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学生高考只考上普通大学,考研究生却能进入名校?

如题所述

我就曾经是这样的学生。

我的大学是一所双非大学,考研时考到了一所双一流大学,我所学的专业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A+类只有2所大学)。说实话,对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二本大学学生来说,能考到这样的学校读研,也算小小的逆袭了。


相信有许多二本双非大学的同学跟我的经历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许多同学考大学时考不上好的大学,却能在考研时考入名校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高考发挥失常或报志愿失误

不可否认,有的同学在面临高考这第一次人生大考时,会出现由于紧张等原因从而发挥失常的情况,毕竟从全社会来说,都把高考看得太重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承受起来确实压力很大。

还有的同学可能会由于报志愿时报的太高未被录取,从而滑落到一般的学校,而本人又不愿意复读,于是便进入了普通大学里开始了大学生活。

以上这两类同学,本身是有实力的,高考时的失误会让他们更加坚定考研时的决心,也有能力冲击好的大学,圆回高考时的梦想。

我高中时有一位女学霸,成绩稳居全班前两名,每次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按照正常的年级排名来看,她考入一所985大学完全没有问题。然而她却在高考时发挥严重失常,这是在整个高中时间都没有出现过的情况,仅位列全班12名,最后连211大学都走不了。于是她果断选择了复读,第二年正常发挥,考入985大学本硕连读。

大学时有一个同学是复读生。高考第一年想报211没被录取,普通的学校又不愿意上,于是选择了复读。第二年继续冲击这所学校,结果复读后的成绩还不如第一年,没有办法,只能接受双非二本的命运。而他的分数是我们专业里最高的,考研时坚决不去那所211了,最后去了某中流985。

二、部分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竞争力小于高考

总有人说,研究生考试的含金量比高考的含金量低。比如在清华北大就有一条鄙视链,清北的本科生是鄙视本科非清北而考研时考入清北的研究生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第一学历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高考时能考入清华北大以及其他985、211等名牌学校的同学,都是高中时期非常刻苦努力的,都是学校里的“人上人”。

也确实有些大学考研时的竞争力会小于高考,毕竟考研时的竞争相对高考要小很多,主要原因包括:

考研时大家都是瞄准某一专业进行报考,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目标对手。考研的复试存在一定的“可操作”空间,这也被认为是考研公平性不如高考的一个方面。高考时基本要考察6门课程,而考研时只需要考3~4门课程,许多同学高考不理想是由于精力分配有合理。考研的多数专业课由学校自主命题,难度不一,通常要小于高考的难度。

三、大学时加倍努力

这类同学属于“知耻后勇”型,我就是这类。

高考时没发挥好,考入了普通双非,但是自己又不甘心仅毕业于这样的学校就结束求学生源,况且从这样的学校毕业,找的工作一定不如名校毕业生。因此,如果想求得真才实学,毕业后找一份好的工作,就只能在大学期间自己努力, 在考研时更加倍努力的复习。

我是从大学入学开始就有了考研的目标,从而在大学前3年里为了这个目标一直在持续努力和奋斗。基础课如英语和数学从大一时就打好基础,当然专业课可以只针对几门重点课程发力,其余时间怎么也得享受一下大学时光,读读课外书,参与一下校园内外的社交活动什么的。

结束语

总上所述,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要只看一时的成败得失。高考后进入普通大学并不代表本人不够优秀,只是在人生的这一阶段暂时落后,然而完全可以通过持续努力迎头赶上,弯道超车,从而在下一赛段取得领先。

高考是同学们在老师和家长为你铺就的轨道上前进,对于一些聪明的孩子,只需要“低头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而考研的决定和经历,是许多人第一次认真地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不但要“低头努力”,还是一个“抬头看天”的过程,这时取得的成功,才是自己掌控的人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8
因为高中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全面,而且基础学科也比较多,很多学生存在偏科的现象,从而拉低了高考分数。但是考研却不一样,考研的时候专业课只考专业课和英语政治,只要挑对了专业,就能考出好成绩,所以考研的时候经常能考到好学校。
第2个回答  2020-12-28
高考要考6门,可能其中有学生不擅长的,而研究生考试只考三门,还有一项是专业,大家肯定选的都是自己擅长、喜欢的专业,除此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懂得了学习的意义,所以更加勤奋刻苦。
第3个回答  2020-12-28
我觉得,首先是因为在高考的时候发挥失常,或者是就是在报志愿的时候报错了,然后还有一种就是有的学校的研究生只招竞争力小于高考。
第4个回答  2021-11-15
因为高考是以省为单位竞争而考研是全国竞争,考研更公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