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以教书为业的职业教师,则是在春秋时期随着孔子办私学而出现的。私学中的教师就别称为“塾师”、“书师”、“学究”、“村夫子”、“门客”、“馆宾”等等。塾是旧时私人设立的进行教学的地方。塾师就是私立学馆里的教师。“书师”是指汉代教初学的教师。王国维在《观堂集林·汉魏博士考》中解释道:“汉时教初学之所,名曰书馆,其师名曰书师。”初学即启蒙之学,即今天的小学。“学究”、“老学究”也是私塾里的教师。清代赵翼《大柳驿》:“大柳驿边老学究,家塾聚徒拥乌几。”“村夫子”是对乡村塾师的称呼。陆游《入蜀记》:“泊沱浥,皆聚落,竹树郁然,民居相望,亦有村夫子聚徒教授”。“门客”指的是家塾的教师。元代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不如只在我家中做个门客,抬举你那孩儿成人长大,在你跟前习文。”
自战国至唐宋,人们对于传道授业的教师一直十分敬重,教师的地位被抬得很高。孟子曾把“师”与“君”并列在一起;而荀子更进一步,把教师纳入了“天、地、君、亲”的序列。这种尊师重教的思想,不仅流传于读书人中,而且也流传于历代统治者。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就说:“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而一些帝王对自己的教师,也确实是“屈万乘之重”,“厚师臣之遇,执弟子之礼,或不名以士恩,或乞言以敦教。”这就形成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尊师传统,也为教师留下了许多尊敬之称和美誉之称。
《韩诗外传》中说:“古之谓知道者曰先生,何也?犹言先醒也。”意思是说先从蒙昧中解脱出来的人才称为先生。《礼记·曲礼》:“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郑玄解释说:“先生,老人教学者。”于是“先生”就成了教师的称呼。
“师者,道之存也”。古时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须有美好的德行,严谨的治学态度。其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表率。因此,“师范”便成了教师的别称。《西游记》弟七十七回:“保护唐僧,拜为师范。”
古人在席次上以右为上,宾主相见宾客往往被让到西面的席位,居西而面东。梁章钜在《称谓录》中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意思是说汉明帝对桓荣以老师相待,让桓荣坐西席。所以教师又被称为“西席”。“西宾”也是因宾位在西故称,用作对家塾教师的敬称。柳宗元《重赠刘连州》诗:“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乞西宾。”“夫子”原为孔门弟子对孔子的尊称,后世沿称教师为夫子,以示对教师的尊敬。《周书·斛斯征传》中曾记载:北周皇帝宇文■,曾同诸皇子受业于斛斯征。
对教师的尊敬之称还有:“老夫子”、“老师”、“师父”、“师长”、“师尊”、“尊师”、“先师”等。其中“先师”是前辈的老师或去世的老师的尊称。“尊师”是对老师或他人师傅的敬称。韩愈在《石鼎联句》诗序中写道:“夜尽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续,因起谢曰:尊师,非世人也,某伏矣,不敢更论诗。”
然而,名副其实的教师往往师德高尚,在尊称美誉面前反而常常十分谦虚。过去老师在学生的面前有一谦称叫做“友生”。“友生”本意为朋友,后来用作师长对于学生的自谦之词。
同时,教师还被称为“外傅”、“学师”、“师傅”、“老■”、“教老者”等。古代贵族到了一定的年龄,须出外求学,所从之师称为“外傅”。”“学师”是教师的古称。《三国志·魏志·武帝记》;“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师傅”是对教师较通俗的称呼。“老■”和“教老者”是方言对教师的称呼。章炳麟的《新方言》中说:“绍兴谓女老师为老■。”李劼人《天魔舞》第28章:“妇道人家的见识到底有限,可素来行为端正的教老者就不同了。”
“教”既是教育、教导,完成“教”这一使命的人员——教师,也就被称为“教员”、“教官”、“教习”、“教头”、“教首”等。“教员”是教师的统称。“教官”旧指掌管教诲学生之事的学官,后指在军队中或军事院校中执教的军官。“教习”原为学官,清末兴办学堂后,教师也沿称“教习”了。“教头”和“教首”泛指传授技艺的教师。
时下,人们对新时代的教师赋予了种种喻称和誉称。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的“蜡烛”、年年岁岁不停吐丝的“春蚕”、默默无闻供千万人踩踏的“台阶”、送登攀者达到光明顶峰的“人梯”、辛勤劳作培育花朵的“园丁”、给人类带来光明的“普罗米修斯”等等。这一切都是对于教师的奉献精神的赞许,对教师崇高品格的讴歌。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歧视教师的历史同样久远。《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当年在毕姓大户人家做塾师,虽然毕家待蒲松龄不错,但不能科举得意仍然让蒲氏耿耿于怀,他在《蒲松龄集·附录》里曾表达无奈之情曰:“天那天!好容易端的人家碗!墨染一身黑,风吹胡子黄;但有一线路,不做孩子王。”塾师生涯的艰辛亦可见一斑。元朝则把教师列入“三教九流”里的第九位,所谓“八娼九儒十丐”,地位仅在娼妓与乞丐之间——“文革”中的“臭老九”即来源于此。社会上也先后出现对于老师不敬的称呼:如“教书匠”、“娃娃头”、“村学究”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