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14种形制介绍

如题所述

以下是汉服14种形制的介绍:
1. 曲裾形制:曲裾袍,全称曲裾深衣,是连裳制的一种。它属于深衣类汉服,又称曲裾深衣或绕襟深衣。当代汉服复兴中,曲裾袍有仿文物的单绕曲裾、参考俑的多绕曲裾以及露出衬裙的“短曲裾”等款式。该形制的历史原型在先秦至汉代流行。
2. 袄裙形制:袄裙是一种上衣下裳的款式,因上衣称为袄而得名。下着褶裙或马面裙是常见的搭配。袄裙的记录始于唐代,延续至民国。特别是明代,袄裙达到了繁荣期。朝鲜也依照明朝的袄裙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演变成现代朝鲜服的赤古里裙样式。
3. 半臂襦裙形制:半臂襦裙是由上襦和下裳组成,上襦为短外衣,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袖长及肘,身长及腰。最初流行于隋代宫廷,后传入民间。
4. 褙子形制:褙子,又称背子、绰子,在宋代是女子常服的一种。褙子通常为直领对襟,下摆两侧开高权的长上衣,搭配抹胸或交领上襦,下穿褶裙。明代多将大袖褙子称为披风。
5. 比甲形制:比甲是通裁制的一种,最早见于宋代,是无袖的长的罩衫。后来传入蒙古,元代有记载。比甲的名称也用于现代的背心,但两者指代的服装不同。
6. 斗篷形制:斗篷是汉服体系中的一种无袖外衣,据传由蓑衣演变而来。明清时期多用丝织物制作,不仅用于雨雪天,也用于防风御寒。有长式和短式,也称帔或披风。
7. 交领襦裙形制:交领襦裙的特点是上襦为交领,下裙为一片褶裙。上襦袖子长度和样式因时代和身份而异。交领襦裙是常见的汉服款式,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形式,宋朝尤为常见。
8. 齐胸襦裙形制:齐胸襦裙是襦裙的一种,裙腰束得非常高。隋唐五代时期出现,被称为高腰襦裙,现代多称之为齐胸襦裙。
9. 齐腰襦裙形制:齐腰襦裙的特点是裙腰与腰部平齐。上襦可为交领或直领。与高腰襦裙相比,齐腰襦裙更为常见。按上襦分,可分为交领齐腰襦裙、直领齐腰襦裙。
10. 袒领襦裙形制:袒领襦裙的特点是上襦为短外衣,又称U领。由于唐代胡文化的流行,袒领襦裙成为一种时尚。
11. 杂裾形制:杂裾深衣是曲裾深衣的变化款式,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特点是在下摆处有宽边装饰,称为纤,两侧有飘带,称为髾。
12. 直裾形制:直裾,又称襜褕,衣襟裾为方直。与曲裾不同,直裾下摆垂直,无系带,由腰带固定。自汉代起,直裾逐渐取代曲裾,成为深衣的主要模式。
13. 大氅形制:大氅,又称鹤氅或氅衣,晋代已有记载。明代士人多作为外套使用,用于遮风御寒。清末,大氅仍作为一种道教仪式服装存在。
14. 道袍形制:道袍是汉服体系中男装的一种款式,源自古代汉服的褶。明代演变为道袍,是古人居家时的外衣,也可作为衬袍或平民男子婚服。道教服饰也称为道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