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013年高考作文一篇 要800字的

如题所述

6月10日 星期一 晴
  今年我们嵊州共有6位老师参加浙江高考语文阅卷工作。本来想大家一起乘车到杭州的,但是我教语文的高三(15)班中午在国际大酒店举行毕业会餐,并同时为我送行,所以我和同办公室的郑老师就在下午3点钟才出发。碰巧家在杭城的王同学爸妈来接孩子,于是我们就搭了顺风车。4点多钟,我们到达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跟浙江大学的联系人成老师通过电话后,我和郑老师直接到浙大门口的紫金港大酒店办理了入住手续。
  同住一室的郑老师是第一次参加高考阅卷工作的,所以对阅卷工作很好奇,觉得很神秘也很期待。而我这个已参加过2007年、2010年高考阅卷的“老人”很认真地告诉她:“这是一件很苦的差事。”“真的吗?”她满脸狐疑。
  6月11日 星期二 晴
  上午9:15在紫金港校区小剧场召开了高考语文评卷教师动员大会。大会严明阅卷要求:1.有敬畏之心。2.严格执行阅卷细则,要“得分有据,扣分有理”。3.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5:30。阅卷组为老师们准备了午休的草席。还是像往年一样地让我们“席地而睡”,晕倒!
  今年阅卷共620人,阅卷老师一部分从师资库里选调,一部分由各地教研室选送,一部分是浙大中文系的硕士生、博士生。阅卷共分为五大组:自选模块、语用题、现代文、古诗文、作文。我和其他3位老师分配到改作文。这次作文因为材料中的作家国籍出了疏漏后,考试院是“严阵以待”,除了极个别博士生和少量大学老师参与改卷之外,另外改作文的全是中学一线教师;正副组长都由浙大的教授或中学特级教师担任,负责本组的评卷情况监控与反馈。
  当其他组的老师陆续离开会场时,我们改作文的老师继续留在小剧场参加由浙大中文系陈建新教授主持的改卷业务培训。陈教授慷慨激昂、条分缕析,一直讲到了11:30。
  下午1:30我们佩戴着阅卷证,通过身份证验证,终于进入了高考语文阅卷中心:浙大海洋大楼计算机房。我们每人分到了21份样卷,19份已经打分,2份是讨论卷。等我们阅读完毕,我们9个作文大组各自召开讨论会。2007年改卷时,我只是躲在其他阅卷老师后面不敢出声,这一次我是第一个也是多次发言的,讲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我们组讨论很激烈,收集了我们对每一份样卷的意见后,大概4:00,题组长将意见集中后,到大组长那里反馈情况。我们中场休息,等待继续讨论。这时我的喉咙有点痛,大概是刚才讨论得太起劲了!
  6月12日 星期三 晴
  上午8:10,我们在临水报告厅聆听了作文阅卷大组长陈教授最终给出的2013作文题审题标准:今年的作文题采用了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引用的三位作家的话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可看出出题者的用意。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说的是童心特点。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说的是童心早泯。
  英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说的是童心早泯对人类是个大灾难。
  在这个题目中,“综合上述材料”这句话很重要,需要像现在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考试一样,把三段话联系起来看。那这三段话联系起来看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让考生思考当今社会青少年童心早泯的问题。孩子们过早地失去童真,这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反映了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世界进入信息社会后,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率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电影、电视和网络,使得成人社会的生存压力过早传导给了孩子;同时,我们的教育体制、方式中存在的弊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让他们日益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对考生来说,这些问题他们并不陌生,因为就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所以,这一作文题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成长,思考自己的生活。
  大会上还说了具体的评分档次,还结合昨天的谈论结果修改了部分样卷的分数。会议结束后,我们又回到计算机房,开始试评作文一小时。11:00,我们终于开始了作文正评工作,真正的阅卷开始了!
  6月13日 星期四 晴
  虽然阅卷组规定我们每天批改的作文是450篇,但我和周围的几位老师昨天下午都只改了100多篇。原因何在?今年作文的审题有一定的难度,连媒体所谓的资深专家也把材料误读为“三句话说青春”,更何况是我们涉世未深的学生呢?
  阅卷组坚持一个理念:好作文往上打,差作文都打到39分以下。我们不想埋没任何一篇好作文,但是又都不想当“杀手”,于是我们反反复复研读审题评分标准:
  1.能抓住“童心早泯”立意的算切题作文,属一类文。若内容充实,结构完美语言流畅,可进入55分以上。
  2.主题是“说童心”,放宽要求也算符合题意,若各方面都出色,最高可达54分。
  3.把题目理解成“说青春”,显然与主旨相去甚远。因为18—25岁叫青春概念,童心一般指高三及以下的生活。但考虑到有不少学生会这样写,若作文不是宿构的,并真实表现了自己的作文功底,从降低审题难度的要求出发,这类作文算作基本符合题意,最高可得45分。
  4.点到了“童心”这样的关键词,写作时滑向了其他方面,算部分符合题意,若内容、结构和文字尚可,最高可达39分。
  5.完全不符合题意,最高不超过25分。
  从这两天的阅卷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考作文阅卷的程序是非常繁复的,并不是传说中的几十秒钟就被老师“草菅人命”的。我们在阅卷打分时都是小心翼翼的,专家要求我们是2分钟改一份试卷,其实一开始我们看每篇作文都不少于3分钟,一遍又一遍地看,生怕稍有不慎误了考生的一辈子。 (未完待续)追问

我要散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1
理想,这世界需要你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起了你。你总是说,“这个世界不需要你了。”说这话时,脸上挂满了落寞,而我的心像被刺刀划过,有一种犀利的痛。
我想起了小学时的课堂,老师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我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我想当老师,教书育人。”“我想当医生,救死扶伤。”“我想当军人,保家卫国。”……如今,当老师再一次提出这个问题,孩子们极其迷茫地说“我想当大款”、“我想当明星”……在当前功利化思潮的影响下,赚钱、出名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些青少年的理想指向。殊不知,没有了高尚目的的理想已经不能称之为理想,最多算是一个目标而已。
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人一旦有了理想,内心就会强大无比。从愚公移山到司马迁刑余而作《史记》,从“买臣负薪”到“李密挂角”,从“孙康映雪”到“王冕学画”,在理想光辉的照耀下,个人奋斗成功的事迹俯拾皆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在有些人看来,在今天这样一个价值多元的年代,我们谈理想,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理想无用论”的观点甚嚣尘上,电视剧《潜伏》中用情报换美元的谢若林所信仰的“生存主义”,无疑代表了当下许多人的“理想”。这种观点丢掉了一个人社会属性的责任,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 为物质而活着。
这个世界需要理想。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因此,不论社会怎么发展,不论经济怎样繁荣,如果放弃了对理想对信仰的追求,我们的社会同样会走向沉沦和没落。一个社会,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年人,没了精神的追求,实在是种很可怕的社会现象。青年学生,从来都被视为国家的希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那么自然,少年有理想,则国家有希望。
一个人,还是要有点理想,有点精神的追求。生命的意义,衣食之外,还在于寻找到一片精神的园地,然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灌注到其中去,让自己的生命之树花果繁茂,枝叶扶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01
这得靠自己平时了,不可能有唯一的答案,每年都不同追问

我现在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