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种植磨芋

谁有比较好的种植磨芋的方法??(种植方法即可,比如生长环境,肥料等等,越详细越好)

导读:传统的人工种植、收获模式已抑制了魔芋产业化的发展步伐。为了加快这一产业发展速度及进程,推动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推广魔芋机械化种植和收获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简述了魔芋机械化种植及收获技术要点,以期促进魔芋机械化产业的发展。
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中国魔芋开启了产业化发展,近年来,在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很多种植户开始扩大种植规模,但到目前为止,魔芋一般都是人工种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导致人工成本占蔬菜生产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农民难以继续做到精耕细作,蔬菜产量水平和效益下降。据调查,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78年的70%下降到目前的35%左右[1]。
据近几年调查,魔芋生产667 m2需用人工40个,约3 200元。因此,改良耕作栽培方式和优化管理措施,采用机械化种植模式,建立配套的技术规程,利于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对促进劳动力合理转移、稳定魔芋种植面积、提高魔芋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选地及整地
选择地势较平坦,具有一定规模,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水、旱川地、梯田地及坡度小于8°的丘陵地种植[2]。以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含有机质>2.5%,碱解氮200~300 mg/k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2
楼主说的是魔芋吧~
要种好魔芋的话,就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做,各个方面都要注意~
(一)选地整地
选质地疏松,透气性良好,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中性,经常保持湿润而无积水的缓坡地。
整地要求冬前深耕,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5000千克左右。春后深翻细整,开厢打沟,魔芋根系对氧气要求严格,在土壤水份偏重的地方,应采用高畦窄厢种植,易受干旱的地方采用平畦宽厢。
(二)种子选择与消毒
选芽窝小、口平、顶芽粗壮、表面光滑、无疤无病无伤、500克以下的作种。
种子消毒。一般方法是:①农用链霉素600~700倍液浸种1小时,②40%福尔马林1∶200~250倍液浸20~30分钟。③1%硫酸铜水溶液浸种5分钟,药剂浸种消毒后,将种芋取出,置于平处晾干后再进行播种。
(三)催芽
播种前15~20天进行(约3月上中旬),将种芽消毒后,放在15℃~25℃及75%相对湿度条件下,用温室、温床、冷床、薄膜覆盖等方式进行催芽。
催芽要注意适度,时间不能过长,一般顶芽向上生长1厘米就行了。
(四)栽培时期和方法
魔芋产地有冬种和春种两种习惯,所谓冬种,就是在11~12月采收魔芋时,边采边种,挖大留小,这种方式只适合气候温和,霜冻轻微,冰雪较小的低山地带。
所谓春种,是在清明前后气温回升到15℃时下种,春种较为适当,可普遍采用。魔芋球茎大小不一,根据不同大小确定栽培距离。一般按直径的4倍和6倍为栽培的株行距。
为了有效地进行荫蔽,造成半荫蔽环境,生产上多采用与玉米间套的方法,防病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五)田间管理
除施肥外,覆盖是魔芋栽培中另一个重要环节,不强调中耕除草。魔芋根系浅,球茎上发生的根状呈横走向,很嫩脆,人们在地里操作时,很容易对根系造成损伤。对付杂草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下种前施用除草剂,另一种是人工拔除。切忌用农具除草。
覆盖的作用在于防止或减少土壤板结,抗干旱,减少地温上升和病害发生等。覆盖材料种类很多,以杉叶、野干草最好,麦杆、谷草、落叶次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22
中文名:磨芋 现在一般叫“魔芋”。中国古名蒟蒻,传入日本后承袭其名,至今仍称蒟蒻,而在中国蒟蒻之名在民间已失传。英文名“konjac”。其它中文名:鬼芋(本草纲目拾遗、湖南),花梗莲、虎掌、花伞把、蛇头根草(江西),花杆莲、麻芋子(陕西),蛇包谷、鬼蜡烛、蛇头草(上海),野魔芋、花杆南星、土南星(江西),南星、天南星(广西河池),花麻蛇(思茅)。
  文献来源:Amorphophallus rivierieri Durieu(1869); Engl. in DC.(1879),(1911*); Hand.-Mazz.(1936); Gagn. in Lecte.(1942); S. Y. Hu(1968). Amorphophallus konjac K. Koch(1858) nom. nud.; N. E. Brown(1903); Matsum. et Hayata(1906); 秦岭植物志(1970); Conophallus konjac ex Miq.(1865-1866)nom. nud.; Ariaema konjac Siebold ex K. Koch(1858)nom. nud.; proteinophallus rivieri Hook. f. in Curtis(1875*); Hydrosma rivieri Engl.(1881).
  描述字段:多年生草本,高0.3—2米。块茎扁球形,直径7.5—25厘米,顶部中央多少下凹,暗红褐色,上面、特别是中央部分生土黄色肉质根及纤维状须根。叶柄长45-150厘米,基部粗3-5厘米,黄绿色,光滑,有绿褐色或白色斑块;基部有膜质鳞叶2—3,披针形,内面的渐长大,长7.5—20厘米。叶片绿色,3裂,Ⅰ次裂片具长50厘米的柄,二歧分裂,Ⅱ次裂片二回羽状分裂或二回二歧分裂,小裂片互生,大小不等,基部的较小,向上渐大,长2-8厘米,长圆状椭圆形,骤狭渐尖,基部宽楔形,外侧下延成翅状;侧脉多数,纤细,平行,近边缘联结为集合脉。花序柄长50—70厘米,粗1.5—2厘米,色泽及基部鳞叶同叶柄。佛焰苞漏斗形,长20—30厘米,基部席卷,管部长6—8厘米,宽3—4厘米,苍绿色,杂以暗绿色斑块,边缘紫红色,檐部长15—20厘米,宽约15厘米,心状圆形,锐尖,边缘褶波状,外面变绿色,内面深紫色。肉穗花序比佛焰苞长1倍:雌花序长约6厘米,宽3厘米,圆柱形,紫色;雄花序紧接(有时杂以少数两性花);长8厘米,粗2—2.3厘米;附属器延长的圆锥形,长20—25厘米,明显具小裂片或具棱状长圆形的不育花遗垫,深紫色。花丝长1毫米,宽2毫米,花药长2毫米。子房长约2毫米,苍绿色或紫红色,2室,胚珠极短无柄,花柱与子房近等长,柱头边缘3裂。浆果球形或扁球形,成熟时为黄绿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分布及生境:各地栽培或野生于疏林下、林缘或溪谷两旁湿润地。陕西、甘肃、宁夏至江南各省都有。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山区至泰国,越南,菲律宾,日本。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块茎入药,有毒,能解毒消肿,炙后健胃、消饱胀。治流火、疗疮、无名肿毒、瘰疬、眼镜蛇咬伤,毒蛇咬伤,烫火伤,间日疟,乳痈,腹中痞块,疗癀高烧.疝气等。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块茎毒性较大。新鲜的块茎有刺激性辛辣味,吞服时引起舌喉灼热、痒痛、肿大。长时间吸入块茎的粉尘可引起支气管哮喘。块茎用石灰水处理后制作磨芋豆腐供食用,但渣仍可能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