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铁矿输往东亚的原因

如题所述

简单说原因1澳大利亚地广人稀,铁矿储量世界排名第四,且品质很高。2 东亚像我国日本的铁矿都依赖进口

但复杂一点或许你又问:
澳大利亚既有煤炭又有铁矿,为什么不发展钢铁业而是直接出口这些矿产?

这个问题很复杂,但是答案和澳洲制造业为何没有竞争力是一致的。简单的讲,就是Dutch Disease.资源出口性经济具有资本密集的属性,劳动力主要在服务业就业。 一者吸收资本一者推高劳动力成本,带来制造业成本过高的弊端。且伴随矿产出口的高额贸易盈余,外汇往往币值走高波动也大,进一步压缩营收。两头挤压下,制造业死亡是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因此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两级分化非常严重:虽有高福利民主体制如挪威澳洲加拿大,更多的是中东蒙古俄罗斯乃至巴布亚新几内亚这样的高失业高基尼系数高腐败的案例。

具体到钢铁,钢铁有很多种,被出口的较多的是粗钢。铁矿石出口距离不是问题,但钢加工的越精细,定制的程度越大,越趋近于买方驱动,越需要离市场近。中国作为世界第一钢铁出口国,2/3的钢材出口集中在韩国和东盟。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区和钢铁消费区都相距很近。所以澳洲作为地广人稀的国家,钢铁消费能力很有限,即使发展出口,总产能也是很有限的,何况粗钢的附加值有限。因此即使卖钢比卖铁矿利润高些,钢材市场限制也不足以培育出大规模钢铁工业。而且同汽车一样,钢铁制造业也是规模经济,赢家通吃。固然澳洲的单位投入品成本低,但中日韩的钢铁市场远远大于澳洲,随着产量提高,澳洲钢铁的单位产出成本就不占优势了。

2011年博思格(BlueScope Steel)关闭了一半产能,基本停止了他们公司的本土钢铁出口。媒体当时有一场大讨论,许多人认为中国是抢走澳洲钢铁就业的元凶。在他们看来,中国的竞争优势来自恶劣工作环境,忽视环境成本和操纵人民币汇率。虽然这些指责并非虚构,但是澳洲公众没有看到问题的根源:澳洲制造业的死穴在于荷兰病。严谨地看,澳洲的钢铁制造是逐渐萎缩的,但是从本世纪起澳洲钢铁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衰退地格外厉害。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使得澳元非常昂贵,且原材料的成本上升使得本来不那么关键的人工成本对利润率格外重要--澳洲的人力成本是世界最高之一。荷兰病从成本和价格两边挤得澳洲制造业濒临死亡。澳洲的经济特点决定了澳洲制造业必然夭折,非理性地指责中国反而会蒙蔽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