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中哪些是我们应该继承

如题所述

首孝弟。次谨信。] ‘首孝弟’没什么说的,对父母孝,对兄弟友爱,似乎不仅人类如此,许多群居性动物也有这个本性。应当完全继承。
值得一说的是‘次谨信’ ,这个观点没错,并且几千年来已经成为中华的一种民族性格,尤其是在封建集权政治高压环境中,谨言慎行更是明哲保身之道。儒学把谨信放在了对孩童修身的第二位上,可见重视程度。这个问题用现代系统思维考量,用唯物辩证法考量,任何事物的作用都是辩证的,都是有存在条件的。谨言慎行做的过分容易养成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性格,我国清代的没落挨打给我们中国人留下了深深的沉痛,所以才有今天的革命精神、改革精神、与时俱进思想等,人生要敢于挑战、敢于直面新生事物,敢于做前人不敢为,在一些事务上就不能完全谨言慎行,而应大胆摸着石头过河。而在涉及内部团结问题上应当谨言慎行,这样才是正确的‘次谨信’。所以我以为次谨信作为一种修为尚可,不应成为一种性格、一种习惯。

  [泛爱众。而亲仁。]   讨论这个问题还是不要陷在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漩涡中,总之强调人类美好的品行都应当提倡,这就足够了,思想重行不重辩论。

  [有余力。则学文。]
‘有余力’多数都理解为‘还有多余的时间’,我想在春秋那个时代,余力可能不只是时间,还应当有家庭的财力,否则是读不起书的。孔子在这里看来非常实事求是,家庭没有余力,就只好做个道德品质好的孩子,做个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普通劳动者就应当不错了,如果有余力,则应当积极学习深造,做个更有用的栋梁。现代教育则比当年具有先进性,当今社会我们都在呼吁研究教育的机会公平性问题,都在研究如何普及教育问题。历史在前进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11
阿弥陀佛,您好。

《弟子规》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做人做事精华的总结,是经过世世代代考验后的瑰宝,里面没有一丝毫的糟粕。古人的是最有智慧的人,糟粕早就被他们淘汰掉了,流传广泛长久的会有糟粕吗?自己如有不懂,多向明白人请教,不要自己看不懂就认为是糟粕,如果自己的想法看法真的那么可靠,至于这一生这样不如意吗?至于在六道轮回里生死苦海里沉浮吗?

老祖宗永远是爱护子孙后代的,伦理道德起家决定是长久不衰的,其有富不过三代者,皆因后世子孙不依道义而亡国败家,观诸五千年各朝代更替就知道。清朝也不例外,慈禧不问百官、不求高僧、专好问事鬼神,哪有不亡国?

西方科技不过数百年历史而已,虽然给人类带来很多便利,但是要知道副作用更大,比如一旦没有了电,我们的生活将会如何?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被好人运用那还行,如果落到不善人手里,那就是全人类灾难。

所以人心道德的教育要永远摆在第一位,科技是小伎俩,舍本逐末就是现在全世界的状态,表面一派繁华,核武器一旦使用,随时面临全球毁灭。如果从那个时候就像现在发展科技,二次世界大战就是世界末日、全球毁灭!

现在的人忘失道义沉迷在科技的快乐里,就像吸食鸦片的人丧失理智安乐于鸦片的刺激,全然不知腐朽丧身在于后也,却在感谢鸦片真好呀。所以挽救世道人心是根本,看看现在世界的动乱、不伦不类,男不男、女不女就知道了,不要在怀疑了老祖宗了,那是大不孝。
第2个回答  2013-02-12
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都应该做到做好。弟子规,人必为;苟不为,人籍没。
第3个回答  2013-02-11
SB真他妈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