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谷指什么?

如题所述

六谷古时指稻、黍、稷、梁、麦、菽六种农作物。

古时称茭白为苽。

而在《三字经》中,将稻、粱、菽、麦、黍、稷并成为六谷。其云“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谷,从禾从壳(壳,坚硬的外皮包裹)。谷,必有稃甲,百谷之总名,粮食作物的总称。如五谷有:麻,黍,稷,麦,豆。

扩展资料:

在唐时“菰米”也被称作六谷,是一种宿根水生草本植物菰结出的种子。菰生长在水中,结出的种子像大米,是比较稀有的谷物。一般在九月份抽穗,开花像芦苇,结出的种子能有一寸多长,在秋霜后可采摘,皮呈黑褐色。

又因为雕喜欢吃,也有“雕菰米”的叫法。在我国分布广泛,南北各地都有。菰如今的学名,无人不知,它就是“茭白”,非常常见的一种蔬菜,有些地方还叫它高瓜、菰笋、高笋等。

六谷农作物介绍

1.稻:指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温暖气候下广泛栽培,种子用作人类主食,谷壳和其它副产品可饲养家畜,稻秆用来造纸。分水稻和旱稻,通常指水稻。子实叫谷子,碾制去壳后叫大米。有糯稻、粳稻、籼稻之分。古以粘者为稻,不粘者为粳

2.梁:通粱,粟(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的优良品种的总称。

3.菽:豆的总称

4.麦

①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子实可食用,也可酿酒、制糖:小麦|大麦|黑麦|燕麦。

②专指小麦

5.黍: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黍类是禾本科一类种子形小的饲料作物和谷物。亚洲或非洲可能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栽培。

6.稷:小麦,或五谷的总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6

六谷:是中国古代的六种主要谷物,《三字经》里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明确说明,六谷指的是稻、粱、菽、麦、黍、稷。

稻,一种年生水生草本。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松稻,无毛;叶舌披针形,长10-25厘米,两侧基部下延长成叶鞘边缘,具2枚镰形抱茎的叶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0厘米左右,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

梁(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优良品种的总称。现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南北各省区均有栽培。 

菽,豆的总称,豆类的品种很多,主要有大豆,蚕豆,绿豆,豌豆,赤豆、黑豆等。

麦,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子实可食用,也可酿酒、制糖。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其中燕麦是我国主要的高寒作物之一,为上等杂粮。集中产于坝上等高寒地区,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期与小麦大致相同,但适应性甚强,耐寒、耐旱、喜日照。

黍,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黍类是禾本科一类种子形小的饲料作物和谷物。亚洲或非洲可能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栽培。

稷,我国古老的食用作物,是禾本科,黍属一年生栽培草本植物。秆粗壮,直立,高可达120厘米,节被髭毛,叶鞘松弛,叶舌膜质,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异常粗糙。

分布于中国西北、华北、西南、东北、华南以及华东等地山区,新疆偶见有野生状的。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温暖地区都有栽培。


扩展资料:

五谷与六谷的区别

五谷所是指五种谷物:粟、豆 、麻、麦、稻 。五谷在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与六谷比“五谷”中最初无稻。 

五谷即为黍 、稷(粟)、稻、麦、菽

俗名分别为 玉米(黄米)、谷子(北方俗称小米)、水稻(俗称大米)、小麦(制作面粉主要用料)、大豆。与六谷相比,五谷中没有粱。

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古人常用五谷丰登来寓意年成好,粮食丰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六谷,是中国古代的六种主要谷物,古时指稻、黍、稷、粱、麦、苽六种农作物,而在《三字经》中,将稻、粱、菽、麦、黍、稷并成为六谷。另:吴语中玉米也被叫做"六谷"。

    1,稻

    指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温暖气候下广泛栽培,种子用作人类主食,谷壳和其它副产品可饲养家畜,稻秆用来造纸。分水稻和旱稻,通常指水稻。子实叫谷子,碾制去壳后叫大米。有糯稻、粳稻、籼稻之分。古以粘者为稻,不粘者为粳。

    2,梁

    通粱,粟(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的优良品种的总称。

    3,菽

    豆的总称

    4,麦

    ①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子实可食用,也可酿酒、制糖:小麦|大麦|黑麦|燕麦。②专指小麦

    5,黍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黍类是禾本科一类种子形小的饲料作物和谷物。亚洲或非洲可能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栽培。

    6,稷

    小麦,或五谷的总称。

第3个回答  2022-05-13

古代六谷指现在的什么作物 牟世玖

中国古代的六谷多指稻、黍、稷、梁、麦、苽六种粮食作物。古今对应的名称为:稻(水稻,大米)、黍(黍[shǔ]子,小米)、稷(高粱)、梁(黄米)、麦(麦子)、苽(音gū,高笋)。

一、稻:有水稻,有旱稻,其中以水稻为多。去壳后即为大米,大米以白色居多,也有红、黑等颜色。古今名称相同。

二、黍:黍[shǔ]子,现在农村仍称黍子。种子去壳后称小米或者小黄米,就是市场上颗粒较小的小米,色淡黄,性黏,常用来做蒸肉或煮粥食用。

三、稷:音[jì],古代以稷为主食。既可为饭,又可煮酒。故稷被列为“百谷之长”,被帝王奉为“谷神”。现在称为高粱。去壳后即为高粱米。

四、梁:古代指黍的优良品种,产量比黍略高。就是现在小米之中颗粒大而不黏者,适宜做饭食,故俗称“饭米黍”。色黄,粒比黍子大。种子去壳后俗称黄米或大黄米。严格意义上讲,梁是黍的一种。所以,许多人将古代的“六谷”,称为“五谷”。

五、麦:麦子,有大麦、小麦、油麦等多种,现在多指小麦。是面食的主要来源。麦子的种皮称为麦麸,常用作饲料。种子的其他部分磨成粉末,称为面粉。面粉做成条状,即为面条,简称“面”。麦子成为人们常用的食物。古今同名。

六、苽:音gū,也写作蓏,现称茭白或高笋。苽在古代,本是粮蔬通用之物。开花结籽时植株如芦苇。其种子在古代曾作粮食,称苽米。因种子黑色且细长(约2cm),现在又称黑长米。因雕特别爱吃,故古时又称雕米。其笋状茎可作蔬菜,因其洁白,故称茭白;又因其像竹笋,故称高笋。现在有些农村仍有栽培,但只作蔬菜使用,不食用其种子。

    在《三字经》中:作者把稻、黍、稷、粱、麦、菽称为“六谷”,是有道理的。因为黍和粱本为一类,没有太大的区别,故前述六谷,实为五谷。增加的一谷为“菽”。

菽:音shū,是豆类的统称。古人以豆类为主要蔬菜,故也有人称其为“谷”。现在将豆类归于蔬菜,不再称“谷”了。

    有些地方把玉米也称为六谷之一,叫作“包谷”。但是,玉米原产于南美洲。在中国古代,玉米尚未传入。因此,即使现在中国普遍种植有玉米,但在古代的:“五谷”、“六谷”中都没有玉米。

                            (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7-16
稻、黍、稷、梁、麦、菰稻——指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温暖气候下广泛栽培,种子用作人类主食,谷壳和其它副产品可饲养家畜,稻秆用来造纸。分水稻和旱稻,通常指水稻。子实叫谷子,碾制去壳后叫大米。有糯稻、粳稻、籼稻之分。古以粘者为稻,不粘者为粳   梁——通粱,粟(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的优良品种的总称。   菽——豆的总称   麦——①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子实可食用,也可酿酒、制糖:小麦|大麦|黑麦|燕麦。②专指小麦   黍——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黍类是禾本科一类种子形小的饲料作物和谷物。亚洲或非洲可能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栽培。   稷——植物名。我国古老的食用作物,即粟。一说为不粘的黍。又说为高粱;来源 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