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青岛中考语文

如题所述

2012年山东省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2分】
(一)汉字书写及注音【本题满分4分】
1.依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在括号内给相应的汉字注音。(4分)
kè jìn zhí shǒu ( ) ( )
迥 乎 不 同
(二)诗文默写。【本题满分10分】
2.必做题:请将下面两首诗歌补写完整。(4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逢入京使 岑参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 , 。
3.选做题:请任意选取6小道题作答,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所答的前6道小
题。(6分)
①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②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诗中直接描写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
是 , 。
③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诗人高望远,自觉天地万物都可尽收眼底,抒发豪情壮志的诗
句是 , 。
④ ,一夜乡心五处同。(《望月有感》白居易)
⑤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李清照)
⑥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范仲淹)
⑦ ,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
⑧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
(三)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8分】
4.下面划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改正。(2分)
最近凤凰网调查的数据显示,中国人每人每年平均最多阅读一到两本书,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人均年阅读量,这一消息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特别是广大读者也非常重视。
改后的句子:
5.根据理解,回答问题。(6分)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
这段文字节选自名著 ,文段中“他哆嗦了两下。”一句中的“哆嗦了两下”属于 短语,其中“两下”的词性是 。从修辞的角度看,文中划线句子属于 。节选文段表达的意思是 。
二、阅读【本题满分48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7分】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穅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枬、豫章,宋元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6.下列选项与“子墨子九距之”中的“之”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出师表》)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②虽杀臣,不能绝也(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来源:学+科+网]
①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译文:
②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译文: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8分】
桓公自莒①(jǔ)反于齐,使鲍叔为宰②,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③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⑾,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④于四方,弗若也;执桴(fú)⑤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 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⑥,是以滨⑦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⑧也;君若宥⑨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 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比至,三衅⑩、三浴之,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
注释:①莒(jǔ):春秋时诸侯国国名,今山东莒县。②鲍叔:名叔牙,齐国大夫。他和管仲是同乡好友,鲍叔牙跟随齐桓公,管仲效命于公子纠。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齐国王位,管仲曾经设计杀害齐桓公。公子纠失败后,管 仲逃到鲁国。宰,官名,相当于宰相。  ④法:示范。⑤桴(fú)鼓槌,用来击鼓的工具。 ⑥钩,带钩,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豆类的挂钩。⑦滨,能“濒”,临近,濒临。 ⑧动:行动,这里是效力的意思。 ⑨宥(yòu):宽宥,饶恕。   ⑩衅:通“熏”,熏香,表示敬重。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君加惠于臣( )②夫为其君动也(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
译文:
②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
译文:
11.通读全文,根据自己的认识,说说鲍叔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5分】
(1)2012年2月15日22点44分,广东省某校一名住读生夜里辗转反侧睡不着,遂起床,开窗户向外眺望,他看到天边布满星条状的云,样子很恐怖。于是打开电脑,在微博上敲下了10个字:“今晚的天空,好像地震天。”4个小时后,也就是16日2点34分,大自然对他的发现作出了,回应:广东省河源市区西北方向约25公里、新丰江水库西北边缘发生地震,周边很多地区都有震感。
(2)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发生在汶川的那场特大地震。就在2008年5月10日,有人在山东省临沂市上空,看到了天空中的异象:一团团、一簇簇鱼鳞般大朵大朵的怪云挤满了天空。目击者估计,怪云面积足有1400多公里。
(3)这种奇异现象17世纪的古籍也有记载:“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
(4)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夜,昌黎县几个看瓜地的人被巨光吓到。阴沉的夜空就像忽然有人打开了它的开关,巨大的亮光照亮了一切,连西瓜叶、瓜蔓都看得清清楚楚。光亮瞬间消失,夜空复又变暗,如墨染一般。同天傍晚,日本的真锅大觉教授发现天空有异常长条云,后来证实,那就是唐山地震的前兆云。
(5)日本是地震大国,这方面的记载也比比皆是。1948年6月27日,日本奈良市上空出现了一条异常带状云。第三天,日本福井就发生了7,3级大地震。
(6)这些地震前出现的怪云,我们称之为地震云。历次地震中,它们都以不同的面孔,在不同的地区或早或晚地出现,向人类传递着来自大自然的信息预警。
(7)地震云和普通云有很大的区别。地震云看起来很怪异,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外形上:一是横条状出现,一条一条在空中有序排列,且每一条的颜色都深浅分明,就像我们经常在天空中看到的飞机尾烟。如果天空中有这样的云,预示着两周后会有地震;二是多条,成平行或者放射状出现,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排骨云,平行状云表示地震会出现在本地,放射状云预示着2~6天后有地震;第三种地震云看起来就像垂直的龙卷风挂在空中,有时又像无风时垂直上升的烟柱,这样的云叫做卷震云,预示着地震将发生在3天后;第四种是鱼鳞或团状地震云,云团在数小时内形成松散鱼鳞状,有时和“条状地震云”同时出现,颜色深浅分明,这表示2~6天以后会发生地震。
(8)这些模样怪诞的地震云,其长度和颜色也隐藏着诸多密码:比如地震云长度越长预示着离发生地震的时间越近;地震云颜色越深,表示对应的地震深度就越深;地震云持续的时间长,预示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如果地震云又粗又厚并且呈现出灰色,那么地震的破坏力将会很大。
(9)研究者发现,不管哪种地震云,它们出现时都与周边云彩格格不入,有明显界限。地震云还很高傲,喜欢朦胧,一般都是在早晨和傍晚时分出现在6000米高空,比气象云高出许多;地震云变幻无常,通常有白色、灰色、橙色和橘红色之分,有时它自身会发出强烈的光芒;地震云不怕风,无论风刮得多么猖狂,它们始终不会变形。
(10)关于地震云的成因有两种说法,一是热量学说。地震前,地震带周围聚集了大量地热,或者地震带周围的岩石受强烈地应力作用,激烈摩擦后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逸出后,温度骤然增高,产生的气流飘到高空,就形成了地震云;二是电磁说。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地磁场跟着变化。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也跟着产生变化。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这时水汽和尘埃就会有序排列,形成地震云。
(11)虽然现在人类还无法准确预测地震,我们对地震云的研究也还不成熟,但地震云提醒我们:只要做好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地震云必将会为地震预报提供翔实依据和有力参考。因为,云从来不说谎!
12.本文围绕说明对象,首先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着重介绍了
。其次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主要说明了地震云的特征及地震云预测地震的情况,最后则说明了 。(3分)
13.举例子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一例,摘录在下面横线上,并说说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3分)
摘录:
作用:
14.阅读第(7)段文字,根据地震云外围的四个分类,将地震云的特征与地震云预测地震的情况自制一个表格,将筛选的信息填写在表格内。(4分)

15.阅读第(9)段文字,从中提取地震云与普通云相比较所呈现的不同信息。(2分)
答:
16.文章的结尾总结性地收束全文,写道:“云不会说谎”,你认为“云不会说谎”在文中具有怎样的含义和表达效果?(3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8分】[来源:学科网]
尊严的重量
(1)这是1944年的8月,德国人占领下的一座法国城市,一名叫霍夫曼的德国少校正在一家咖啡馆里悠闲地享受着。脑后忽然被顶上一件冰凉的东西,随即有人大声命令道:“你被俘了,霍夫曼少校,举起你的手来!”
(2)霍夫曼大吃一惊,只得举起双手,一任挎在腰间的手枪被抽走,等转头一看顿时又气又羞,原来刚才顶着自个的并不是枪,仅仅是一柄铲子,而俘虏他的人竟是贝尔蒂——他的房东。
(3)帝国军队占领巴黎后,霍夫曼就住在贝尔蒂家,作为一名纯种的日耳曼人,他打心眼里瞧不起贝尔蒂一家,可他并不像别的德国军人那样飞扬跋扈胡作非为,不,那不是一名受过良好教育的德国军人的做派。所以他对贝尔蒂一家还算客气。不过那更是一种骨子里的轻蔑。
(4)望着霍夫曼疑惑不解的样子,贝尔蒂挺直胸膛得意地说:“我们起义了,全城都解放了,现在我要把你押送到战俘营里,听我的命令,走!”
(5)于是霍夫曼不得不在前面走,贝尔蒂举着缴获来的手枪在后面押着。等走到大街上一看,只见人来人往的,全是喜气洋洋的法国人,不时有举着双手垂头丧气的德国军人被押送着走过,原来全城真的改天换地了。
(6)这时迎面走来贝尔蒂的邻居迈尔。只见迈尔双眼赤红,冲上前对着霍夫曼就是一口痰,骂道:“德国佬,魔鬼,你也会有今天!”
(7)霍夫曼却不动声色,先是掏出雪白的手帕仔细擦去脸上的痰迹,然后傲慢地说:“先生,你太没有风度了,作为一名有尊严的帝国军人,虽然我们暂时失败了,可我仍然鄙视你!”
(8)迈尔听了暴跳如雷,挥舞着拳头要上前殴打,更有几个围观的人大叫起来:“扒了他的衣裳,用石块砸死这个德国佬!”
(9)贝尔蒂死命拉住迈尔,又对众人说:“大伙的心情我能理解,可现在他是一个俘虏,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还是让法律来审判他吧!”
(10)霍夫曼听了。对贝尔蒂微微弯腰,说:“谢谢!”
(11)贝尔蒂严词呵斥道:“收起你的那一套吧!一个双手沾满无辜者鲜血的刽子手,有何风度、尊严可言?”
(12)霍夫曼被关进了战俘营里。贝尔蒂同大伙正高兴,谁知刚过去几个小时,这座城市就又被疾驰增援的德国军人重新占领了,然后大伙像猪羊一样全被赶到广场上。
(13)霍夫曼和其他俘虏自然得到了解救,他们趾高气扬地走到大伙面前,挨个指认几个小时前俘虏他们的人。只要他们一指认出谁,那人就会被两个全副武装的德国军人粗暴地强拉出来,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随着尖利的枪响,那人就会脑袋开花倒在血泊中。
(14)一会儿轮到霍夫曼指认了,他高昂着头颅,皮靴甩得老高地在大伙面前走过,一双狼似的眼睛从一张张惊惶失措的脸上扫过。没有人能忍受了他的目光,不得不低下头,只有一双眼睛避也不避,那人正是贝尔蒂。
(15)霍夫曼慢慢走到贝尔蒂面前,现场气氛顿时像冰窖一样,他这是要置贝尔蒂于死地吗?
(16)只见霍夫曼盯着贝尔蒂,轻声说:“你曾维护了我的尊严,现在,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说着径直走过贝尔蒂的面前。
(17)贝尔蒂得救了,这时突然听到霍夫曼大声叫了起来:“俘虏我的人就是他,给我毙了他!”
(18)随着一声惊恐的叫声,早有两个如狼似虎的德国军人冲过去,一把揪出一个人来。贝尔蒂惊讶极了,俘虏霍夫曼的明明是自己,他为什么要说假话?再一看。明白了,霍夫曼指认的人正是迈尔。他这是在报复迈尔对他的污辱。
(19)德国人的手指不由分说地搭上了扳机,迈尔早就吓瘫了,面无人色浑身颤抖,连裤子都湿了一大片。霍夫曼的脸上顿时现出鄙夷的神色来,说:“猪猡一样的胆小鬼……”
(20)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大叫起来:“霍夫曼,你认错人了。俘虏你的人不是他,而是我!”
(21)霍夫曼一下子语无伦次起来:“贝尔蒂先生,你、你这是怎么了?你头昏了吗?”
(22)贝尔蒂从队列中笔直地走出来,一脸平静地说:“霍夫曼先生,你真让我失望,你怎么可以泄私愤呢?你所谓的风度呢?”
(23)霍夫曼大脑里一片糨糊,摇着头呻吟着说:“贝尔蒂先生,你这是开玩笑吧?明明是这个可恶的人俘虏我的嘛……”
(24)贝尔蒂口齿分外清晰、分外响亮地说:“霍夫曼先生,请以你一向引以为豪的尊严起誓,俘虏你的人到底是谁?”
(25)霍夫曼一下子脸如死灰,无力地问道:“为什么?你这是为什么?”
(26)贝尔蒂微笑着说:“因为在我们心目中,尊严和风度的重量绝不比你们轻,甚至比生命还要重!”
(27)枪响了,贝尔蒂倒了下去。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把腰弯了下去。
17.作为叙事类的文章,一般要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请通读全文,试概括本文记叙的“六要素”。(5分)
时间:1944年8月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18.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将文章第(20)段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要求语言简明连贯,情节自然顺畅。(2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19.文章第(23)段文字写道“霍夫曼大脑里一片糨糊”。请认真揣摩品味这句话,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霍夫曼为什么会大脑里一片糨糊?(3分)
答:
20.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贝尔蒂和霍夫曼,对于维护“尊严”各有其不同的表现。请对这两个人物的“尊严”进行比较,并做出自己的评价。(4分)
答:
21.文章第(10)段文字写道:“霍夫曼听了。对贝尔蒂微微弯腰,说:‘谢谢!’”结尾又写道:“枪响了,贝尔蒂倒了下去。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把腰弯了下去。”霍夫曼的两次“弯腰”各有不同的含义。试作简要分析。(4分)[来源:学§科§网]
答:
[来源:学&科&网]
三、写作【本题满分50分】
22.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 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我终于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
要求:
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②文中最好灵活运用相应的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以表达自己真切的体验与感受。[来源:学科网]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2)自命题作文
魅力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气质;魅力在于外表,更在于内涵;魅力可以表现人的一言一行,也可以表现在人的一颦一笑……
我们身边总不乏有魅力的人,让我们欣赏他,信赖他,亲近他……
请以“魅力”为内容,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03
你要试题还是答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