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拥有整个欧洲的资源为何还打不过苏联?

如题所述

很多原因,一个是德国并没有发挥全部的战争能力。当时在英国和苏联的工厂中已经普遍出现女工,就算美国也把军工生产放在首位。而德国不一样,德国在整个二战期间都保持着日常品的生产,而且很少使用女工。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德国没有实行总动员,没有发动100%的力量来进行战争。二战后期盟军士兵进入德国境内就很是奇怪,他们原本以为德国乡村估计因为战争原因而遭到破坏,普通人生活大不如前的现象并没有出现。大部分德国农村还保持着不错的生活。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战方式,苏联毕竟是太大了,如果能找到1991年以前的地图就能很明白的看出来即便是整个欧洲加起来估计也不及苏联的面积(这里的欧洲不包括苏联的部分)这导致德国的闪电战打起来比较费劲。闪电战就是打算在对手没有完全展开战争能力的时候给予打击并歼灭敌人,但是苏联这么大的面积就不容易快速冲到莫斯科。而且苏联和法国不一样,法国在5月9日被德国突破防线后基本上就是全线崩溃的情况,而苏联即便是在缺少火炮以及空中力量的情况下依旧会组织反击。这也就拖慢了德国进攻的速度让后续部队有机会重新组织,并可以为重工业的转移争取时间。
而且,别看德国占领着大半个欧洲,实际上他的兵员比较单一,主要是德国、奥地利、北欧地区的国家还有就是类似于罗马尼亚等地区的附庸国。附庸国的装备和战斗力自然比不上德军,而且德国和意大利是盟友关系所以他就无可奈何地承担了一部分保证巴尔干地区安定以及北非方面对英作战的任务。这让德国的军事力量变得分散。和依靠数量取胜的苏联比就处于劣势。还有,苏联惯用人海战术,虽然他的兵普遍素质不高但是数量庞大,德国士兵虽然受过良好的训练但补充慢。如果是消耗战德国肯定占不到优势。
美国的军事援助也是很重要的一条,没有美国的援助德国也不是不能拿下苏联。当时德国拿下乌克兰后苏联军队基本上就是靠着美国的粮食才存活下去的,战后苏联领导人也不得不承认“当时德国拿下了乌克兰地区,如果没有美国的斯帕姆(一种罐头,其实就是在市场中常见的午餐肉)我们就真的没有东西来养活红军了。”美国不光提供食物,军用物资也是援助的一项。武器装备涌入苏联让在战争初期损失了大量装备的苏军能重新武装起一定数量的部队。加上苏联一直在用人海战术,可以说是训练三天就让你上战场,到时候发你只枪你往上冲就行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18
苏联是高度集权的国家,在前线作战时,撤退或者试图撤退得到士兵会被指挥官直接击毙,只有往前冲所以很勇猛(完全是用无数人的生命打完的)
第2个回答  2013-02-19
占领地的工人基本上不会为你全力工作的,说不定还把坦克关键部位零件给你卸两个,能指望他们?再说德国盟友罗马尼亚的普罗耶什蒂油田产量远不足苏联巴库,后期还天天挨炸。纵有钢铁巨兽,亦无回天之力追问

德国不是占领了巴库油田吗?高加索战役的时候

追答

没占到啊?南方集团军群分两路,一路取斯大林格勒,一路取巴库高加索,都失败了

追问

不是在高加索的德军在1943年10月才被赶走吗?突破蔚蓝色防线

追答

http://baike.baidu.com/view/179882.htm在以往战斗中被削弱了的北高加索方面军企图在1943年春季突破“蔚蓝色防线”,但未成功。

追问

德军不是占领了迈科普油田吗?塔曼半岛还一直守着呢

追答

http://tieba.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29599514904&z=2171534830#29536026527l
你问的我也有些疑惑了,我对这场战役本来也不太了解,只依稀记得没占到,开了个贴问下,但是真正想了解还是要查阅相关资料啊。望楼主能把资料截给我参考下,谢谢!O(∩_∩)O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1
一,德国是两线作战,

二,苏联当时有24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含半个波兰、东欧及北欧领土),战后也有2200多万平方公里,战略纵深极其辽阔。

三,二战时,苏联就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工业潜力与战争潜力仅次于美国。

四,苏联当时得到巨量美国军援,英国同样得到大量美援,尚有大量殖民地后援。

五,战略战役严重失误。

六,后勤及对俄国气候评估严重失误,

七,虽占有大半个欧洲,但对占领国和仆从国的资源、工业、军火、人力等等的支配,不如本国自如。追问

为何?都已经被占领了 应该疯狂榨取

追答

这个是有几个等级的,
第一,同盟国如意大利等,
第二,仆从国如匈牙利 、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
第三,占领国如半个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波兰等等。

同盟是相互平等的,只是战略战争分工会有协调,
仆从国理论上也是平等的,但会全力配合行德国的战争,并共享战争利益,从工业、资源、人力、兵源等上面配合纳粹德国,而事实上仆从国的军队并未帮过德国的大忙,甚至让其分心保护,连意大利都如此。
对占领国扼取会厉害些,因为针对是战败国,但很多国家并不完全是无条件投降,更多的是投降-合作,资源和工业上会尽力配合德国。

另外,欧洲人对投降和压榨的理解,跟东方人有所不同,文明的程度和忍受的限度也不一样,如果德国在其占领国采用和日军侵华时期的疯狂压榨、三光、屠杀,估计德国占领欧洲会出现重大变故。。

追问

会有什么变故呢?有用的就拿走

追答

德国的军事占领和日本对中国的军事占领有很大区别,特别是德国对西欧的军事占领,基本上能保持一种基本的文化尊重和人格尊重,这从大量的西方影视作品可看出来,除了纳粹政策性的大规模、有组织屠杀犹太人以外,德国军人并无其他乱杀占领国平民的纪录。

欧洲,特别是西欧,是高度文明及发达的地区,各国大体还能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尊重,对占领国的资源和工业进行军事征用,是必须的,特别是被占领国的国有工业和资源,但也没达到日本式的压榨至死。

因为前面已说过,欧洲人对暴政的反抗是剧烈的,许多国家投降也是有条件的,德国也没必要对占领国进行惨酷的压榨,因为这样得不偿失,反抗剧烈了,德国不得不投入大量兵源控制被占领国,只要征服这些国家并为之所用,就OK了。

追问

不过德国还是有战时禁运品的 但德国怎么对波兰还有苏联占领区 南斯拉夫一直疯狂榨取 并且很残酷

追答

是的,东欧、苏联和斯拉夫地区在德国的统治下更严酷,因为日耳曼人视俄国人和东欧等地为劣等民族,不过也有例外,如侵入乌克兰等地时,被当地人视为其独立的解放者。。

西欧相对要好不少,因为不是其高度发达的文化、经济,就是与德国人同属日耳曼族源,

德国是有很多战时禁运品,因为资源的相对匮乏,所控制欧洲的资源也不丰饶,不只德国,二战中所有交战国都有战时禁运品,美国也不例外。。

追问

那既然有东欧 乌克兰等地的资源怎么还打不过苏联或者顶住苏联的攻势?

追答

1941年美国已经参战,即便如此,1941—1942等年仍是德国的兴盛时期,甚至看起来是不可战胜的。

但别忘了,
一,德国是两线作战,英帝国又一直是老牌海军强权,到二战仍是世界数一数二的海军力量,又有大量美国援助,所以德军无法侵入英国本土,西线战事无法脱身。

二,局部来看,德国是占有大部分欧洲版图,但要世界范畴来全局看,美国的参战,大大改变了二战力量的对比,美国的经济及工业能力大大超过其他仅次于它的几国家总和,二战美国的制造能力达世界总和的一半以上,英法(自由法国)又控有世界范围内大量殖民地体系及资源(英法的殖民地最高时几近占世界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至于苏联,当时有二亿多人口,版图占世界六分之一还多,工业与战争潜力其实已是世界第二,资源是世界第一,战略纵深更是世界第一。对苏联来说,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拼消耗、以牺牲人口数量换得胜利,还有什么好说的,别忘了,苏联是在二战中牺牲人口最多的国家,每杀一个德国人,苏联都要陪上好些人的命。。

二战真正造成德国全面失败的是1944年数百万美英法等联军诺曼底登陆,与苏军两线夹击德国。(苏联、中国等认为二战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而英美等西方国家认为二战转折点是盟军诺曼底登陆)。

一战结束后,隐隐世界就有两个超级大国的雏形出现,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说得好,二战有很大因素就是因为德意日为摆脱“中等强国危机”而发起。

二战从1939年开始,到1944年德国全面溃败,大部分时间,都是德国占优、德国是在攻势;凭心而论,对德国这样的一个中等国家来说,战绩实在不错。。

追问

我感觉德国好像一点也不缺人力啊 看看投降后战俘营里关的全是青壮年

追答

二战时期德国人口近7000万,再加上奥地利、苏台德,等德占德意志族区,大德国约为8000万人口,据说德军最盛时超过1000万,去掉老人小孩妇女未成年人等,对于德国来说,这样一个数字的动员能力已是很惊人的了。所以,很多影视作品中,战争尾期,本土防御时,出现很多未成年人和老人士兵,就不足为奇了。

就盟军来说,仅美军战争尾期时就达到了1250万的惊人兵力,苏联方面没有权威资料,不过从其牺牲2000万多的人口(大部分是军人),可想而知苏联的兵力更在远在美军之上。再加上英法等等其他盟军部队,从兵源说上,轴心国,特别是德国,是处在绝对劣势。。

乍一看,大德国有8000万人口,是有相当充沛的兵源,但要看盟军方面,苏联美国都是上亿两亿的人口,意大利约近5000万,但英法人口都超过意大利,日本当时近8000万,中国有四亿呢,还有其他盟军及殖民地部队。。从人口资源上说,德国及轴心国,处于绝对劣势。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2-18
苏联红军的复仇之火,承受巨大牺牲的毅力,绝非英法可比;
战争随着美国的加入,大局已定,而且苏联的生产机器已经完全适应了战争,德军的资源已不成优势;
二战中,美国拥有BUG一样的生产力,注意,资源和生产力不等价,所以不是德国跟苏联单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