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比自己叔叔多5倍兵力,为何还丢掉皇位?

如题所述

其实朱允炆挺可惜的,开局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他有无数次干掉朱棣的机会,但都被他错过了!


一句“毋使朕有杀叔父名”,让朝廷将士投鼠忌器,不敢对朱棣赶尽杀绝!

第一点原因,朱允炆太过优柔。

这场战斗虽然说朱棣早就有了打算,不过他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举兵叛乱。而中央在这时开始了浩大的削藩政策,这无疑是催促燕王动手。

在整个削藩过程中,君主都表现的非常优柔,明明就是触犯了封王们的根本利益,双方直接是水火不容的地步,但是朱允炆竟然还想着以“仁义”来削藩,这件事情他还是有点“想多了”。

所以削藩一事不但没有起到效果,反而给了各大封王准备的时间,朱允炆派出的大臣成功将自己叔叔的兵权夺了过来,但是朱棣以装疯的办法“猛击”自己的仁义侄儿,结果朱允炆错失了杀掉他的大好机会,两次的优柔都给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第二点原因,能“撑场面”的武将不多。

朱允炆之前是朱元璋,而在太祖时期,对武将文臣的大“清洗”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当年的一众名将死的死退的退,都已经跟中央再无瓜葛。

而顶替这些将领的人都是一些没有实际战场经验的“新手”,朱允炆看似拥有整个国家的将领和兵力,但手头上真正可以调派信任的将领肯本没有几个。反观他叔叔那边,就算不说他手下的姚广孝等人,单单燕王自己都是当代名将,在开国以前就已经跟随父亲多年征战,而后又跟北方强敌多次交手。

在这个过程之中,朱棣以及他的部下已经组成了一支极具战斗力的部队。朱允炆这边的军队情况是“多而糟”,而朱棣这边是“少而精”,胜败优劣也就一目了然了。

第三点原因,朱棣阵营的不断壮大。

如果单单靠朱棣一个人,这场战争还是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就算是最后成功破了京城,但是自己这边的剩余势力也不足以稳定局势。所以在整个出兵过程中,朱棣就不断的在路途中“吸收”别人的兵力。

虽然说他的出兵名义是“清君侧”,但是背地里却联合其他诸侯,毕竟双方都面临共同的利益问题-削藩,这或许是“诸侯圈”里最敏感的话题了。

当时的中央志在削藩,不想让步的诸侯迟早都会举兵反抗,而朱棣带头以后,一些有想法的人就随机归附了,不归附的也会被朱棣用一些手段“拿下”。

比如说当时宁王在中央和叛军之间徘徊,而他拥有的精英铁骑正是朱棣需要的兵种,二人约定见面以后,他让手下快速的把宁王抓了起来,并且许诺给他丰厚的“报酬”,如果同意跟燕王一起反叛,不但人身安全会有保障,还能在日后分点利益。反之只有被杀的命运,无奈的宁王只能和他合兵反叛。

朱棣以这种“模式”来到京城以后,自己的实力已经远高于从前了。

综上所述,无论是二人的主观因素还是外界的乐观因素,朱允炆在朱棣手里都不是“个”,他的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2
主要是朱允炆不会用兵,也不会用人,而朱棣常年在北平和北元作战,军事战略水平高。
第2个回答  2021-01-02
因为他心太软,每次可以将叔叔灭掉的时候他都忍不下心,所以最后让叔叔反败为胜,而自己却丢掉了皇位。
第3个回答  2021-01-02
能力和性格,朱允炆是太平之君,根本没有军事能力,同时开国的将帅已经被朱元璋清算了。而朱棣自小跟着朱元璋起兵加上后期燕京对阵外族军事实力有目共睹。性格,朱允炆太过优柔寡断,明确告诉三军上阵对敌不允许伤害朱棣,那指挥官的仗还怎么打?同时朱允炆信任文官削藩手段太过激进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