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二字的来源是哪里?

如题所述

最初是代指周王朝及属于周“王母弟甥舅”的诸侯国,后来扩大至将九州地区全部包括在内,遂成为神州(即汉地,汉族的民族共同地域)及汉族的别称,又称为“汉地九州”。

先秦的华夏仅仅用来代指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再加上行周礼与臣服于周朝的宋、陈等异姓诸侯。不守周礼又称王的吴国虽是“周之胄裔”,也被视为蛮夷。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公元前3707年,轩辕黄帝的地域东至东海、西接崆峒山、南包洞庭湖益阳一带、北达釜山,到了黄帝之孙颛顼时,华夏氏族集团的区域得到了扩大,西极腾格里沙漠、南抵南海。

西周时把九州中的徐州并入青州、梁州并入雍州,同时又从冀州中分出并州、幽州,所以周代的九州分别为扬州、荆州、豫州、青州、兖州、雍州、幽州、并州。

东周时期,秦 、楚、赵、魏、韩、齐、越、燕、卫、鲁等诸侯国及周王畿都被视为九州的组成部分 ,楚简《容成氏》也有涉及禹贡九州的记载。

东汉十三州:司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后,州逐渐变成行政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11
汉族和中国的古称,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故称夏.” 文献有“诸夏”之称,乃“诸多夏国”、“华夏列国”之义,非为“华夏”之别称.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汉族于先秦时自称华夏,华夏族.从汉朝开始逐渐以汉族代替了诸夏、华夏等旧称.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在这些先儒注解中可见,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服饰纹章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疆域广阔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实际上,“美”字本义就有“疆域广阔”的意思.“美”从羊从大.“大”指国土辽阔,“羊”指生活在这片辽阔国土上的人民,称赞他们驯顺如羊.“美”的字典义为“味甘”,这是转义,因为古代帝王视治大国为烹小鲜,故有此转义.
第2个回答  2016-04-20
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这是《春秋左传正义》作者唐代孔颖达对《春秋左传》的解释,也就是相当於注释,读书笔记。
第3个回答  2016-04-29
一、华夏二字来源:
1、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
2、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汉族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取得祭天之权一决胜负,后人称为阪泉之战,黄帝胜,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后来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后又以黄帝部和炎帝部为主体,与山东境内的部分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联盟。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集团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3、汉族于先秦时自称华夏,从汉朝开始又逐渐出现"汉"的自称。因此,华夏族有了另一个名字:汉。原先的称谓"华夏"并没有消失,而是成为了汉文化的代称,是中国的以前的名称。

二、华夏概念:
1、华夏是中国的古代称呼。华夏不是指民族。
2、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夏"在羌语和藏语中都是"伟大、强大"的意思。华夏一词最早作为文化概念,出现在周朝,尊周礼,守礼义的族人即称为华夏。最初作为汉族的文化,如今华夏一词涵盖整个中国,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第4个回答  2013-02-17
汉族和中国的古称,“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文献有“诸夏”之称,乃“诸多夏国”、“华夏列国”之义,非为“华夏”之别称。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汉族于先秦时自称华夏,华夏族。从汉朝开始逐渐以汉族代替了诸夏、华夏等旧称。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在这些先儒注解中可见,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服饰纹章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疆域广阔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实际上,“美”字本义就有“疆域广阔”的意思。“美”从羊从大。“大”指国土辽阔,“羊”指生活在这片辽阔国土上的人民,称赞他们驯顺如羊。“美”的字典义为“味甘”,这是转义,因为古代帝王视治大国为烹小鲜,故有此转义。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国民,也是有汉朝以前对汉族先民的称谓。也可代指汉族,如:明朝叶盛《水东日记·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则有当事者而吊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于华夏矣。” 郁达夫 《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词:“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欠歇。   “华夏”也指华夏族所居住的我国中原地区,后复包举我国全部领土而言,遂又为我国的古称。《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夏、华, 或华夏和蛮夷戎狄的称呼, 是民族中的统治者尊己卑人命名的通例。近人章太炎以为古代汉族称夏或华乃由夏水华山而来。华山固在汉族基地陕西境内, 但不合民族自称。商周建都在今河南、陕西, 不在夏水流域, 命名由于夏水, 联系不上, 且无所对待, 也不是民族自称命名的由来。到了汉代, 汉族不称夏、华或华夏而称为汉。章太炎又谓由于汉水得名。按“ 汉”字, 古文之形, 义为国中大水, 国中大水是黄河、长江, 不是汉水, 国名由水, 既无对待又非自称命名之义。朝代之最强大之一为汉朝, 民族亦称为汉。汉代匈奴冒顿单于给汉帝书中说“ 南有大汉, 北有强‘ 胡’。③ 。匈奴别部的乌桓、鲜卑,《后汉书》中乌桓、鲜卑传都说他们因住乌桓山、鲜卑山得名。孰不知乌桓是聪明之称, 鲜卑是瑞兽皮带之名, 与山无
龙图腾关④。也为汉族命名不以山川之旁证。(参考黄现璠等著《内蒙古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2月第二期)

华夏,原为族名,它由黄炎联盟扩大繁衍而来。华夏族是汉族的前
身。后来,华夏又成了中国的别称。‘华夏’二字的含义,主要有两种说法:一些人认
为是美好盛大的意思;一些人认为是华山和夏水的合称。中国,长期作为地域概念使用,
与中原、中土同义。在古代,华夏族、汉族主要居住在中原(黄河流域),并在这里建立
国家,而少数民族多分布在周边,并在那里建立政权,因此,一些华夏族、汉族也称本
族建立的国家为‘中国’。16世纪、17世纪,西方人开始称明、清王朝为‘中国’。此
时,‘中国’不仅包括汉族,还包括两个王朝境内的其他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一
词出现在外交文书上。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国内外通常将其简称为‘中国’,’中
国’正式作为国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这一概念的
含义更加丰富完整,56个民族生活在辽阔的疆域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