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姓于的古代有什么名人

如题,多说几个
希望能说点知名度大的,附上简介,复制粘贴的不要

1、于定国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郡郯县人。他的父亲于公曾任县狱史、郡决曹等官职,判案公平,触犯法网而被于公依法判刑的人,没有因不服而心怀怨恨的。郡中的百姓为他立了生祠,称作于公祠。

于定国于是拜师学习《春秋》,亲自手执经书,面北而行弟子之礼。他为人谦虚恭谨,尤其敬重精通经术的士人,即使是地位低下,徒步行走前来拜访的人,定国都以平等礼仪相待,照顾周全,尊崇备至,因此,受到士人的普遍赞誉。       

2、于永

于永,西汉时期丞相于定国之子,官至光禄勋、御史大夫。于永承袭了父亲于定国的爵位。于永年少时因嗜酒而多有过失,年近三十时却改变志节修养品行,并依靠父亲的荫泽出任侍中中郎将、长水校尉。于定国逝世时,他遵照礼仪居家守丧,以孝道而闻名。

于永是以列侯的身份授任散骑光禄勋,官至御史大夫。并娶馆陶公主刘施为妻。刘施是汉宣帝刘询的长女,汉成帝刘骜的姑母,贤惠而有德行,于永也因贤良而被选为驸马。皇上正准备拜于永为宰相时,于永却逝世了。          

3、于志宁

于志宁(588~665年),字仲谧,雍州高陵(今陕西高陵县)人。唐朝宰相,北周太师于谨曾孙。于志宁著有文集四十卷、《谏苑》二十卷,并参与修撰《隋书》、《律疏》、《大唐仪礼》、《周易正义》、《尚书正义》、《留本司行格》。

于志宁出身于河南于氏。于氏出自鲜卑万纽于氏,孝文帝改革时,改汉姓为于,迁居河南洛阳,遂以河南为于氏郡望,为代北虏姓大族,世代为北魏高官。

4、于慎行

于慎行,明代文学家、诗人。字可远,又字无垢。东阿县东阿镇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主要诗作有《驱车上东门行》、《子夜歌四首》、《子夜春歌二首》、《子夜夏歌二首》、《子夜秋歌二首》、《子夜冬歌二首》、《感怀》、《杂诗三首》、《长安道》、《杨柳青道中诗》等。现存诗作九十四首。

5、于成龙

于成龙 ,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人。清初名臣、循吏。于成龙擅长书法,诗词亦工。他的著述、奏稿等先后由其门人和孙于准辑成《于山奏牍》7卷附录《诗词合选》1卷和《于清端公政书》8 卷行世。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终于走到了人生的最后关头,终年六十八岁。于成龙去世时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市民痛哭,塑建雕像祭祀,谥号“清端”。

于成龙逝世后,南京男女老幼,商贩僧侣皆痛哭流涕,可见中下层人民对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这是对他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于定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于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于志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于慎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于成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4
于姓名人相当之多。按知名度列举其中的18个:
1.于公:汉代廷尉,洗雪“东海孝妇”一案,以善决狱著名;
2.于定国:于公之子,汉宣帝时,任廷尉,后为丞相,被封为西平侯;
3.于永:西汉人,官至光禄勋、御史大夫。尚汉宣帝女馆陶公主;
4.于吉:一作干吉,东汉时方士,著有《太平清领书》传世;
5.于禁:字文则,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官至左将军。
6.于栗磾: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名将,以武器称黑槊将军。
7.于谨:(493—568),河南洛阳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著名将领;
8.于志宁(558-665):唐代名臣,官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封燕国公;
9.于谦(1398-1457),明代名臣,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任山西河南巡抚。土木之变后,擢兵部尚书。组织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加封少保,总督军务。明英宗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10.于敏中:(1714-1779),清雍正间状元于振之弟。清乾隆间状元,官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文渊阁领阁事、四库馆正总裁,著《素余堂集》《日下旧闻考》等;
11.于慎行(1545—1608),明代大臣、诗人。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著有《谷城山馆文集》《读史漫录》等;
12.于成龙:(1617-1684),清代廉吏,康熙赞其“天下廉吏第一”,官至两江总督;
13.于右任:民国元老,著名书法家、诗人。清光绪举人,入光复会和同盟会。曾任国民党政府审计院院长、监察院院长等职;
14.于学忠:(1890-1964),国民党爱国将领。早年为吴佩孚之干将,后转入奉系。曾参加过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保卫战。1949年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等;
15.于桑:公安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16.于敏(1926—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氢弹之父”,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7.于永波(1931-—),满族。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18.于振武:(1931—),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将,1994年10月任空军司令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31
于 公:汉代东海郯(今山东省炎城北)人,曾官廷尉,为县狱吏。执法公允,凡犯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他所洗雪的“东海孝妇”一案,以善于决狱而成名,更是千古美谈。并且为我国民间代代相传的因果报应的道德规范,留下了为善为恶“万应不爽”的典型。 于 吉:一作干吉,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市)人,东汉时方士,据称在曲阳泉水上得神书《太平清领书》(实为自著),多巫觋杂语。后至南方以符水为人疗病,人多事之,遂为吴·孙策所杀,著有《太平清领书》传世。 于 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省泰安南)人,三国时魏国名将,因征战有功,封益寿亭侯,后被水淹七军,为关羽所掳,释放后,羞愧而死。 于栗磾:南北朝时期的北魏黑槊将军,世间少有的猛将。请看魏书《魏书.于栗磾传》 于 烈:北魏忠臣的楷模。深受拓跋宏等四代北魏皇帝的器重。 昕:北朝怀朔、武川镇将。在北魏击破柔然的过程中,立有大功。 于 濆:唐代晚期诗人,虽不为时人所重,但却具有显著现实主义创作特色,艺术上虽不够锤炼,但质朴无华,明快直切。《全唐诗》收其诗四十五首。 于 谦:字廷益(1398-1457),浙江省钱塘(今杭州)人,明朝大臣,成祖年间进士,曾历任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期间,平反冤案,赈济灾荒,颇得民心。英宗时,宦官王振专权,朝廷腐败。蒙古瓦剌贵族也先率军来犯,明军出兵阻击,全军覆没,英宗被俘,举国上下为之震动。一些朝臣主张南逃避敌,于谦力排众义,誓死保卫京师,并拥成王为帝(景帝)。后瓦剌军破紫荆关直逼京师,他亲自督战,击毙也先,大败瓦剌军。后官加少保,总督军务。英宗被释放后,于景泰八年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于谦被捕下狱,以“意欲谋逆”罪被叛处死刑,史称“行路嗟叹,天下冤之”。宪宗成化时,于谦被复官并赐祭,葬于西湖三台山麓。有《于忠肃集》。 于 准:清代山西省永宁(今属交口)人,清官于成龙的孙子,官至江苏、贵州巡抚。辑有《于清端公政书》等,于成龙的许多事迹都是他给整理的。 于 振:清代江苏金坛人。字鹤泉,号秋田。生卒年不详。清雍正元年(1723年)状元。此科为庆祝雍正帝登极大典特设恩科。雍正帝以于振为其登极首科状元,恩赐有加。除依例授职翰林院修撰外,还让他以修撰衔入值南书房。雍正二年,出任河南乡试主考官。雍正三年,赐居澄怀园。雍正五年,出任湖广学政。后因事遭贬,降为行人司司副。 于定国:字曼倩,系于公之子,西汉东海郯县人,汉初丞相,少学法于父,后为狱吏,宣帝时,任廷尉,决疑平法,后为丞相,被封为西平侯。 于志宁:唐代官吏。字仲谧(558-665),京兆高陵(今属陕西省)人,贞观中为太子右庶子,高宗时拜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封燕国公,以华州刺史致仕。 于休烈:唐代洛阳人,开元初举进士,累官至积贤殿学士。性恭俭仁爱,礼贤下士。本性真诚朴实,机警聪明。肃宗即位当了皇帝,于休烈从中都赶到京城被任命为给事中,后来又改任为太常少卿兼知礼仪使。中原遭到战乱破坏,文物书籍损失严重,于休烈将自己收藏的《五代论》献给国家,肃宗皇帝很满意,任命他为工部侍郎。于休烈在朝中任职三十多年,担任过许多重要显赫的官职,但家中却没有什么积蓄。一直保持正直俭朴,温文尔雅,从来也不将喜怒显示在脸上,他礼贤下士,鼓励提拔年轻人。虽然他官位高责任大,但工作勤奋,不知疲倦。他非常爱好读书,手中整天都拿着书本。 于慎行: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隆庆进士。万历初历翰林院修撰,充日讲官。因劾张居正夺情,引疾归。后起官,历侍讲学士、礼部左右侍郎,累迁至礼部尚书。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起掌詹事府,后二年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寻病卒。在史馆以读书为事,明习典制,贯通百家,与冯琦并为文学名臣。其诗文弘丽,一时推为大手笔。著有《读史漫录》、《谷城山馆诗文集》等。 于成龙:字北溟(1617-1684),号于山,山西省永宁(今属交口)人,清代廉吏,其为官清廉,爱民如子,重视教育,兴修学校,康熙赞其“天下廉吏第一”,官至两江总督。 于敏中:字叔子(1714-1779),号耐圃,清江苏金坛人,于汉翔孙,清雍正癸卯年(1723年)状元于振之弟。少时资性过人,读书勤奋,雍正七年(1729年)考取举人。乾隆丁已年(1737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执掌山西试。不久担任山东、浙江学政,掌管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敏中担任浙江学政期间,考吏拔秀,罢庸补能,按期组织匀举,担任会试总裁,所拔多知名士。因其满腹经纶,文章冠绝一时,书法清秀洒脱,又通熟掌故,为乾隆皇帝所倚重。乾隆十八年(1753年)选任兵部侍郎,后改户部侍郎,加太子太保存,期间奉旨编纂《户部则例》126卷。乾隆二十五任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历时近20年;还就任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文渊阁领阁事先培植职,朝廷谕书多出其手。清廷 开设四库馆,他受命为正总裁,与大学士刘统勋力主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还担任国史馆、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馆总裁。平定四川金川时,敏中负责军书旁午,以书旨功赏戴双眼花翎,画像挂列紫光阁。乾隆四十二年敏中奏准,以纪事本末体撰写《钦定临清纪略》16卷。翌年,又奉旨编辑《西清`砚谱》24卷。还著有《素余堂集》、《日下旧闻考》159卷。卒后赠文襄,赐祭葬。 于式枚:清末官员,民初遗老。字晦若(1853-1916)。贺县(今贺州)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充李鸿章幕僚多年,奏牍多出其手。1896年参加康有为倡设的保国会。1906年任广东提学使,广西京官联名上奏荐其兼任广西铁路公司总理,规划建筑广西境内铁路。1907年充出使考察宪政大臣,上奏反对立宪和召开国会,维护专制皇权,立宪派请罢。因得皇族和顽固派支持,擢升邮传部侍郎、礼部侍郎、学部侍郎、修订法律大臣、国史馆副总裁。辛亥革命后悲愤憔悴,稳居青岛,谢绝袁世凯聘为参议。1916年移居上海病死。
第3个回答  2013-07-31
于吉,三国道士。
于禁,三国时期曹魏将领。
于赠,唐朝贵族。
于谦,明朝政治军事人物。
于荫霖,清朝官员。
于成龙,清朝官员。
于右任,中国政治人物,书法家。
于凤至,张学良的原配妻子。
于斌,中国天主教人士。
于衡,台湾作家。
于国桢,台中县前官派县长。
于江震,中国工农红军将领。
于学忠,中国将领。
于化虎,中国军人。
于会泳,中国音乐家。
于天仁,中国化学家。
于占元,香港著名的动作指导.
于德海,张家口市人民代表、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政协副主席、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人民代表、河北省政协委员
于振武,中国上将。
于凤桐,中国运动员。
于荣光,中国演员。
于台烟,台湾艺人。
于洋,中国女子羽毛球队运动员,奥运冠军.
于仁泰,香港导演。
于素秋,香港女演员。
于品海,香港企业家。
于靖,耶鲁大学数学博士
于慧,中国影视女演员
于明涛,中共广东省广州市委书记、广州市革委会副主任,湖南省委书记、湖南省革委会副主任,陕西省委书记、陕西省革委会主任,陕西省省长,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河南省代省长
于是之,话剧演员、原中国剧协副主席
于秀敏,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高级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聘专家
于幼军, 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
于大宝,中国足球运动员。
于广洲,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署长、党组书记(正部长级),海关总监关衔
于正昌, 著名的配音员。
于浩晖
于樱樱,台湾资深歌手。
于谦,著名相声艺术家,郭德纲搭档
第4个回答  2013-07-31
于谦,明英宗土木堡之战被捕时临危受命担任兵部尚书,和明代宗精诚合作,击退瓦剌的侵略,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但是政治上是有些欠缺,他坚持把英宗迎回,最终在代宗死后被英宗联合大将石亨腰斩于市。留有著名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