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留一中南校在哪

如题所述

屯留一中创建于1947年5月,是上党地区最早的三所中学之一。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先生为学校题写了校匾。学校设在县城张贤街。屯留一中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十轨制,具有30个教学班的高级中学。目前在校学生2000余名,教职工170多人,校园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9万平方米。有教学、办公、教工宿舍、理化实验图书、后勤等楼房8座;有标准的400m跑道体育运行场一个。学校配备有61英寸大屏幕彩电、DP-31S一体机语音室、微机室。近几年来,高考成绩迅速跻身于全市上游行列,2000年后,连续两年居全市各县第一,先后有13名学生考入南开、复旦、清华和北大等国家重点名牌大学。1994年以来,学校先后被授予“长治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长治市二.五、三.五普法合格单位”、“山西省模范团委”、“山西省体育传统项目校”,1999年先后两次通过省级验收,被命名为“山西省德育示范校”和“山西省文明学校”;2001年2月被评为“山西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连续8年被市委政府、县委县政府授予“模范单位”光荣称号,2008年高考又取得骄人成绩,王骁等7人考入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为本校再创辉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9
1944年,革命根据地急需大批干部,中共沁县县委研究决定,责成县委宣传部长周铭至筹办一所干部学校。
5月24日 ,“沁县耕读师范”在西圪陀成立,招收一个队(军事建制、 一个班)50名学生,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由张艾如担任。有教员2人,职员2人,工友2人。当时确定的办学宗旨是:“适应抗日战争需要,为政治服务,为战争服务,为生产服务”。因而没有固定学制和授课时数,抗日政府可随时抽调师生参加各种政治工作和社会活动。学生来源包括在职干部、小学教师、干部子女、在乡高小毕业生等。入学年龄不限,大的20多岁,小的十六七岁。课程设有:根据地建设、国语、数学、时事、生产、对敌斗争、史地、医药卫生八门课。各科均没有固定课本,教员自编,学生记策记;直到第四队时才有没印小册子。办学形式是半耕半读,亦工亦农。学校除在月岭山种有义田(吴淞的公田)二百亩外,还在榜口、罗和岩、西圪陀开垦了大量荒地,每年打粮百担以上。此外,师生还兼营豆腐坊、菜园、女生纺纱织布。学生去向,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随时由政府抽调去参军,参战,从事各项革命工作。
1945年3月,因种地无畜力,校长张艾如率5名师生,连夜潜入县城南关日本侵略军据点的马厩夺获骡子两头。
同年夏,招生50名,编为第二队,新增教员两人,改校名为“沁屯襄耕读师范”。同年夏,在太岳行署召开的“六六教师节”表彰会上,耕师被树立为全区敌后生产、勤工俭学的榜样。会后,冯毅曾深入学校考查一个多月,总结耕师办学经验,写成《沁屯襄耕读师范介绍》长篇调查报告,发表在《太岳政报》第七期专号上。随后延安电台予以广播。为此,太岳行署特拔专款资助耕师。同年耕师成立剧社,师生自编自演剧目50多个,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先后深入三百多个自然村巡回演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从未间断。
1946年4月学校招生110名,编为第三、第四队。同年5月,为照顾边远山区学生就学,学校迁至屯留县老军庄,校名改为“沁屯中学”。同年10月,全县解放,学校迁至沁县城火车站(俗称沁中南校)师生继续参加当地土地改革运动,直至年终返校。
1947年,农历“二月二”全县掀起大参军运动,学校师生80人参军,20人参干。随军南下到河南、福建,18人转送到北大、军大和其它军事院校深造,学校只剩下30名年小力弱不到入伍条件的学生,学校立即补招新生6个班编为四、五、六队。师范班、实习班、附后属高小班,校名改为“沁县中学”。
建校6年中,学校三易校名,三易校址,共招收十个班五百余人。毕业四个班(其中两个班参军参干,转送军事院校)200余人。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一直由张艾如担任。
王通(584-617),字仲淹,隋铜川龙门人,祖籍太原祁邑,先辈于此魏迁居河汾。父王隆(字伯高),隋开皇初国子博士,出任昌乐令,后调迁猗氏、铜川(铜鞮),任满退居乡间,不再主官。
开皇四年(584),王隆为铜川令时,通出生于铜川任所,隆为其卜卦,卜师日:“此子必能通天下之志”,遂起名通。王通三岁知书,幼小好学,曾六年夜读不解衣,拜读于各派名流,精研典著,19岁便立济苍生之志,西游长安,给皇帝上治国安邦的《太平十二策》,未被采纳,作《东征之歌》而归,潜心读诗书,正礼乐,修之经,赞易道,历经9年努力,《六经》著就。同时,在铜鞮紫金山设帐授徒,把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传给弟子,慕名而来求学论政的多达千人,其中学有成就者有贾琼(中山人)、魏征(曲城人)、房玄龄(齐州人)、李靖(三原人)、李绩(懋功,曹州人)、杜如晦(杜陵人)、陈叙达(降州人)、温大雅(并州祁人)、薛收(河东人)等人,大多成为唐朝名臣。大业十年(614),炀帝召王通任蜀郡国户书佐,十一年,又召任著作郎、国子博士,都拒绝。十三年,因病英年早逝,门人谥其为“文中子”。著作《六经》早迭,由门人薛收、姚义等为其搜集整理的《中说》传于后世。
今沁县故县镇铜 鞮山(原称紫金山)存有王通当年著书讲学的文中子石室,旁有唐代修建的文中子祠遗址,祠内曾存唐太常博士皮日休撰写的《文中子碑记》(文存《沁州志》艺文)。明代以前,郡志都把五通记为郡人,俞汝为《沁州志》载王通入《隐逸》篇,以定王通为“沁之铜川人”。清代汪竹岩编志时,始遵史籍,改王通为寓沁人物。州人从唐以来祀王通为乡贤。据传,西南乡龙门山、龙门村为王通族人故里,境内尚有王姓人自称王通后裔。《六子书》中仲淹自谓:“吾家铜川六世”(见清乾隆《沁州志》俞汝为《重创先儒文中子庙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