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如题所述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6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学习过程中其自主意识也不断的提高,其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比之小学与初中,高中生的数学成绩,与其自身的自主性积极性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潜力。
1、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好奇心
无论用什么方式来组织一节课,一个好的开始至关得要,自主学习的课堂也不例外。在向学生传递学习目标的同时还要关注许多其它的因素如学生的兴趣,与所学内容的联系等。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通常要考虑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在讲解新知识之前有必要提及已学过的内容,一是为了让学生温习巩固,二是让学生明确数学内容的逻辑性关联性,是有章可循的,消除其陌生感,那么学习就会更容易进行。一些人认为这样浪费时间并无太大意义,一些人甚至自己也不去想这些承接与联系而只是照书本或教案读,这样的教学方式割裂了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肯定是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比如我们在讲授指数函数时,有一条关于指数函数的性质:指数增长,为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指数增长,教师会强调指数增长是一种增长速度极快的增长方式远远的大于我们学过的其它函数,有的教师会举这样的例子如草细胞的分裂等,其实这样的例子仍然比较抽象。为了要让学生更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这样来进行:拿出一张纸币,向学生提出问题"将纸币来回反复的对折,最多能折几次,如果有同学能将其折7次我就将这送给他,"学生通过动手发现他们最多只能折6次。然后进一步提出这样的问题,假设我们有一张无限大的纸,能够让我们无限的对折,那么我们将其对折50次后有多厚?同学们会对其猜测,当老师告其答案时学生一定会惊讶万分,因为这个长度约是一亿五千万公里,这样极大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讨指数函数的特性、进行自主学习效果更好。
2、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虽然学习的知识都是前人建构好的知识,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仍然是新的、未知的,需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才能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而新的知识必然建立在已学的旧的知识上,如何让学生将已学知识成功的迁移到所学内容上,数学问题就成了关键,一个好的问题或问题串,不仅可以成功的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还能激活学生探索新知的好奇心。
比如在讲平行六面体时,教师提出下列问题。(1)平行四边形的边之间对角线之间及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平行六面体的边之间对角线之间角之间是什么关系?(2)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向量表示法是什么,平行六面体可不可以类推?(3)正方形与四边形的关系是什么,平行六面体与正方体的关系又是什么?再此问题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再比如在讲立方体时,我们一定要把立方体的模型拿到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结合实物感受立方体棱与棱、面与面、棱与面等的关系。当学生脑海中有这样一个立体模型时,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后继理论学习就非常的容易了。
3、课后练习,激活学生思维
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任务时,也要精心的设计目标明确。布置的作业一方面是巩固已学内容,另一方面要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铺垫,同时在难度数量上都要合理控制。这样才能发展其最大功效。
比如在布置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习题时,正常的方式是布置一部分的加法原理的题目,再布置一些乘法原理的题目,为了让学生减轻负担我们可以通过同一种问题情境来布置作业,可以是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形式。例如:一个4*4的方形棋盘,有多少直线构成?有多少个结点?有多少个单位方格?有多少长方形?这样一道题目就包含了四个不同的问题从而很好复习所学知识。
总之,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以新方法和观点来提高我们的教育层次。自主学习的思想不仅是教育民主自由的一个重体现,也是提高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思想利器。特别是数学的学习,无时无刻不渗透着自主的建构过程,没有积极主动的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
第2个回答  2018-07-26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目标。高中数学,是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以及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以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题,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阐述。
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全面引导下,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所开展的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学习活动。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耐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的总和。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还仅限于表面,没有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笔者选择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一、更新教学思想,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进行,新的教学思想已经融入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当中。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积极主动性的调动给予了更多重视。现在的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进行组织与指导,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行调动。素质教育模式的开展,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人。因此,在当代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让学生自主去思考与探索,以便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要开展自主学习,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自律能力。在主动学习中,学生只有不断地成功,才能保障自主学习过程的长久。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肯定学生的付出与收获。比如在讲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让学生在真实的自主学习中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打造和谐师生关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老师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引导者,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学生数学观的建立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与数学学习技能的开发以及智力的发展,都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老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在互动中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与依赖的感觉,有利于学生主动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会促进学生学习思想的转变,加强学生学习热情的高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利用有效的提问来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科学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运动,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解“二次函数的图象”的时候,老师完全可以利用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老师可以这样提问“在学习二次函数图象的绘制之前,我们先来对二次函数的性质等内容进行简单的复习,哪位同学能总结一下呢?我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进行思考与总结。”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思考的内容与问题,更给予学生充足的考虑时间,使学生在这段时间内进行自主思考与复习。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当代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具有明显的联系,且数学的应用也是为生活现实所服务的。离开了生活实际,高中数学就缺少了教学的意义。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利用生活情景的模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比如在学习“排列组合”相关知识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存款与保险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排列组合进行学习。在学习“数列求和”的时候,可以利用投篮与跳水问题进行举例,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进行结合。另外,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讲解图形性质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图形,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对相关图形进行观察,对图形的性质一目了然。这样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在学生具有学习性质之后,自然会自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乐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利用正确的方法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满足高中数学教学要求的重要实践。希望当代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