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我现在所在单位属于制造业,而面对金融危机,中国制造业很脆弱,尽管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或者“世界车间”。但现在制造业价值链的两端不在中国掌控,研发,原材料采购,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零售垄断巨头等等高附加值领域都在美欧手里。中国制造业只拿定单干活,并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这样的结构非常脆弱,资源和市场双向一挤,必然会有企业大量倒闭!中国现在是否存在新的增长点支撑点?中国制造业的前景如何?

相对其他产业而言,中国的制造业是发展较快、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门类,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受益可能性较大的部门。中国制造业得以快速发展、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的基本经验有二:一是较早和较大程度的对外开放。中国多年来一直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中超过70%的份额投入到了制造业领域。对外商开放投资,开放市场,中国的制造业不仅并未因此而萎缩,而且通过与外商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中提高,产业的规模、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扩张、提升和增强,许多产品产销量位居世界前茅,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例达到90%。二是较深层次、较大范围的市场化改革。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放松或放开市场准入管制,鼓励和促进市场公平、有效的竞争,焕发了企业微观主体的活力,尤其是民营经济的进入与发展,在许多行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纯粹的国有企业占制造业产出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76%,下降到了目前的不足30%。体制改革带来的“内生增长效应”在制造业领域得到很大程度地体现。

  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是明显的(尽管在不同产业的表现有所不同甚至有较大差异),并处在较大程度的动态转换中。这种比较优势不仅体现在数量庞大、供给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方面,而且更多地体现于不断向高加工度方向升级的大规模加工组装业优势,以及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和潜力等方面。这些比较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国际竞争优势,在国际分工中已经并将继续争取到比较有利的地位。如果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那么加入世贸组织后,在更加开放和市场化的环境中,将促成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更为充分和有效地发挥,在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大利益。

  当然,在制造业领域中,不同产业的成熟度、开放度和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加入世贸组织对这些产业的影响是不均衡的。从长期来看,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依托于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s),它具有长期性和基础性特征,决定产业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长期趋势和基本格局;二是依托于竞争战略和制度条件的竞争优势 (competitive advantages),它具有明显的战略性和选择性。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工业化进程、供给与需求结构等因素剧烈变动的时期,影响中国产业竞争力特别是动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因素十分复杂和易变。从加入世贸组织这个大背景来看,产业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产业成熟度、国内需求潜力和动态比较优势等因素,对于产业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的影响将更为直接和明显。因此从这些影响因素出发,我们试图建立一个加入世贸组织背景下中国产业发展前景的评估方法,以此全面评价加入世贸组织对各制造业部门的近期和中长期的影响。其要点包括:一是寻求构建一个普遍适用于工业部门的统一的世贸组织背景下产业发展前景的评估方法,使得所有工业部门能够放在一个坐标系上进行横向对比;二是将短期对策研究与长期趋势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放宽研究视野,以求准确把握加入世贸组织后各行业发展的长期方向;三是通过世贸组织背景下产业发展前景的评价,廓清今后一个时期政府政策调整的方向和基本思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16
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国,中国制造业的附加值达到2.2万亿美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制造业SCM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前瞻》指出过去30年,制造业规模增长了18倍。下面的图说明了这一点。例如,全球80%的空调、90%的个人计算机、75%的太阳能电池板、70%的手机和63%的鞋子产自中国。制造业在中国GDP的比重高达40%,并且直接为1.3亿人提供了工作岗位,这个数字在过去数十年一直保持相对平稳。

我国是“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现阶段国内外的经济政策环境,致使国内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阴影。国外质量、标准的壁垒和国内政府的严格监管导致我国制造业成本的提升,利润空间的减少。

在这种形式下,工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那么转型升级该如何进行?大家普遍会说出第一步怎样、第二步怎样……而且国家还出台了关于工业转型升级的“十二五”规划。这些都有道理,但在仔细深入思考这些政策措施之后就会发现,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是要扩大行业的盈利点,就具体某家制造业企业而言,则是在整个行业的赢利点中找准自己的盈利点,而这一切正是商业模式所解决的问题。中国制造企业如果要想赢得全球市场,首先要赢得本土市场,这意味着要在中端市场展开竞争。但是赢得中国市场并不能保证就可以赢得全球市场。清楚的一点是,中国制造企业并不满足于其当前的状态,它们希望成为未来的索尼、三星和丰田,这些来自以往的新兴国家,最终在高端市场做到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巨头。

由此可见,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就是变革商业模式之路。
第2个回答  2013-07-31
20年最有可能的发展前景是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首先,中国幅员广大,物产丰富,但人均耕地和自然资源拥有量相对贫乏,在供给方面基于初级产品出口难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相反在需求方面则可能成长为举足轻重的大国.其中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问题一时间也议论纷纷.此从这些影响因素出发,我们试图建立一个加入世贸组织背景下中国产业发展前景的评估方法,以此全面评价加入世贸组织对各制造业部门的近期和中长期的影响。
更多汽车公司上市的前景,似乎与上海交通拥堵高峰一样缺乏吸引力。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汽车制造商,今年在中国的销售增长...对于有意投资中国汽车业的投资者而言,直接买进那些合作伙伴的股票更为安全。
第3个回答  2013-07-31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是以制造产业为主体,但在最近的发展方向来看,制造业正处于萧退期,未来的发展不是很乐观。
第4个回答  2013-07-31
没有前景。
连现在的中国人都不买中国的产品,那谁还会买?
如果是中国创造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