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的创新能力为何没有美国的强?

如题所述


2010年DI创新思维全球赛上,中国派出了23支代表队200多名中小学生参赛,最好的一支参赛队成绩仅为第六名。


  有资料分析表明,中国学生应试能力强,但动手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较差,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学生也存在明显的差距。目前,我国大学生特别是一般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创新能力是较低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中美两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差别巨大?只有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对症下药”,中国大学的原创能力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这当然有很复杂的原因(如工作环境、社会条件等),下文提到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æˆ‘们应当注意,在美国,从小学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探索”态度,所谓“研究、探索”态度,就是在某一个点上,学生“钻研”得比较深。


【这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1、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2、学校的选拔制度不是唯分数而论。

  3、有一定的资源(老师指导、书籍、实验等条件)可以利用。

  而在中国,要做到这些,在中小学近期内较难;在高校,应该不是太难。但到了高校,中国大部分学生往往已经没有研究、探索的兴趣了。


  目前,我国的创新水平还不容乐观,当前的基础教育忽视学生个性及积极性、主动性的培育,忽视甚至扼杀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是屡见不鲜的。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未来学校教育更应重视基础、鼓励创新、发展个性、完善人格。随着世界科技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浪潮的涌动,我国教育事业及教育实践将持续面临新的形势、新的环境、新的挑战,时代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åœ¨çŸ¥è¯†ç»æµŽæ—¶ä»£ï¼Œç”±äºŽåŽŸåˆ›æ€§æ˜¯å†³å®šå‘展成败得失的关键,所以创新精神的培养将成为衡量教育的最高标准。记得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他临终最后一次与总理谈话时,忧虑地说:“今天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即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一直受封建思想影响。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因此,在中国,我们必须认真反思我们的教育。人的创新能力是在长期的学习和训练中逐步形成的,创新教育应从幼儿时期开始,每个幼儿都可能是小小“创造发明家”,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精心培育这些创造萌芽。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重任,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氛围,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作为家长,若是要想培养自己孩子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做的是,在满足学校的基本要求后,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多额外的负担(如奥数、各种乐器,等等;当然,若孩子真喜欢奥数、乐器那又另当别论),要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然后多加引导培养;家长若能参加进来就更好了。


我们的教育对比美国,最主要的差距就在于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江苏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问题研究专家谢承俊副教授说。


       ä»–昨天在接受江南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的教育是鼓励个性发展的,在这方面不会设置层层的限制,给予青少年个性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这导致他们的孩子更加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才能。


       è€Œä¸­å›½çš„孩子,从小就被大量的作业,以及各种培训班占据了时间,根本没有时间去玩创新。此外,中国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即使从小有创造想法,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也都会从更有利于考试和升学的角度出发,给予限制。“如中国的小学一直教导学生,做加减乘除要先加后减,哪怕结果算对了,但顺序倒了就是错的。”谢承俊说,这就是典型的反例。


       æ­¤å¤–,谢承俊说,中国的孩子从小兴趣爱好就被大人和老师掌控,为了升学考虑,孩子上的兴趣特长班大多不是自己最喜欢和擅长的,而是家长定的。也就是说,孩子成长的起跑线不是自由发展的起跑线,而是家长划定的起跑线,孩子很难在这样一个被迫去适应的领域,展现创造性才能。如果想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需要家长和学校革新思想,也需要从教育制度的层面,做修改和完善。




【美国人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一、<让孩子直接感知和自己动手>
  美国教师通常给学生一些木块和量尺,由他们去量木块的长、宽、高,然后拼造一些简单的物体。这样,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认识了尺子的用途与用法,也理解了线段长短间的加减关系。
  教师只是布置任务和解答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具体的操作之中,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亲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按教师事先规定的方法去做,这就给了学生充分的机会发展他们的想像力与创造力。


  二、<在大自然与社会中学习>
 美国学校很注意让学生从社会和大自然中获取知识。学生们经常出去旅行,学到什么内容,就去实地参观,工厂、农场哪儿都去。如有的学生因家庭困难没钱出去,学校可以建议他用勤工俭学来解决经济困难。如果家长出国或到外地去旅行要带上孩子一起去,学校也会积极支持,并不认为会耽误学习,反而认为这是最生动的学习,可以扩大眼界。 

    

      不论是普通教育 è¿˜æ˜¯é«˜ç­‰æ•™è‚²ï¼Œè¦æƒ³åŸ¹å…»äººæ‰çš„创造力,就需在教育的过程中完成人们大脑从知识的宝库到知识的喷泉的转变。一个人吸收的知识再多,如果不能在实践中应用,那是典型的书呆子。一个人的知识再学高八斗,如果没有创造力,也只能算是个懂得些之乎者也已焉哉的穷酸秀才。


       ç„¶è€Œç›®å‰ï¼Œæˆ‘国的家庭教育 å­˜åœ¨ç€ä¸€ä¸ªå¾ˆå¤§çš„误区——教孩子学“乖”。将“乖”当成了教育标杆,按师长和家长要求做事。但值得一提的是,“乖”在英语 å½“中并没有相应的词语。 


      而在塑造这样一批批“好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也剥夺了孩子建立自信和良好自我形象的独立空间,甚至无形中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片面强调孩子社会性的教育理念。


     åœ¨æ‰€è°“的“优秀生”里,为何永远没有调皮孩子的身影?这其实很好理解,比起男孩子的好动,女孩子更容易好好学习,不吵不闹、不惹是非,完全符合我们这个社会认可的“乖”孩子标准。


     è¿™æ ·çš„三好学生固然值得肯定,但我认为,那些不听话的调皮孩子也有可取之处。比如那些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学生,虽然常会被老师教训,但每次挨批后,都能立刻抖擞精神继续调皮。


     æ‰€ä»¥è¯´ï¼Œä»–们的抗“击打”能力比起那些“好学生”要好得多,而自我调节心态、能承受挫折也是一种能力,能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今后的人生,这对他们日后步入社会是大有益处的。


参考地址&推荐阅读:

【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3/04/22695464_0.shtml

【我要搜学网】http://news.51sxue.com/detail/id_36581.html

                       http://www.hnjy.com.cn/node/47864

【大众网新闻】http://www.dzwww.com/qiluwanbao/qletly/200304030474.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5

  朱清时先生在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时,曾经在一个教育论坛上指出:“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一代、二代的年轻人缺乏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瓶颈。”
曾经听北大物理系的赵凯华教授说起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国名牌大学的一个尖子学生留学美国,刚到的时候,指导教授和他见了一面,问了问情况就让他回去了,之后两三个星期也没有再理会他。正在他心感不解时,他的导师已经通知学校将其除名、退回,原因是这位学生没有自主进行科研的意识,不知研究从何入手,应该做些什么,只知道等老师布置。
这虽是多年前发生的事情,但并不是个别现象,以致美国耶鲁大学助理校务卿王芳接受记者访问时说:“中国学生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等教授布置题目,虽然也能完成得很好,但如果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往往会不知所措。” 
虽然能在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国际大赛上获得佳绩,但中国学生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探究意识、不善于提问题、研究能力薄弱,这大概已经得到了公认。 
对此结论我国的教育界也颇为赞同,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曾经在一个教育论坛上指出:“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一代、二代的年轻人缺乏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瓶颈。” 
究其原因,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中国应试教育的结果,尤其是中国大学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科技的发展。但有学者指出:“中国教育的弊端是从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时就埋下了,问题只是到大学、研究生时才反映出来。我们的创新教育应从幼儿园抓起!” 
学龄前是人智能发展的关键期 
“一个人的智能发展不是一条平稳的直线,而是先快后慢的曲线。有研究表明,人脑中大脑皮层的突触密度,也就是形成神经网络的状况,是从出生后逐渐增多,到6岁时网络密度最大,而后又逐渐减少。这是人类大脑关键期存在的重要组织学依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尹文刚博士长期从事人类大脑功能的研究,特别关注儿童大脑潜能的开发,曾参与和主持了多项国际性大脑科研项目,他向记者解释了有关人的智能发展关键期的问题。 
尹文刚告诉记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总结了有关的研究资源,得出结论,如果以一个人17岁时的智能作为100%%的话,那么,1岁时的智能发展完成了20%%,4岁时就达到了智能的一半,即50%%,8岁时则完成了80%%,13岁时,已经到了92%%。由此可以看出,人的智能的发展主要是在学龄前完成的。因此,就发展而言,在人的一生中,幼儿期的智能发展最快,是人智能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开发智力,其效果是事半功倍的,错过这个时期则会事倍功半,甚至会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缺陷。“狼孩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错过了关键期,就无法挽回人类应该具有的正常智力。” 
尹文刚博士认为,创新能力教育也是如此。“其实人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的萌芽很小就会有所表现,这需要特殊的关注和培养。如果不能在关键期抓住培养环节,这种能力就会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退化掉。”尹文刚说,有研究表明,创新能力是与人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和宽阔的知识面分不开的,而这些能力都应从小就注意培养。 
“别太在意我们的脏衣服!”给孩子的好奇探究一份宽容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布鲁斯·阿尔伯兹认为:探究创造部分地是一种思维状态,即一种好奇心驱使的心理倾向。大多数的儿童具有天然的好奇心,他们总喜欢问这是为什么,那又是如何啦?然而,如果成人对他们不厌其烦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认为那不过是一些幼稚可笑或无聊的问题,儿童就会丧失这种好奇心。 
美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勒德曼说,科学家是有好奇心的人。另一位科学家哥培尼克博士说,科学家只是长大了的孩子。由此可见,保有儿时的好奇心是保持创新能力的一个诀窍。布鲁斯·阿尔伯兹在记述他自己的成长时说:“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我所获得的最有意义的教育经历全都与我致力于应对那些激起我兴趣和主动投入的挑战有关。” 
而我们的幼儿教育中又做得如何呢? 
“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太过于限制孩子的好奇探索,总是拘泥于所谓的行为‘得体’、衣着干净整洁这些小节,而将孩童那份宝贵的好奇心扼杀了!”以“妈妈办幼儿园”而享有很大名气的北京小橡树幼儿园创办人王甘博士,经过6年的办园实践后,对现时的幼儿教育,尤其是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有了很深的体会。“在我们幼儿园给家长的说明手册上明确注明,我们会有很多的户外活动,鼓励孩子对自然的好奇探索,希望家长配合,不要对孩子玩沙子、玩水、玩虫子加以限制,对孩子的脏衣服持宽容态度。” 
“那家长的态度怎样呢?” 
“开始时,有些家长不赞同我们的做法,他们愿意孩子学琴学画,有教养,不能容忍孩子脏兮兮的。我们就向他们解释,这是在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像力、保护那份难得的好奇心。逐渐地家长也能理解了。” 
“这个过程很困难吗?” 
“不太容易。”王老师苦笑了一下:“毕竟这种教育不像琴棋书画那样‘成果显著’,让家长脸上增光。我们的社会还是很功利的。” 
“让我们多一些童言无忌!”给孩子的想像力一个飞翔的空间 
老师给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看基本构图一样的两幅图画。一幅是在阳光下,彩色的;一幅是在月光下,黑白的。老师问孩子两幅画的不同,一个孩子说:“一个是醒着的,一个是睡着的。”多么有创意的答案!然而,老师则纠正:“应该说一个是白天,一个是夜晚。” 
“我们的教育有太多的框框!而这些框框又有太多成人的、不科学的限定,但恰恰缺少培养孩子如何从天马行空的想象变为科学严谨研究的能力。”邢立达,一个从幼儿园起就痴迷于恐龙,并一直保有这种“狂热”,最终在高一时建起了中国目前最大最全的恐龙专题网站的商学院毕业生,在网上回答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这种观点。 
今年从大学毕业的邢立达,现在已经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的一个科普工作者了,他的中国恐龙网也在创办7年后整合了数个兄弟网站,改组为中国古生物网,终究成为古生物类别的门户网站,今年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普网站的称号。这一切都源自儿时读到的一本科普读物《恐龙的故事》。 
邢立达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认为,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于孩子来说特别重要,可以培养一些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因为这是他一生对事物评判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接受了错误的训练,会是很大的不幸,长大后会很容易被一些蛊惑人心的言论、千奇百怪的伪科学所虏获。” 
至于具体的做法应如何,邢立达认为国外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比方说一个简单的科学原理,并不要直接告诉孩子们结论,而是组织大家一起想办法,让他们自己找出这个结论,孩子们天马行空随便想象,老师最后给出一个判断正确性的方法,让孩子们自己找出哪个想法更正确。” 
他举了一个例子:“2004年我应邀去美国犹他州古生物博物馆(MuseumofAncientLife)考察。在博物馆大厅就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动手区,博物馆用扁条箱围起一个个沙坑,坑边摆放着一具具恐龙模型,有剑龙,角鼻龙等,与这些恐龙对应的沙坑中都‘埋藏’着相关骨骼,一大群小朋友戴着黄色安全帽,拿着

  地质锤、小毛刷,实实在在过了一把古生物学家的瘾!旁边有指导老师在演示正确的挖掘方法,这就是科学训练,在游戏中得到正确的知识,至少,他们以后看到中国辽宁一窝蜂的盗挖,就知道这是错误的,是令人心痛的破坏性的挖掘。”
创新能力差与我们的学习方式有关 
朱时清教授在谈到中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时认为,中国的教育追求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这样导致学生要上的课程越来越多,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根本不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更谈不上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正是我国学科教育上的‘系统’的分科学习,让我们的孩子缺少了综合解决问题的训练,导致了创新能力的薄弱。而能够打通各学科界限,提高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科学课在我国并没有受到重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学与技术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素告诉记者:“国外都非常重视科学课教育,是与母语、数学并列的三大核心课程,不仅列有专门的学时,也有大学科学教育专业毕业的专门师资。与此对照,我国的科学课只是副科中的副科,学时少不说,师资也大多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课的,而理工科背景的只占40%%。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直接造成学生重视动脑、轻视动手、不知如何做研究的后果。” 
首都师范大学的丁邦平教授认为,长期以来,由于受注重知识的文化传统和前苏联科学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高度强调所渭“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但这种注重“双基”的科学课程观是很不全面的,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应当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科学知识的获得。 
这种做法的后果造成,尽管我国中小学用于科学教育的时间投入比许多发达国家学校多,而在对现代科学知识的了解方面,从整体来说我国公众却比发达国家公众少,而且具备科学素养的中国公众比美国公众少得多。 
王素老师也认为我国科学教育基本上仍然属分科教学的形式,缺乏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缺乏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在面对生活实际时表现为缺乏问题意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而我国的科技活动往往只有少数兴趣小组的学生参与,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著名科学专家赵红州对这样的科学教育有非常中肯的批评,我国的教育历来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都很能考试,但在真正的实际工作中却没有竞争力。真正的现代教育不是靠背书本,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倡导“创新、求实、献身”的科学精神,应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精髓。 
英国科学教育学者勒温早在上世纪80年代经过考察就指出:“中国学校的科学课程有以下特点:l.分科教学,注重物质科学。2.学生的实际活动少,注重内容而忽视过程技能,教材的理论性强而不注重应用。”而到了1996年,美国学者迈耶在与我国科学教育学者合作的一篇论文里写道:“勒温的研究将近10年以后,中国的情况在大多数方面依然如故。” 
现在又过了10年,我们状况如何了呢?似乎依然不容乐观! 
■新闻缘起 
每年十月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候,中国人的“诺奖情结”就会被再一次点燃。而十月二十三日,杨振宁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演讲中的惊人之语———“我相信……二十年内,中国大陆学者有望问鼎诺贝尔奖。”将这种热情再次加热升温。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同杨大师一样如此信心爆棚,尤其在他自己指出获诺奖的必要条件———勤奋聪明的青年人方面。有学者指出:年轻人缺乏创新能力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瓶颈!

http://www.hnjy.com.cn/node/47864


  美国的创新能力

  2009-12-08 19:19:34|  分类: 旅游笔记|字号 订阅

  

  前言

  2009年初,我随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组织的“企业发展与风险防范”培训班,在美国进行了为期20天的培训、学习与考察。公务之余,也参观了美国的风景名胜,拜访美国的普通家庭,了解了美国百姓生活。20天的行程,从美国的西部到东部,很紧张,很紧凑,也很有收获,现在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文字,与博友共享。

  札记之一:

  美国的创新能力

  到美国的第一站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洛杉矶,由于当地时间是星期六,无法安排公务,我们便去好莱坞的环球影城参观,一天的参观,无论看到的是鸿篇巨制,还是管理细节,都能够让人体会到美国的创新能力,让人感悟到美国之所以如此发达的根本原因。

  在环球影城,我们参观了许多好莱坞大片的制作现场,从《雨中曲》中的暴雨洪水,到《卡桑德拉大桥中》中的断桥,从《大白鲨》的食人巨鲨,到《未来水世界》中激烈枪战,无不让人感到场景设计的形象、毕真与震憾,让人充分感受到美国电影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中午出门吃午饭,门票管理的细节,也让人体验到管理的细节创新。环球影城规模很大,是一天的行程安排,而里面又没有足够的餐馆或餐品让人们选择,必然要出门就餐,门票如何管理呢?通过出口时,工作人员在每位游客手背上盖了一个日期戳,就非常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初看不甚了了,细想之后,感到又省事又方便。

  在美国的生活中,创新的细节无处不在。在交通十字路口,你能看到一个“STOP”标志,提示驾车人员停车注意行人;在超市,你可以看到许多新颖实用的小东西;在美国国家航天博物馆,你更能为体会到创新带来的巨大科技进步。

  虽然美国过度的金融创新可能是导致当前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没有定论),但我认为,创新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人们如何去使用它,就如原子能一样,可以发电,也可以制造杀人武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创新是活力之源,企业也是如此。如果一个组织失去了创新能力,那才是最可怕的。

http://blog.163.com/horizon_lhq/blog/static/13400362620091187193418/

第2个回答  2013-07-15
不单单是美国,而是我们要比所有发达国家的孩子,都缺乏创新能力,包括日本、法国、英国·····。
理论上来讲,是人种进化原因。美国有350万的华人,出名的用手指头都能数过来李安、骆家辉、赵小兰、陈士俊、林书豪·····。犹太人530万。什么富豪、娱乐圈、律师、医生、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成百上千的社会精英。但好在我们在美国平均收入还是中上游的。进化上低人一等,这个实在没办法。白种人更优秀一些。

主导方向,现在世界的主导方向不在我们手里,所以很难去超控创新意识。比如编程软件,本身就都是英语,电脑语言美国人学都要一年半到两年,中国孩子根本就很难去学通,起跑就落下人家一大截。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造空间。发达国家以全球10%的人口控制着世界60%的资源,这批人是绝对的人类领头羊。他们给孩子创造的“自由遐想”空间,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的多。因为富裕,所以自由,因为自由所以思考,因为思考所以创造。有钱就有想象力,没钱就没有。
扎克伯格想出了FACEBOOK,没钱开网站,室友当场给拿出1万美金(哈佛都是公子哥儿)。开成了之后又有风险投资公司注入50万。现在马克·扎克伯格以270亿美金的身家稳坐全美富豪第七位,这小子才28岁!在中国任何一个想法起初也不值一万的。比如前年北京开软件博览会。一个清华学生要卖自己的一款软件。教授就是不让,说要以学校为准,他自己做太丢人,拿不出手。结果最后闹到教授要把他开除研究生,他还是把自己的软件丢给了一家公司,气的转头走了。还没出门口,就被人拦下,老板立刻开了一张十万元的支票给他。老板说:“我要的不是你的软件,要的是敢于创新的人才。来我们公司吧。”这个老板就是美国海龟的,有远见啊。人才不是没有,伯乐确实多数都是假伯乐。
一个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家说,这个世界自由才是最昂贵的。美国孩子对恋爱自由的追求,对理想自由的追求。这在许多穷困的国家孩子看来,都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
第3个回答  2013-07-15
中国的孩子缺少想象力吗?不缺!中国的孩子没有创造力吗?有!但为什么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发挥不出来或是体现不出来。为什么中国的学生会被人们视为书呆子,大学毕了业,还会被人认为是无用之人?!
在学校,孩子们要做个好学生,孩子的大脑就像一个图书馆一样,只要能把知识装进去,这“图书馆”就是一流的,装的越多,说明“图书馆”的质量越高。但人大脑这个“图书馆”的功能不仅仅是“知识的宝藏”,它的真正效能应是一个“知识的喷泉”。
不论是普通教育 还是高等教育,要想培养人才的创造力,就需在教育的过程中完成人们大脑从知识的宝库到知识的喷泉的转变。一个人吸收的知识再多,如果不能在实践中应用,那是典型的书呆子。一个人的知识再学高八斗,如果没有创造力,也只能算是个懂得些之乎者也已焉哉的穷酸秀才。
然而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 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教孩子学“乖”。将“乖”当成了教育标杆,按师长和家长要求做事。但值得一提的是,“乖”在英语 当中并没有相应的词语。
而在塑造这样一批批“好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也剥夺了孩子建立自信和良好自我形象的独立空间,甚至无形中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片面强调孩子社会性的教育理念。
在所谓的“优秀生”里,为何永远没有调皮孩子的身影?这其实很好理解,比起男孩子的好动,女孩子更容易好好学习,不吵不闹、不惹是非,完全符合我们这个社会认可的“乖”孩子标准。
这样的三好学生固然值得肯定,但我认为,那些不听话的调皮孩子也有可取之处。比如那些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学生,虽然常会被老师教训,但每次挨批后,都能立刻抖擞精神继续调皮。
所以说,他们的抗“击打”能力比起那些“好学生”要好得多,而自我调节心态、能承受挫折也是一种能力,能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今后的人生,这对他们日后步入社会是大有益处的。
想象力于孩子来说,本应是丰富的。孩子处于生长期,对世间万物充满着好奇,求知欲望强,各种各样的想象层出不穷。
然而,在现行的教育 体制下,孩子们每天陷于繁重的听课、作业 之中,还要应付那些名目繁多的各种考试 ,想象力明显弱化了。对此,不少人士早就多有指摘,呼吁尽快改变这一现状,但收效甚微。
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就教育而言还是在指导方针上出了偏差。我们现在的教育,基本是应试教育、“标准化教学”。这种教育的结果就是引导学生把考试成绩看得很重,而把其他包括想象力培养等不放在心上。
当然,这些制度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得了的。但需要注意和尽力解决的是,不能让这种教学制度挤压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有人强调说,孩子就需要学习。这话说对了一半。毫无疑问,孩子应该学习各种基本知识。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发展他们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与学习并行而不悖,相反倒是求知、求学的动力和源泉。
  
  古往今来,那些有成就的科学家大都在孩提时代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正是这些想象,促进了他们进一步刻苦钻研、以求新知,最终夺得了突破与成功。
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部门对孩子的想象力很注意发现与培养。比如,美国大学招生 除了大学入学标准考试,没有别的考试。学校对学生在注重学习成绩的同时,更注重创造能力,对那些百分之百学习、什么活动都不参加的学生不感兴趣。
  然而在中国,这一切却恰恰相反,我们的学校更注重一个学生的成绩、排名 ,至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暂放一旁,甚至完全忽略。可以说,唯分数论的功利化教育已经严重渗入到了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当众。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的源泉,连想都没想到,那还谈何创新?如今世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增强国力、发展科技的重要支柱之一。我们当从创新能力提高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想象力培养的问题,不能再忽略不计、甚至挤压了
可以说,中国的孩子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词儿,也许就是“听话”二字了,他们较早接受的教育 之一,就是淘气的孩子是不好的。
因此,他们在父母 或老师的要求下不得不努力做个听话的孩子。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有可能使孩子具备”独立性差“、”胆小”、“创造力差”等缺点。所以,从现代教育的眼光看,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这种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
怎样对孩子“说不”
经验证明,“淘气”的男孩子往往比“老实”的女孩子更有创造力。其原因就是淘气的孩子接触面广,大脑受的刺激多,激活了孩子的智能。因此,给孩子一点“不听话度”对提高孩子的创造力是有好处的。
我们中国的老传统是喜欢老实的孩子。父母总希望孩子规规矩矩,百依百顺,孩子稍一调皮就不能容忍,往往是管得过死,限制过多,把孩子的创造性给扼杀了。其实调皮、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幼芽,只要不出大格,不要限制太多。什么都看着大人的眼色行事,唯唯诺诺,将来注定是个没出息的孩子。
太听话的孩子往往都没有什么出息,因为这样的孩子心理 上往往过于防卫,一切按大人指导办事,一旦失去了大人的指点,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如果在成长 中不能形成独立的意识,缺乏独立适应环境的能力,往后发展很可能导致心理上不健康 ,人格上有缺陷,甚至束缚智力 的发展。
因此,学校和家庭不应对儿童管教过严,更不要把孩子往既定的模子里套。要知道,淘气的孩子往往兴趣广泛,知识面广,心理发展也比较健康。
第4个回答  2013-07-15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国的教育环境约束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只注重读书而没有注重创新,没有认识到创新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