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名的来历

如题所述

日本一名起源于唐朝时期
日本原来并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八大岛国”等。据《汉书》、《后汉书》记载,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国名定为大和。因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阳神,所以将太阳视为本国的图腾。相传在七世纪初,日本的圣德太子在致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 “日出处太子致日落处太子”,这就是日本国名的雏形。直到七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史将其国名改为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其后沿用,成为日本的正式国名。《新唐书· 日本传》中有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 此外,在汉语中,“扶桑”、“东瀛”也是日本国名的别称。
日本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太阳之处”,即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因此日本有时也被称为日之国。
早于日本与中国接触前,日本人称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为“やまと”和“ひのもと”,意思就是太阳之本。
而在中国的三国时期,中国人使用倭去代表日本。由于“倭”字有 “矮”的意思,因此在汉字传入日本以后,日本人于日语中同音(わ)的“和”去代替。并用汉字“大和”去表写日语的やまと,并用“日本”表写ひのもと。后来日语中转用音读去读“日本”,转变成今日日语中常用的にほん(Nihon)和にっぽん(Nippon)。
“日本”一称迟至公元7世纪末才在中国出现。《旧唐书》记载日本人由于不喜欢“倭国”的名称,因此将国家的名字改作“日本”,其曰:“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日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01
日本原来并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八大岛国”等。据《汉书》《后汉书》 记载,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国名定为“大和”。因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阳神,所以将太阳视为本国的图腾。相传在七世纪初,日本的圣德太子在致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太子致日落处太子”,这就是日本国名的雏形。直到七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史将其国名改为“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其后沿用,成为日本的正式国名。《新唐书·日本传》中有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此外,在汉语中,“扶桑”“东瀛”也是日本国名的别称
采纳哦
第2个回答  2018-12-29
关于日本这个国名的由来,有许多不同的争论,有人说「日本」按照他们字面的意思就是说太阳的根本,即太阳升起的地方;还有的人说是根据唐朝人张守节撰写的《史记正义》一书中所记载,日本这个国名是当初武则天给起的,但毕竟属于稗官野史,在正史中找不到类似的记载。众说纷纭,关于它的名字由来谁都拿不出真正可靠的证据。

从《史记正义》中记载原文:「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寥寥几个字,便将整件事情记载下来,并没明确提到来龙去脉,但从中却可以猜出两层意思:第一、日本这个国家,它的原名叫倭国;第二、改名字时间可能是武则天时期;第三,古人觉得日本这个名字比倭国好听,所以有假借名人效应坐实此事的嫌疑。

《史记正义》中记载原文:「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

至于倭国的「倭」,中国古代的各类文献中的释义也都大同小异,都引申为顺从、绵延曲折的意思。东汉时期的光武帝就曾经赐给当时倭国国王一个金印,不同的是当时用的是「委」这个字的字形,再而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之后,会发现「委」、「奴」这两个字都有轻蔑看不起对方的。
第3个回答  2014-05-01
日本原来并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八大岛国”等。据《汉书》《后汉书》 记载,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国名定为“大和”。因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阳神,所以将太阳视为本国的图腾。相传在七世纪初,日本的圣德太子在致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太子致日落处太子”,这就是日本国名的雏形。直到七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史将其国名改为“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其后沿用,成为日本的正式国名。《新唐书·日本传》中有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此外,在汉语中,“扶桑”“东瀛”也是日本国名的别称。
第4个回答  2018-12-29
把心灵的阴暗彻底翻检,抛弃俗事杂念,只待最美的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