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讲课的收获

作文评讲课的收获

听通州小学朱晓丽老师的课,就像是聆听一首悠扬的乐曲,是那么的入耳流畅;又像是倾听一首隽永的诗歌,是那么的清新哲理。都说朱老师的“真语文”课堂教学引人思索,让人受益,听了她的这堂题为《夜晚》作文评讲课,果然受益匪浅。
简单地说,我有以下三点收获。
一、作文评讲课应尽量多的给孩子以鼓励。
这节作文评讲课一开始有个关于影子片段的评讲,朱老师让小作者自己朗读自己写作的片段。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读着电子白板上自己写出来的文字,对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大的褒奖啊!
在后面的作文评讲中,凡是出现的优秀评讲段落,朱老师都在文末用一个小括号,括号里打印着该段文字的作者。人们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片段后标出作者的名字——这看似不值一提的小细节,彰显出朱老师教育的大智慧。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评价的功能应该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合理发展。鼓励性评价既有利于增强学生作文的兴趣与信心,又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作文观。小学生,特别是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受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成长阅历的限制,作文时常常会前后矛盾、词不达意。这时,教师鼓励性的评价,往往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二、作文评讲课要留给孩子静默的时间。
作为一堂公开课,朱老师是大胆的,也是务实的。在这堂评讲课中,朱老师至少留出了两大段的时间给孩子们静默。在这两段静默时间里,孩子们得以思考缺失,得以比较优劣,得以修改自己的习作。
你若是要问我们:作文评讲课是需要轰轰烈烈的氛围,还是需要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课堂上让孩子对照要求,静静地修改自己的习作,这看似会让课堂冷场,少了一份“热闹”。但是在这静静的时间段里,却可以激起孩子内在的激情,让他们思维的火花碰撞,让他们情感的天平平衡,让他们倾诉的小径铺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懂得不等于已知,理解不等于知识。为了获取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让孩子思考?一是要掌握好孩子思考的进度。学生们思考或修改好了,往往会抬起头,当大多数孩子抬起头的时候,就可以结束学生习作的自改了。二是要善于做一个观察者。一旦有学生举手示意,教师可以快速接近该生,相机答疑解惑。
三、作文评讲课的评讲重点的拿捏要精准。
针对孩子们的习作,评讲课要有精准的评讲重点。这节评讲课,朱老师设计了三个评讲重点,即“不求同”、“求真”、“围绕中心”。围绕着这三项重点,朱老师层层剥笋,跟孩子们一一道来。
在交流“求不同”时,师生们探讨出了调皮的影子、可怕的影子、引人思考的影子、变化多端的影子……在交流“求真”时,学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月亮高挂空中,是不可能像一艘飞船在天上飞来飞去的”;说“人的影子一会变得长长的,像个巨人,一会变得小小的,像个小蚂蚁”,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在交流“围绕中心”时,朱老师明白无误地告诉孩子们,中心句可以放在文章的结尾,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朱老师的三项评讲重点可以说是少而精,简而明。她上课之前对教学目标预设的用心和精准,值得我们学习。诚如朱老师在课末告诉学生的那样,写作要“适时、应景”,朱老师这堂作文评讲课的训练也是“适量、应景”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03
一阵北风吹过,冬天悄悄地跟来了。
似乎秋天还没完,冬天就迫不及待地跑来了。起先只是气温下降,没留神,已经穿上了厚厚的毛衣和夹克。我这才意识到:冬天到了。
冬天的家乡,一切都已沉睡,偶见有梅花,也只是星星点点。家乡的冬天,没有那粤闽之地如春般的温暖,也没有齐鲁大地如济南那般温晴的天气。但是,家乡的冬天,冬天的家乡,是粉装玉砌的,是喜气洋洋的。
家乡的冬天,虽无绿色的生机,却有白雪的陪衬。看吧,那洁白的雪,是云朵的儿子,是天空的使者,来到人间,纷纷扬扬,随着风儿追逐打闹,落在人家的房顶上,成了玉砌的瓦;落到枯枝的树上,成了白色的花;落到黄土地上,成了厚厚的毯。家乡的雪,如调皮的娃娃,时早时晚。有时立冬没多久便迎来了第一场雪;有时候,迟迟未见踪影,等到春姑娘来时他才抢着来到这世界。不过,他是十分喜爱这世间的,因为不论早晚,几乎是年年都有一场雪。家乡的雪是十分可爱的,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嘛!他为麦苗们盖上厚厚的棉被,既保证土地的水分不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2-03
星期六,妈妈让我整理房间,拉开抽屉,看到了希腊神话 这本书,就随手拿出来翻了翻,一张照片掉了出来,我捡起一看,那时我很小的时候,与小宇哥哥穿着溜冰鞋一起溜冰的情景。是一天上午,我和小宇哥手拉手在小区长廊前,拍得一张照片,我们笑得很灿烂,很开心! 看着照片,我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