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者,何以故念阿弥陀佛往生净土,得见如来?

善导大师:《般若》遮不见如来者,为所一相貌及以音声皆求人我,不求往生及无上菩提故,只行邪道,不见如来。《观经》、《阿弥陀经》等应当起想念及专称名号,不求人我,唯求拟生净土,速证无上菩提,名正道,得见如来。若望法身,无相为正,色相、音声以得为邪,此对十地已上菩萨。《观经》及《阿弥陀经》观一相好及以闻名,见报身如来,此对凡夫、二乘、诸小菩萨。若望报身,观佛、称名以将为正,无相为邪。若对法身,所有即论无相。
  又复说《般若经》时,世尊先向忉利诸天为母说法,当时世尊初从天来至阎浮提,须菩提忆念世尊,入定观佛,遂在先来。于时有一天女,不知所以先见世尊,既见佛已,女即问佛言:“我最在先见佛否?”世尊言:“汝在后见。”天女曰:“云我初来到,无一人来见佛者,何故在后?”世尊语言:“有须菩提在先入定,【除去人我】,观见法身,在天女前,故在先见。女为【起人我心】,观我色身,故在后见。”世尊为对彼天女故,说颂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此颂即对外道,益当时,不忤未来世事,不同《观经》。
  又复《般若》为遮外道计四大五蕴是常,计色为我,计声为我,所以《般若经》遮彼外道不见如来。今依《观经》等说厌患门,愿离生死,速生净土,早证菩提。不观我相,遂见如来,不同《般若》。
2、《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而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怎样理解?可否理解极乐世界只是一个化城,并未真正到家?
大安法师:金刚经是从诸法的空相去建立的,扫荡一切。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从真如理体方面来遣荡一切,它要遣荡那种对音声对颜色,这种色尘上的执著,执著它是见不到如来的。
这是成佛的境界。
如果“以色见我”,比如说佛有三十二相,紫磨真金色,如果执著这个三十二相、紫磨真金色就能见如来,那么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紫磨真金色,但是他不是如来。
“以音声求我”,音声是一种声尘,声尘是生灭的,它不可能和不生灭的如来相等的。所以从色相和音声上去求如来,是心外求法,是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如来有法身如来,有报身如来,有应化身如来,这里主要是指法身如来,是见不到的。这是从真谛空性的角度来让我们对色受想形识、色声香味触法进行扫荡,然后契入到自性理体。
净土法门却要让我们念阿弥陀佛,它要建立一种阿弥陀佛的身相;它要建立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它要我们求生极乐世界这个方位。好像《金刚经》所说的有矛盾,但是表面上有矛盾,实际上是不矛盾的。
为什么不矛盾?佛法一般要从两方面去展开去讲的:一个是理,一个是事。理事双备,真俗圆融。一个是从真谛的层面说,真谛的层面说是扫荡一切,不立一尘。一个是【从俗谛的角度说,它要建立一切。】《金刚经》般若空性是从空门进入的,所以它要扫荡;净土法门它是从有门施设的,这种【有门就要建立相。】但这个相不是我们凡夫的业力之相,这是阿弥陀佛的清净愿心里面显现的相,【是从真空里面产生的妙有。】【这个妙有就等同于真空,真空妙有是一体两面。这叫“第一义谛妙境界相”。所以透过这样的一个妙有,就能够契入到法身如来,就是实相。】

所以净土法门的方便就在于“指方立相,住相证果”。指示西方极乐世界,建立阿弥陀佛的音声之相,相好之相,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之相。这些音声、弥陀的名号、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都是实相的表现。所以住在这个相上,就能证到实相之果。
这就是法门施设的不同,但是它到家是等同一味。

阿弥陀佛经是佛给外道所说的小乘法,学经之当解一切佛所说之理,无有二致,针对不同根器,而有差别,对智商弱者,不能悟者,不能自修,要让人调教者,而说小乘法,其他佛经佛多说大乘法,故根器差之痴人受持不起,不能解知一二。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于时,师子步雷音菩萨前白佛言:“善哉!善哉!世尊,唯如来说,文殊师利成佛道时国土何类?”
  佛告之曰:“汝以是语问于文殊师利?”
  即受佛教问文殊师利曰:“仁成佛时国土何类?”
  文殊师利答曰:“族姓子,若仁好乐佛道者,当问成佛国土何类?”
  又问文殊师利:“仁者,不乐佛国土乎?”
  答曰:“不也。”
  又问:“何故?”
  答曰:“其有所乐则为乐欲,其乐欲者则有恩爱,其恩爱者则有所受,若有所受则有苦患,其苦患者则无有护,是故吾身不成正觉。所以者何?无所得故,若不得道是故无乐。又如向者仁之所言,国土何类说其本末?吾不堪任自亏其身。所以者何?若有菩萨用叹己故,便自亏灭佛及国土功勋严净面见如来无极法藏。”
  时佛告曰:“文殊师利,宜用时说成己佛土功勋严净,以何志愿如来听之。或有从仁闻说所愿,诸余菩萨缘是发意具足斯业。”

意愿菩萨曰:“其不妄想佛法圣众,不念菩萨,无国土想,无地狱念,不断章句,不倚有常,是曰一业敷演经法。”

佛言:“菩萨有一法行,疾成正真为最正觉,【从心辄成严净佛国】。何谓为一?心常哀愍济度众生,兴发至真仁和道心。何谓至真仁和道心?曰以发道心不行诸法。何所不行?曰不行三垢家业诸利,志存出家不猗众养,从心本愿常崇斯法。何谓出家所崇法行?曰修正真行奉一切法。何谓正真一切之法?曰分别晓了阴种诸入。何谓阴种何所晓了?曰有为、无为法皆是五阴,解阴如幻所著,名为知阴本空,是谓晓了幻法本寂,从对而有,剖判本末不见,有二不见,无念亦无望想。此乃专修奉行出家,成菩萨行不舍众生。所以者何?能自调已畅达诸法,尔乃习辩为诸法众生,不得众生亦无诸法。”

佛藏经:
念佛品第二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于此法中云何为恶知识。云何为善知识。佛告舍利弗。若有比丘教余比丘。比丘。汝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比丘。汝当观身取是身相。所谓不净。当观一切诸有为法皆悉无常。观一切法空无有我。

比丘。汝当取所缘相系心缘中。专念空相。当乐善法。当取不善法相。取不善法相已。为令断故观念修习。谓为断贪欲观不净相。为断嗔恚观慈心相。为断愚痴观因缘法。常念净戒深取空相。勤行精进为得四禅。专心求道观不善法皆是衰恼。观于善法最是安隐。一心修道分别谛观。善不善法谛取相已。唯观涅槃安隐寂灭。唯爱涅槃毕竟清净。如是教者名为邪教。谓是正教而是邪教。舍利弗。如是教者名恶知识。是人名为诽谤于我助于外道。亦为他人说邪道法。舍利弗。如是恶人我乃不听受一饮水以自供养。我说教者不说受者。舍利弗。于我法中多有如是增上慢教。

舍利弗。若受教者受戒五岁。不能悉舍如是所教。于是教中勤心精进。自有得无所有。比丘不往咨问。我说此人虽有五岁犹名邪见。杂外道法顺行魔教。舍利弗。若有比丘受是教已。闻空无所得法即自觉知。我先受者皆是邪见。于空无所得法无疑无悔。深入通达不依一切我见人见。舍利弗。我说此人名为得清净梵行。舍利弗。若有比丘。成就如是无所得忍。虽现未得无余涅槃。我记是人。弥勒佛时当在初会。时弥勒佛欢喜三唱。是人能于释迦牟尼佛法中。成就无所得忍。舍利弗。若在家出家成就此忍。我记是人必得涅槃。

舍利弗。【若有人受如是教已。闻空无所得法即时惊畏。是人可愍。无有救者无有依者。直趣地狱。】何以故。舍利弗。于佛教中惊疑畏者。是人则为具足恶道。所以者何。我常自说。有所得者是恶道分。何以故。舍利弗。佛所得法无有差别。是与非是若可差别是有所得。舍利弗。人宁成就五逆重恶。不成就我见众生见人见寿见命见阴入界见。贪著持戒著持戒见。贪著三昧著三昧见。依于佛想得于法想。于僧断事成就身见。何以故。于佛法中成就身见不在僧数。

舍利弗。佛弟子众心无分别。舍利弗。佛弟子众无不善者。无破戒者。无破见者。无破威仪者。舍利弗。何等为恶不善。于佛众中不在僧数名恶不善。谓心心数法与诸缘合。无真实事但作分别。以分别故计有所得。是人乃至所有言说心心相续。乃至善不善法。于圣法中名恶不善。何以故。舍利弗。所有乐处中必有苦。如来法者灭是苦乐。舍利弗。如来所得。是中无欲亦无非欲。无乐无苦无思无想无修。乃至亦无空想。何以故。舍利弗。若计空想即是我想众生想者。是常想者。是断想者。何以故。舍利弗。随所有想则生诸想。是皆堕邪。舍利弗。空名无念是名为空。空念亦空是名为空。舍利弗。空中无善无恶。乃至亦无空想。是故名空。舍利弗。诸有为法可知可解。空非可知亦非可解。非可思量。是故名空。舍利弗。空非念得。何以故。空无想故。是故名空。舍利弗。何故说行空行。不念一切诸想。乃至空想亦复不念。是名空行。

舍利弗。想名乃至心有所念。即名为想。无所念者乃名无想。离诸想故名为无想。随所取想皆是邪见。何以故。舍利弗。于圣法中计得寂灭皆堕邪见。何况言说何况说者。如是空法以何可说。舍利弗。诸佛何故说诸语言皆名为邪。不能通达一切法者。是则皆为言说所覆。是故如来知诸语言皆为是邪。乃至少有言语不得其实。舍利弗。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何以故。如来于法不得体性亦不得念。舍利弗。如来何故说有念处。舍利弗。经说若人得四念处。是人能得诸法体性。能得自身得我得人。无有是处。示法别相空故说四念处。四念处性无性无处。无念无说无有贪著。念性尚无何况念处。是故如来说名念处。舍利弗。诸法若有决定体性。如析毛发百分一者。是则诸佛不出于世。亦终不说诸法性空。

舍利弗。诸法实空无性一相。所谓无相。如来悉见。如来以是说有念处。舍利弗。念处名为无处无非处。无念无念业。无想无分别。无意无意业。无思无思业。无法无法相。皆无合散。是故贤圣名为无分别者。是名念处。如来以是说有念处。随顺无所有故。名为念处。随顺念佛名为念处。舍利弗。云何名为念佛。见无所有名为念佛舍利弗。诸佛无量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以是义故。见无所有名为念佛。实名无分别。诸佛无分别。以是故言。念无分别即是念佛。

复次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复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舍利弗。是念佛法断语言道过出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诸念皆寂灭相。随顺是法。此则名为修习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贪味为识。无形无色无缘无性。是名念佛。是故当知。无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

第一义中无善知识无恶知识。舍利弗。若人成就如是相者。世间希有。得不颠倒真实见故。是为正见。复次舍利弗。正见者。名为正作正行正道正解。无有颠倒如实而见。是故如来说名正见。舍利弗。若有众生无有颠倒如实观者。则有正见。若生我想人想众生想者。当知是人皆是邪行。舍利弗。佛及弟子。不说有我。不说有人。不说众生。不说寿命。不说断常。是故佛及弟子。名为正见。何以故。正观不颠倒故。

舍利弗。一切凡夫于此事中无能入者。何以故。一切凡夫都无正见。但有随顺正见得柔顺忍。不能如实。舍利弗。是名正见邪见差别。如实见故名为正见。见世乐因增长财利是世间正见。是皆欺诳不免生死。舍利弗。佛说世间正见。是说懈怠下劣者法。贤圣不作是念。此是正见此是邪见。所以者何。一切诸见皆从虚妄缘起。舍利弗。若作是念此是正见。是人即是邪见。舍利弗。于圣法中拔断一切诸见根本。悉断一切诸语言道。如虚空中手无触阂。诸沙门法皆应如是。

佛告舍利弗。我念过世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值三十亿佛。皆号释迦牟尼。我时皆作转轮圣王尽形供养。及诸弟子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是诸佛不记我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何以故。以我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得值八千佛。皆号定光。我时皆作转轮圣王尽形供养。及诸弟子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是诸佛皆不记我。汝于来世当得作佛。何以故。以我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值六万佛。皆号光明。我时皆作转轮圣王尽形供养。及诸弟子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是诸佛亦不记我。汝于来世当得作佛。何以故。以我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值三亿佛。皆号弗沙。我时皆作转轮圣王四事供养。皆不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得值万八千佛。皆号山王。劫名上八。我皆于此万八千佛所剃发著法衣。修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不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得值五百佛。皆号华上。我时皆作转轮圣王。悉以一切供养诸佛及诸弟子。皆不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得值五百佛。皆号威德。我悉供养皆不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得值二千佛。皆号憍陈如。我时皆作转轮圣王。悉以一切供具供养诸佛。皆不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值九千佛。皆号迦叶。我以四事供养诸佛及弟子众。皆不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去于万劫中无有佛出。尔时初五百劫。有九万辟支佛。我尽形寿。悉皆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尊重赞叹。次五百劫。复以四事供养八万四千亿诸辟支佛。尊重赞叹。舍利弗。过是千劫已无复辟支佛。我时阎浮提死。生梵世中作大梵王。如是展转五百劫中。常生梵世作大梵王。不生阎浮提。过是五百劫已。下生阎浮提。治化阎浮提。命终生四天王天。于中命终生忉利天。作释提桓因。如是展转满五百劫。生阎浮提满五百劫。生于梵世作大梵王。舍利弗。我于九千劫中。但一生阎浮提。九千劫中但生天上。劫尽烧时生光音天。世界成已还生梵世。九千劫中都不生人中。舍利弗。是九千劫无有诸佛辟支佛。多诸众生堕在恶道。舍利弗。是万劫过已。有佛出世。号曰普守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我于尔时梵世命终。生阎浮提作转轮圣王。号曰共天。人寿九万岁。我尽形寿以一切乐具。供养彼佛及九十亿比丘。于九万岁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普守佛亦不说我。汝于来世当得作佛。何以故。我于尔时不能通达诸法实相。贪著计我有所得见。舍利弗。于是劫中有百佛出名号各异。我时皆作转轮圣王。尽形供养及诸弟子。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是诸佛亦不记我。汝于来世当得作佛。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第七百阿僧祇劫中。得值千佛。皆号阎浮檀。我尽形寿四事供养。亦无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亦于第七百阿僧祇劫中。得值六百二十万诸佛。皆号见一切义。我时皆作转轮圣王。以一切乐具尽形供养及诸弟子。亦不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亦于第七百阿僧祇劫中。得值八十四佛。皆号帝相。我时皆作转轮圣王。以一切乐具尽形供养及诸弟子。亦不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亦于第七百阿僧祇劫中。得值六十五佛。皆号日明。我时皆作转轮圣王。以一切乐具尽形供养及诸弟子。亦不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亦于第七百阿僧祇劫中。得值六十二佛。皆号善寂。我时皆作转轮圣王。以一切乐具尽形供养。亦不记我。以有所得故。如是展转乃至见定光佛乃得无生忍。即记我言。汝于来世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我于尔时当成佛道。舍利弗。汝且观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甚难修习。舍利弗。我修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央数世受诸苦恼。我若说者汝闻愁闷。我诸所受勤苦忧恼。皆为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汝观萨和檀菩萨。求善法菩萨。常悲菩萨。不放逸菩萨。常精进菩萨。【供养若干诸佛受诸苦恼。犹尚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况是诸痴人。乃无一念为求涅槃?】舍利弗。如是行者犹尚甚难。况不行者。是故舍利弗。我今明了告汝。以下法者不得上法。用上法者乃得上法。何等下法。谓身恶业口恶业意恶业。下法名为不能勤心修习善法。下法名为懈怠懒堕破所受戒。舍利弗。是名下中下者。【又下中下者。于我法中出家。生有所得见我见人见众生见。】追问

你说小乘就是小乘吗?

天天无相,却分别心严重,不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吗?请初学者看金刚经。

追答

没有大小乘吗?那劣马不用鞭就会自己跑了?此即是佛说的增上慢!口口声声说无分别,又分别是净土或不净土?或生或是死?或见佛或不见佛?你即知金刚经,岂不知诸佛无相,不可色见?去于净土,当见何色?当取何身?当得何法?当成何佛?说时容易做时难,我说无相,我亦不执无相,一切相本然自空,不无而无。

文殊师利受印记:
佛言。善男子。莫作是说。何以故。东北方有世界。名妙庄严忍。彼现有佛号大自在王。其土众生皆悉具足一向安乐。譬如比丘入于灭定,彼之安乐亦复如是,若有众生于彼佛土,亿百千岁修诸梵行。不如于此娑婆世界!一弹指顷于诸众生起慈悲心 ! 所获功德尚多于彼!何况能于一日一夜住清净心?

佛言。如是文殊师利。如来知见于三世中无有限碍。
尔时众中有诸菩萨。作如是念。文殊师利所得佛刹功德庄严。与阿弥陀佛刹。为等不耶?
尔时世尊。知彼菩萨心之所念。即告师子勇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析一毛为百分,以一分毛于大海中取一滴水,此【一滴水】喻【阿弥陀佛】刹庄严,彼【大海水】喻【普见如来佛】刹庄严。复过于此 ! 何以故。普见如来佛刹庄严不思议故!
(意思就是:阿弥陀佛是小乘声闻学地,普见如来佛是大乘境界,何以故?不向心外而能求心法故,心净即佛土净,拉屎不出,莫赖地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08
此如来非彼如来也。
前者如来指的是自性。意思既自性不能以色见。不能以音求。莫错解经义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2-08
嗯,佛法智慧深远,是不会矛盾的,这个问题就是要分清二谛即世俗谛和胜义谛
第3个回答  2013-02-08
花开见佛悟无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