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公文写作考什么?

如题所述

事业单位考试写作考公文写作,包括法定公文写作和非法定公文写作,这个跟公务员考试申论是不一样的。
一、法定公文
1.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2.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3.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4.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5.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6.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7.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二、非法定公文:讲话稿、发言稿;倡议书、宣传稿、 调查问卷、活动方案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综合类笔试考什么:
①行测事业单位行测的考查方式有三种形式,一种形式是与国考、省考一样,一张试卷只考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种形式是,一张试卷中分为公基和行测两部分,一般各站一半的分值;还有一种形式是,一张试卷中包括公基、行测、写作三部分。
②申论、写作及其他主观题目前事业单位主观题考试,以申论、写作、案例分析(也称材料处理、材料分析、综合分析等等)、公文书写和改错等类型多见。考查内容上,侧重考查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语言表达、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
③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相对于公务员考试而言更简单,其中的公共基础知识部分就相当于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识部分,但难度明显降低了。从考试范围上来讲,一般涉及政治、经济、管理、公文、事业单位概况、道德、科技人文等知识。从考查方式上来看,绝大多数题目为识记性考题,考试题型上以客观题居多,所以考生如果提前复习,很容易得高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3

分析材料答题,题目一般都是本省相当热门的话题。

事业单位公文写作考点讲解:

公文的稿本

公文的稿本是指公文的文稿和文本。同一内容和形式的文件,在撰写印刷过程中,以及根据使用时的不同需要,又往往形成不同的文稿和文本。

公文的文稿是指公文在起草过程中形成的一次又一次的稿子,包括草稿、定稿两种。公文的文本,是指同一份文件,根据它们的不同用途,可分为正本、副本、存本、修订本;一些法规性文件又有试行本、暂行本等形式;同一内容的文件使用不同的文字就又成为不同的文字文本。

(一)草稿

草稿也称为未定稿,是指供讨论、征求意见、修改审核、审批用的原始的非正式文稿,内容未正式确定,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

草稿的外观特征是没有生效标志(签发人、印章等);文面上常有“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草案”、“初稿”、“三稿”等稿本标记。

考点讲解:

1.草稿最大的特点是“未经签发”

2.草稿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

(二)定稿

定稿也称为签发稿,是指经审阅修改,由机关单位负责人签发或经一定会议讨论通过正式生效的文稿。其内容已确定,为已履行法定生效程序的最后完成稿,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

定稿的外观特征是有法定的生效标志,有的还标有“定稿”、“最后完成稿”等稿本标记。

考点讲解:

签发是对文稿的又一次全面审核,是对公文质量与正式效用的最终确认。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不得越级签发公文;

2.必须先核后签;

3.联合行文时称为会签

4.所有公文必须签发才具备正式公文效用,只有上行文才标注签发人。

(三)正本

正本是指根据定稿按正规格式印刷的供向外发出用的正式文本。正本内容必须是对定稿的完整再现。正本的外形特征是格式正规并有印章或签署等表明真实性、权威性、有效性的标志。

考点讲解:

正本具有法定效用,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

(四)副本

副本是指再现公文正本内容及全部或部分外形特征的正本的复份或公文的复制本。

1.正本复份(与正本同时印刷)与正本在外形上基本上没有区别,这种副本只在送达对象和使用目的上与正本有所不同,正本送达主送机关,供对方直接办理,副本送抄送机关了解内容或由本机关留存备查、归档等,在效用方面均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2.公文复制本(如抄本、复制本等)由于无法完整重现公文的全部特征,不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考点讲解:

正本复份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公文复制本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五)试行本

试行本是规范性公文正本的一种特殊形式,即试验推行本,在规定的试验推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考点讲解:

推行期间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六)暂行本

暂行本也是规范性公文正本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暂时推行本,在规定的暂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考点讲解:

暂行期间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七)修订本

修订本是规范性公文正文的另外一种特殊形式,是已发布生效的公文,经实践检验重新又予以修正补充后再发布的文本。自修订本生效之日起,原文本即行废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28
公文写作一般都是公共基础知识科目最后一题,重点在于平时要掌握各种公文的格式和写作方法,什么情况下采用何种公文。主要考试形式为修改公文和公文写作
第3个回答  2019-12-03

国考事业单位点播课4(事业单位考试内容有哪些?)

第4个回答  2021-11-19
在我国,一般来说公文指的就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属于应用文。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处理公务而形成的文字材料。狭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公文。一般公文共分为:1、命令 2、决定 3、公告 4、通告 5、通知 6、通报 7、议案 8、报告 9、请示 10、批复 11、意见 12、函 13、纪要 14、决议 15、公报。公文写作,一般字体格式为仿宋体,字体大小3号,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大家可以关注在微信搜索公号:【金蝉书社】,里面都是平时积累的各类金句,摘录的公文精华,无论是学习还是写作现用,800万字文档内容任何部门公文都能找到模板,关注我,让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笔杆子。
公文写作无非就是领导讲话、经验交流、汇报、总结等,特别是领导讲话,要想写了之后让领导放光,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自己上手写,写的过程是搜集材料、熟悉背景、谋篇布局、细化内容、润色加工,交给高手修改完善。
第二,注重积累。看到好的材料、素材和框架要注意积累,电子学习资料,纸质学习资料。
第三,学习政策理论,把指导思想融汇贯通,才能写出有高度的好材料。
第四,和材料大拿一起“磨”材料,体会什么是“拈断数茎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