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和即意思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即”与“既”音不同,“即”读jí,“既”读jì ;形有异,“即”右从“耳刀”,“既”右从“无”;义也不一样

可是,这两个词常见用错,有该用“既”的用了“即”,也有该用“即”的用了“既”。例如:某厂出品的大豆酱包装袋上印着:“本产品有独特的酱香味,即可直接佐餐,又可在烹饪时作调味品,回味无穷。”此处把“既”错成了“即”。

“既”既可作副词,也可作连词。作副词时,1.作“已经”解。多用于固定格式。如“既往不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2.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常用“又”、“也”、“且”等配合使用。例如:“森林既需要水分,又能保持水分。”又如:“松树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某厂大豆酱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中的“即”之所以应改用“既”,即因为此处表示“不止一个方面”的意思,用“即”解释不通。作连词时,表示“既然”的意思,用于推论因果复句的偏句,正句常有“则”、“就”等与之呼应。如:“既来之,则安之。”又如:“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

“即”有多个义项:1.作副词,就,便。表示动作发生之快或时间之早。如“招之即来”,“有错即改”,“一触即发”。2.作连词,即使,就是。用于复句的偏句,表示假设让步,正句常有“也”与之呼应。如鲁迅《花边文学·倒提》:“鸡鸭这东西,无论如何,总不过送进厨房,做成大案而已,即使顺提也何补于归根结蒂的命运。”此处的“即使顺提”即表示假设让步。 


“即使’与“既然”都是连词,但作用不同。“即使”所表示假设的让步,可以是尚未实现的事情,也可以是与既成事实相反的事情。例如:“即使你当时在场,恐怕也没有别的办法。”“既然”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如:“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应该赶快改正。”

“即使”也可用“即便”,但不可用“既使”、“既便”。


,基本字义:

1.已经:既已如此|既得利益|既往不咎。

2.既然,常跟“就、则” 连用:既来之,则安之,既要干,就干好。

3.跟“且,又,也,更” 等配合,表示两方面同时存在:既勇敢又机智|既聪明又用功|既快且好|既要保增长,更要防风险。

既    jì〈动〉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象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吃罢,吃过。

“既,小食也。”《说文》。罗振玉曰:“即,象人就食,既,象人食既。许训既为小食,义与形不协矣。”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春秋·桓公三年》。杜预注:“既,尽也。”

常用词组:

既成事实 既定 既而 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 既是 既往 既往不咎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即,基本义是:

接近、靠近、走向,与“离”对举。

表示就,立刻,现在常用作连词,同“则”。那就。常用词组“即使”。同时即字还有动词、名词、副词、介词的不同用法。

即  jí   〈动〉会意。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会意。本义:走近去吃东西。

“即,就食也。”《说文》

1. 就是。2. 当时或当地。3. 就,便。4. 假如,倘若。5. 靠近。6. 到,开始从事。

常用词组:

即便 即或 即将 即景 即刻 即令 即期 即日 即如 即若 即使 即位 即夕 即席 即席发言 即行 即兴 即兴表演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06
“既”的本意是吃完了饭,“即”的本意是马上要去吃饭。比如“既然、即将”这两个词。这也是它们根本的区别。
第2个回答  2013-06-06
既有并列的意思,即有顺承转折关系。
第3个回答  2013-06-06
即 将要的意思 还可表假设既 已经的意思 可表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