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

已知矩形截面梁尺寸,b*h=200mm*500mm,用c30混凝土,hrb400钢筋,跨中弯矩设计值150kn.m,一类环境,求纵筋截面面积,并绘制截面配斤图

混凝土结构表面系数是用来判别大体积砼的依据,用M表示,单位为1/m,M=F/V,F为构件的冷却面面积(外漏可散热的表面面积),V为构件的体积。M=F/V

F:混凝土构件的冷却面面积、V:混凝土构件的体积、M为结构表面系数。

计算过程

1、计算截面有效高度

ho=h-as=500-20=480mm

2、计算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ξb=β1/(1+fy/(Es*εcu))=0.80/(1+360/(2.0*105*0.0033))=0.518

3、确定计算系数

αs=γo*M/(α1*fc*b*ho*ho)=1.0*150.000*106/(1.0*14.3*200*480*480)=0.228

4、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1-sqrt(1-2αs)=1-sqrt(1-2*0.228)=0.262≤ξb=0.518满足要求。

5、计算纵向受拉筋面积

As=α1*fc*b*ho*ξ/fy=1.0*14.3*200*480*0.262/360=999mm2

6、验算最小配筋率

ρ=As/(b*h)=999/(200*500)=0.999%

ρ=0.999%≥ρmin=0.200%,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扩展资料:

预应力混凝土在混凝土结构构件承受荷载之前,利用张拉配在混凝土中的高强度预应力钢筋而使混凝土受到挤压,所产生的预压应力可以抵消外荷载所引起的大部分或全部拉应力,也就提高了结构构件的抗裂度。

这样的预应力混凝土一方面由于不出现裂缝或裂缝宽度较小,所以它比相应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的截面刚度要大,变形要小;另一方面预应力使构件或结构产生的变形与外荷载产生的变形方向相反(习惯称为“反拱”)。

因而可抵销后者一部分变形,使之容易满足结构对变形的要求,故预应力混凝土适宜于建造大跨度结构。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强度越高,可建立的预应力值越大,则构件的抗裂性越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结构表面系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第2个回答  2013-01-10

计算信息

    1. 几何参数

        截面类型: 矩形

        截面宽度: b=200mm

        截面高度: h=500mm

    2. 材料信息

        混凝土等级:  C30 fc=14.3N/mm2 ft=1.43N/mm2 

        钢筋种类:    HRB400  fy=360N/mm2

        最小配筋率:  ρmin=max(0.200,45*ft/fy)=max(0.200,45*1.43/360)=max(0.200,0.179)=0.200%   (自动计算)

        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20mm 

    3. 受力信息

        M=150.000kN*m

    4. 设计参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1.0

四、计算过程

    1. 计算截面有效高度

        ho=h-as=500-20=480mm

    2. 计算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ξb=β1/(1+fy/(Es*εcu))=0.80/(1+360/(2.0*105*0.0033))=0.518

    3. 确定计算系数

        αs=γo*M/(α1*fc*b*ho*ho)=1.0*150.000*106/(1.0*14.3*200*480*480)=0.228

    4.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1-sqrt(1-2αs)=1-sqrt(1-2*0.228)=0.262≤ξb=0.518 满足要求。

    5. 计算纵向受拉筋面积

        As=α1*fc*b*ho*ξ/fy=1.0*14.3*200*480*0.262/360=999mm2

    6. 验算最小配筋率

        ρ=As/(b*h)=999/(200*500)=0.999%

        ρ=0.999%≥ρmin=0.200%, 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