通知男方家,说两个人的“穹合”相对,男方可“择日”确定举行婚礼的日期并送彩礼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缎”、“红缎”等。结婚仪式在新娘家举行。新郎一行人手捧着用红巾包着的木雕大雁来到新娘家,新娘家用木盆把木雁接过去,然后把新郎让进客房,新郎在此戴上纱帽,系上冠带,新娘头上戴“簇头里”,手戴“汉衫”走进樵礼厅举行结婚仪式,结束后,新郎便开始“赏大桌”,即品尝佳肴,由新娘家的客人和自家的亲戚们陪同。行过樵礼仪式后,双方便正式结为夫妻。
朝鲜族崇尚礼仪,注重节令,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都要大摆筵席,届时要先在餐桌上摆一只煮熟的大公鸡,公鸡的嘴里还要叼一只红辣椒。筵席的传统菜点不仅花样繁多,造型也要优美华丽,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鸟兽形。其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六十大寿)、“回婚节”。回婚节,也称归婚节,是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这天儿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表示祝福,回婚节比举行婚礼还热闹。在所有礼仪筵席中,以祝贺老人六十大寿的“花甲”席最为讲究和隆重。
朝鲜族有优美的音乐和舞蹈,人人能歌善舞,在节日或婚礼中更是尽情歌舞。同时朝鲜族是个爱好体育运动的民族。足球、摔跤、滑冰、秋千、跳板、竞走等活动都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性。而且还有一些专由妇女参加的比赛和娱乐活动,如秋千、跳板、顶瓮竞走等。
第3个回答  2013-04-19
(1)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2)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3)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4)丧葬
先将尸体头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里摆上供品,这时赶制寿衣。家人与近亲穿好丧服,男子戴麻制丧帽,女戴麻制丧圈。灵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丧者向遗体三叩首,同时带去礼物。出殡前给死者擦身换衣,并把尸体用麻布捆三处入棺。下葬时家属抬着死者的灵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亲属对死者要连祭三年。 近年移风易俗,也出现了深葬,火化等。
(5)礼仪
朝鲜族礼节很严。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对火。
(6)婚姻
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
订亲后,选吉日。由男方携佳肴至女家,由女方邀亲友共同饮酒。至夜幕降临,方撤下酒席,奏乐。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归家,以表不忍女儿即将离家外嫁。
朝鲜族人无女方向男方索取财物的陋习,只由男方买些服装和姑娘所爱之物相赠,以表订亲之意。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各备丰盛酒席。男方先备牛车,车上铺新被,新郎偕同二三名傧相,身穿礼服胸佩红花,去女家接新娘。至女家,新郎先被推进一无人的房间——室内摆放一桌丰盛酒席,女方给新郎连斟三杯酒。其后,新郎将酒菜各选一点,用一张白纸包上,带上一瓶白酒,请人送回自家,表示婚事惬意,女家招待甚丰。接着女家又给新郎送上一碗大米饭,里面埋上三个鸡蛋。新郎要剩半碗饭一个鸡蛋给新娘,象征此后共吃一锅饭,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永成鸾凤之好。 傧相于席间也选一点菜肴,带回家中,以示同喜。
此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向老人行跪拜礼,以谢玉成。然后新娘带妆奁上车与新郎回家。
回归途中,赶车人故意把车赶进横垄地里任其簸簸,同车人欢笑一团,乐不可支。车进村边,村人穿民族服装,载歌载舞迎接新娘。此时由男家向赶车人献出一小桌酒菜。宴罢,赶车在村中转几圈,再乘兴将车赶到新郎家。新郎新娘下车后,步入屋内举行婚礼,仪式与在女方家相似。仪式后,在场男女老幼同歌共舞。此时,新郎新娘“三问三答”,其内容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幼辈的爱抚及双方海誓山盟之类的话语。宴罢,客归,新郎新娘入洞房。婚事完毕。
第4个回答  2013-01-12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朝鲜族人有的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有的信仰佛教。
朝鲜族自17世纪末开始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特别是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荒后,大批朝鲜人迁入延边等地。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又有大批朝鲜人迁入中国东北各地。
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
朝鲜族村落多半坐落在依山的平地上,房屋别具一格。屋顶四面斜坡,屋里用木板隔成单间,各屋之间有门道相通。屋内设平地炕,炕底有火道,即使是严冬,室内也温暖如春。
短衣长裙,是朝鲜族妇女服饰的一大特点。短衣,朝鲜语叫“则高利”,是一种斜领、无扣、以带打结、只遮盖到胸部的衣服;长裙,朝鲜语叫“契玛”,腰间有细褶,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色彩十分鲜艳。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长裤。外出时,多穿以布带打结的长袍。
朝鲜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面、泡菜。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舂打成团、切块、撒上豆面并加稀蜜、白糖 制成。冷面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等制成,吃起来清凉爽口,味道鲜美。泡菜是将大白菜浸泡几天,漂净,用辣椒等作料拌好,放进大缸密封制成。腌制时间越长,味道越可口。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著名的民间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等。舞姿或轻盈舒展,或柔婉沉静,或刚劲跌宕,明朗与含蓄相交织,细腻与大方相表里。朝鲜族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欢快明朗,如《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等人人会唱。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长白之歌》、独唱《闺女之歌》.朝鲜族最有名的乐器是伽倻琴,伽倻琴有12根弦,音色深沉柔和,表现力很强。
朝鲜族人民热爱体育运动。跳板和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传统运动,摔跤和踢足球则是男人们的运动。延边素有“足球之乡”的美称。
朝鲜族人民非常注重礼节,尤其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晚辈对长辈必须用敬语,吃饭时长辈动筷后其余人才能就餐。父母诞辰60周年这一天,女子们还要为老人举办“花甲宴”(也叫花甲礼)。花甲宴上,子女亲戚欢聚一堂,老两口穿上新衣端坐正中,身穿盛装的子女以辈分长幼为序,依次向老人敬酒。礼毕后子女们盛情款待亲朋好友。
朝鲜族很重视教育。1949年建起了中国第一所民族大学--延边民族大学,并自筹资金建了百余所小学。1952年,延边普及了小学教育,1958年普及了初中教育,80年代城市普及了高中教育。
朝鲜族因喜穿白衣而被人称为“白衣民族”。“白衣渡江”说的就是中国延边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渡图们江迁移而来的故事。自从19世纪中叶开始,由于朝鲜的天灾人祸以及后来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使大批人背井离乡,渡江迁入中国延边地区定居,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朝鲜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最大的聚居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在世界六大语系中,朝鲜语的语系尚未确定。

朝鲜族的居室内过门槛就是平地炕,房子用木板间隔成几个单间。中间是厨房,面积较大,一面是炕,一面是地,锅灶就安在炕边。朝鲜族特别爱清洁、讲卫生、屋内布置干净、美观。
朝鲜族的饮食具有独特风格,制作方法多种多样。主食以大米为主,最具民族特色的打糕和冷面。打糕是朝鲜族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招待宾客的主食,就像汉族人吃饺子一样重要。朝鲜族冷面更是别具一格,朝鲜族有正月初四吃冷面的习俗,认为这一天吃了长长的冷面能“长命百岁”,故又称“长寿面”。朝鲜族喜欢吃狗肉,特别是三伏天喝狗肉汤已成习俗,他们烹调的狗肉和狗肉汤,独具风味,味道鲜美,冬可驱寒,夏可消暑。辣白菜是朝鲜族喜欢食用的泡菜,其特点是色泽鲜艳、味道鲜美,白菜白、辣椒红、姜丝黄、大蒜丝微绿,看上去赏心悦目,诱人食欲;吃一口是酸辣甜咸,越嚼越有滋味,深受各族人民欢迎。
朝鲜族素以讲究礼仪著称,有“东方礼仪之邦”的美誉。
头顶搬运,是朝鲜族妇女的一种独特的劳动习惯。她们从小就学习用头顶东西,长大成人后,便都熟练地掌握了这门技能。不论是水罐、粮袋、包袱,还是其它什么东西,她们都不用肩挑、背扛或手提,而是放在头上顶着,行走自如。
朝鲜族的饮食特色是:以大米为主食,辅以少量杂粮、面粉等。朝鲜族擅长种植水稻,素喜食米饭。米饭是不可缺少的主食,每日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大米。除米饭外,最具特色的主食是糕饼,俗称打糕。打糕又分糯米打糕、小黄米打糕、大黄米打糕,是朝鲜族50多种糕类食品中最负盛名的。其做法是先将粘米蒸熟,然后放在木槽或石板上,用打糕椎把米粒碾成团,反复槌打,直到米粒全部破碎,呈面团状即成。食用时切成小块,蘸着用大豆、绿豆、小豆或芝麻、苏子等材料制做的豆沙面或红豆泥、白糖、蜂蜜等,吃起来筋道、香甜、滑润、可口。因此,朝鲜族历来把打糕当作上等美味,逢年过节或婚宴喜庆日子及迎待贵宾时,都要做打糕摆上餐桌。
在节日或招待客人时的特制饮食除了打糕外,主要有冷面、松饼等主食。松饼是用蒸熟的米面擀出小面片,然后把小豆、豌豆、芝麻、枣、糖等象包饺子一样包馅蒸制而成,吃起来也别有风味。
舞蹈特色:
朝鲜族崇鹤,把鹤作为长寿、幸福的象征。这种审美心理也体现在舞蹈形态的追求上,一位朝鲜舞蹈家就曾指出“朝鲜舞基本上是仙鹤式的步调和杨柳式的身条”,即所谓“手柳鹤步”。这种舞蹈的民族特色,早在唐代即已基本形成,所以大诗人李白曾用“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的诗句,来描绘当时所看到的高句丽舞的优美姿态。不过,朝鲜族舞蹈还有幽默风趣和深沉含蓄的特色。每当夏收农忙时,农民们自行组合,清晨同去大田劳作,黄昏返回村庄。在途中他们往往边歌舞、边表演、边行进,这就是朝鲜族最著名的“农乐舞”。在舞队中“象帽长缨舞”最引人瞩目。舞者戴特制的头盔,上有可以旋绕的长缨,舞时摆动头部使长缨在头顶、身侧旋绕飞舞。有时舞者还做出各种技巧动作,有时还可看见一位儿童站在大人肩上头甩长飘带表演,充分表现出朝鲜劳动人民乐观幽默的精神风貌。
近些年来,专业舞蹈家们对朝鲜族舞蹈的表现力了进一步开掘和创造,创作出一些揭示人物沉重和伤感心境的舞蹈,也颇受观众欢迎。
朝鲜礼仪:
自古以来,朝鲜族就把尊敬老人,当做家庭和整个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礼节和道德准则。例如,青少年对长辈必须使用敬语尊称;当着老人的面不许吸烟饮酒,在非喝不可的场合,也要背席而饮;吃饭时须先给老人和长辈盛饭上菜。有客来访,还要给老人和宾客单设席。美食佳肴要摆到老人面前,老人未动前,晚辈不得先吃;路遇长者,不论是否熟识,都要致礼问安;在老人"花甲"之年,即60岁生日之时举办隆重的"花甲寿宴",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这种传统美德。在餐桌上还有很多规矩,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
朝鲜族青年男女之间的接触,需要一个“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让媒人到女方家“看善”,这与汉族的“相亲”类似,如满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张纸上写着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时)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与之对“穹合”,所谓“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属相是否相顺而不相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经媒人通知男方家,说两个人的“穹合”相对,男方可“择日”确定举行婚礼的日期并送彩礼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缎”、“红缎”等。结婚仪式在新娘家举行。新郎一行人手捧着用红巾包着的木雕大雁来到新娘家,新娘家用木盆把木雁接过去,然后把新郎让进客房,新郎在此戴上纱帽,系上冠带,新娘头上戴“簇头里”,手戴“汉衫”走进樵礼厅举行结婚仪式,结束后,新郎便开始“赏大桌”,即品尝佳肴,由新娘家的客人和自家的亲戚们陪同。行过樵礼仪式后,双方便正式结为夫妻。
朝鲜族崇尚礼仪,注重节令,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都要大摆筵席,届时要先在餐桌上摆一只煮熟的大公鸡,公鸡的嘴里还要叼一只红辣椒。筵席的传统菜点不仅花样繁多,造型也要优美华丽,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鸟兽形。其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六十大寿)、“回婚节”。回婚节,也称归婚节,是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这天儿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表示祝福,回婚节比举行婚礼还热闹。在所有礼仪筵席中,以祝贺老人六十大寿的“花甲”席最为讲究和隆重。
朝鲜族有优美的音乐和舞蹈,人人能歌善舞,在节日或婚礼中更是尽情歌舞。同时朝鲜族是个爱好体育运动的民族。足球、摔跤、滑冰、秋千、跳板、竞走等活动都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性。而且还有一些专由妇女参加的比赛和娱乐活动,如秋千、跳板、顶瓮竞走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