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我国是怎样解决缺水问题的

如题所述

从8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兴建各种引水工程,如引滦济津、引某济某,可是结果却是越引越缺、越济越缺,其原因何在?
第一:只注重引水,却不注意改变浪费用水的使用方式,比如曾有记者在严重缺水的天津在严重缺水的时候看见学生宿舍的水房里水龙头大开着跑水却无人理睬。
第二:生态环境在不断地恶化,森林在不断减少、被破坏。
由于森林、草原等植被的减少,导致气候的恶化,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持续下降,从而使原本就缺水的地方更加干旱,夏季气温更高导致蒸发量更高。其实,象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现在都属于缺水、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在历史上都曾经是林丰水美、森林茂密、野生动物成群出没的地方(这有考古化石发现为证),不然也不可能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所以变成现在的土地贫瘠、山穷水困,自然灾害频繁、作物低产的状况,主要就是因为森林、草原等植被、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的结果。正象梁从诫先生指出的那样,有树就会有水。为什末呢?因为有了树、树林,它们就能涵养水源,使土壤里面的水分不流失,植物的枝叶可以阻挡阳光对土壤的直射,降低土壤温度从而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散失。并且可以防止灾害性气候的发生、使气候发生良性转变。并且有了森林、草场后,就会为各种动物提供食物,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可以具有许多的经济效益。
因此说,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当然是既要开源,也要节流。节流是大力推广各种节水的生产、生活方式。开源最根本的就是,在北方地区由政府出面、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行动,让北方干旱裸露的黄土地、童山秃岭重新被郁郁葱葱的森林和广袤无垠的草原所遮盖和庇护。不再让风雨任意侵蚀,让风沙恣意肆虐。各种引水工程,归根结底只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关于这一点,请详见我的《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在本论坛我的作品目录里面可以看到)
并且,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不但是解决缺水问题的关键,也是防风固沙、减少自然灾害、吸收CO2、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等等诸多环境问题的关键和中心环节,而且植树造林及其带动的相关的经济药用动植物、畜牧业、旅游业等等还会带来各种直接巨大的经济效益,可以直接发展当地的经济,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真正的强劲增长点。
因此,本人认为与其投入巨大的资金进行只能治标不治本的南水北调等工程,不如拿出其中的几分之一来进行(或者和南水北调工程同步) 北方生态环境恶劣缺水干旱地区的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行动,这样利益极大,花费教小,实在应该及早进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5
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必须搞好绿化,但绿化需要用水!植树可以改造气候与环境,但不能解决工程缺水问题。

(6)改善生态环境使消耗水资源持续增长(转引自拙作《策解中国水问题》“绪论”)

改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成为消耗水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些专家认为,黄河断流虽然令人揪心,但从侧面反映了黄河中上游植树造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植被增加与黄河流域径流量呈负相关关系。为了改善自然环境,我国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淮河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工程,等等。2000年初,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单位又为国家论证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造林绿化工程总体规划》,该规划的目标是:1998年全面停止这些地区的森林采伐活动;实行森林保护与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实行“以粮代赈,个体承包”,退田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绿化;2010年,使天然林资源基本恢复,逐步实现木材生产向经营利用人工林的转变,缓解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随着植树造林步伐的加快,生态环境用水量将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

改造生态环境,植树造林对改善小气候、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洪水、改善当地水质具有良好的效益,但植被生长,要消耗一定的水资源,必然减少区域径流总量。中国林业大学王礼先教授(1999)指出:一定区域的产水总量与植树造林呈负相关关系,在造林的流域比无森林的流域可减少洪水总量6.5倍。以山西清水河流域为例,20世纪60年代与80年代相比较,森林覆盖率增加30%,径流量则减少了15.9~60.5%。说明西北地区实现“山川秀美”计划这一改造生态环境的伟大工程,对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的自然配置必将带来一定的影响。有关专家估计,目前由于水土保持减少的黄河径流量年均为30亿立方米。在我国北方水资源已趋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要使改善生态环境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惟一办法是为本区补充新的水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