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找一点关于 人文无锡 的作文素材,急用,万分感谢

如题所述

无锡民间名人 

  惠山女道士韵香 无锡有女道士鲜为人知。一是明末秦淮八艳中的卞玉京,明亡她从南京到无锡,在东郊祗陀寺出了家,老死于该寺,埋骨后园,又说墓在惠山二茅峰下。二是清代乾隆末年的韵香,才貌双全,能文善诗,又精于书法绘画,童年时就进惠山双修庵。
  韵香姓王,名净莲,号韵香,自小父母宠爱,只因身弱多病,遵算命先生所说,其父母把她送进了双修庵。庵主老妇对韵香亦颇宠爱,教以识字读书,十二岁就能写诗,并帝得一手好小楷及绘画艺术,成年后出落得亭亭玉立。她取名玉井道人,一生洁身自好,著有《清芬精舍小集》。
  她的画品,都是小幅、扇面,所画兰竹,寥寥数笔,清雅传神,得者视为佳品,求画者日众。惠山地区的地痞恶少,也来求画索书,更有前来借钱者,庵主只得婉言谢绝。
  韵香与江南才子顾皋意气相投,感情真挚。顾皋(1763-1831),字缄石,又字 斋,晴芬。无锡县张泾桥人,嘉庆六年(1801)中进士第一名,钦点状元。初授官翰林院修撰,曾担过贵州学政,后又任过顺天、浙江等地乡试主考官,最后官至户部左侍郎。顾皋性格平和,诗、文、书、画都达于上乘,因不满官场污浊,于道光八年(1828)借口患病回到故乡无锡,从此闭门读书绘画,很少与人往来。他擅画兰、竹,无锡市博物馆内藏有他的《竹石图》一副,画面幽娴、疏朗,明净挺拔,上有题诗。他与韵香既是画友,更是知音。他们常在“清芬精舍”品诗、评画,纵谈古今。韵香展纸画好墨兰,顾皋常提笔添竹数杆;韵香绘就翠竹,顾皋又在画上挥笔题诗。
  韵香与顾皋合作的兰、竹,清新隽秀,刚劲挺拔,既能写意,又能传神。他们之间的感情像高山流水,他们在一起研讨学问,纵谈人生,真正做到了情真意切。
1801年顾皋中状元后,离开无锡赴京任职翰林院。临行时,顾皋向韵香告别,韵香、顾皋缱绻恋恋不舍。韵香深知此去一别,可能永无相见之日,为此惆怅莫名,黯然神伤,心肝欲碎。她几次欲言又止,最后一语不发,狠心诀别,只在心底里暗暗地祝祷:“今日送君行,盼君早日归……”当时的世俗偏见,传统的道德观念,注定了他们可遇而不可亲的命运。
  嘉庆九年(1804),韵香请画家奚铁生作了一幅《空山听雨图》。她遍邀当时学者、诗人、书法家在图后题咏。最后在图上咏诗作词的竟有500多人,成为艺苑的一件珍品。谁知道光初年(1821),无锡人磊官僚孙尔准派人来向韵香借阅图册。孙尔准骗到《空山听雨图》之后,迟迟不还,后来竟推说图遗失了。《空山听雨图》丢失后韵香悲忿交加,终日郁郁寡欢。更有一帮无赖大造韵香与顾皋之间的谣言,常以污言秽语侮辱要挟韵香,经常以此敲诈勒索,韵香痛苦不堪。
  流言、诽谤、病魔、污辱,使韵香再也无法活下去了。加上知音人又远在天涯,最后不得不自尽,用死向黑暗的社会作无力的抗争,死时虚年49岁,葬于二茅峰下。
  据史载,嘉庆二十三年(1818),当韵香40岁时,她曾将所作诗又题名《清芬精舍小集》出版,署名“锡山女史王岳莲”。她死后,《空山听雨图》也流落风尘30余载。同治三年(1864),被无锡沈庭梧得到,就将此残册装订成三大册。光绪三年(1877)秋,叶兰台又补第四图,并画韵香肖象。同年,又装订成巨册。
  后来,此图又辗转入无锡书画收藏家陶心华的手中,1963年秋将此4巨册补图献给无旬博物馆。此外,无锡博物馆还藏有韵香小品《墨兰图》和《绿烟图》。民间泥塑艺人丁阿金 明末清初昆剧由昆山、太仓、松江、苏州流伟到无锡,惠山制作泥塑的艺人受到戏剧的影响,创作了不少反映昆剧戏文的泥塑作品,惠山泥人进入“手捏戏文时期”。手捏戏文每座两人或三人,八座为一套。戏文内容分为两大类,一即昆剧戏文,清咸丰六年(1856)前后由丁阿金创作一是京剧戏文,同治四年(1865)左右由周阿生创作。丁、金二人都受当时塑佛像艺人朱谷生的影响,所以他们捏的戏文脸部工整,服饰细致华丽。民间对丁、周二人流传有这样的谚语:“要神仙,找阿生;要戏文,找阿金。”可见周善捏神仙故事,戏文则丁阿金造诣更高。
  丁阿金本名丁兰亭,生于惠山脚下农民之家,幼年生活艰辛,与哥哥丁福亭在惠山下摆泥人耍货摊,闲时捏些泥人出卖。
  丁阿金不仅在艺术实践上能刻苦钻研,而且还能深入生活。当时只要听见哪里有演戏,他就赶着去看,每场必到。看完后还拉着演员问长问短,了解剧情和扮演的表情动作。为了熟悉演员的表演,他常帮助剧团搭台、拆台与演员生活在一起,借此也接近后台,学习各出戏中人物的形象、表情、服饰、道具、武器等知识,有时还请演员摆着架子照着捏。由于他观察仔细,体验深刻,所以丁阿金捏的戏文眉目生动,身段活泼,栩栩如生。人物身上的帽绶、背旗、首饰、衣带以及手中所执的旗伞、兵仗、扇子、杯盘等都制作得精细逼真,神态奕奕,使人爱不择手,从而发展了无锡泥塑艺术。
请路头”和民间年俗

无锡旧俗在春节或有婚嫁喜庆时,都和接“路头”、请“路头”。春节的接路头、请路头都在正月初五举行。相传这一天是路头神的诞辰,目的是希望受到财神爷的保佑,发财致富。
  正月初五从五更开始,人们就敲锣放爆仗接路头了,以争先得到利市。以后越提越早,担心迟了“路头财神”被别人接去。所以到后来竟有在正月初四晚上就把路头接来供起的。有人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描述人们的此种心情:“五日财神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
  初五早晨的早餐一般都只吃荠菜炒年糕和面条,叫做路头糕和路头面。以往商店里对正月初五接路头、请路头酒特别重视,因为商人格外迷信路头,希望发财。这一天,店主要请全体伙计吃路头酒,大家也一定都要到。在筵席上斟酒也务必要斟满,取财气满满的意思。如果商店里要解雇店员,店主就在吃“路头”酒时暗示,暗示的方法殊为别致,就是店主向伙计夹菜时,如把鸡头夹给谁,那个店员就心中有数东家要辞退自己,吃过酒后,就主动提出辞职,店主也心照不宣,同意他离职。这风俗叫做“吃鸡头”。
  清代前朝无锡的商店大多数要吃过“路头”酒以后才开店营业,到清中期以后,店主为了争取在春节中多做生意,慢慢地从初三就开始营业了。
  接“路头”、请“路头”的风俗在无锡特别流行,固然是无锡工商业发达的缘故,但也有它特殊的来历。路头也称五路财神,其实原先五路并不是财神,而是明嘉靖33年(1554)无锡抗倭牺牲的义士何五路。1554年倭寇侵扰无锡,无锡在知县王其勤的带领下筑城御寇,民间纷纷组织义军抗敌。如南门的烧窑工人组织了“窑兵”;搬运工人组织了“脚兵”;猎人组成“弩兵”;菜农、果农成立了“园兵”;樵夫组成了“柴兵”;连和尚也组成了“僧兵”参战。监生张守经毁家纾难,用全部家产召募了100多人,建成一支义军,由何五路、苗子白统率。
  倭寇围城后,日夜猛攻,守城军民一面坚守城池,一面伺机出击。1554年阴历五月初八日,城内军民在张守经、何五路、苗子白的带领下出城袭击倭寇。他们从西水关乘船杀出。出西门,倭寇一个都不见,这时恰遇天下大雨,义军衣甲尽湿,正当准备回城的时刻,忽然倭寇伏兵齐出,猛扑义军。义军在雨中匆促应战。战斗十分激烈,何五路等36个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牺牲。
  知县王其勤因何五路等36人为保卫无锡英勇战死,就在县署东侧旯旮里立像供祀。之所以只在旁侧设像,是因为何五路等都是普通百姓,没有功名。按照封建统治规定,是不能放在正厅里的。无锡人民为了纪念何五路,也都在大门旁边设立路头堂祭祀。最初在路头堂内贴的是何五路的画像,逢年过节都向他斟酒祭奠。后来以讹传讹把何五路神化,称他是五路财神,并演化为五路财神的像。就这样何五路变成了财神爷。400多年来,无锡人民一直接路头、请路头,其来历就是如此。
无锡人过年的风俗,名目繁多,有的所以流传至今,都有它的历史演变过程。
年初一放开门爆竹,此风源于古代,人们用火烧竹,以爆裂之声驱除邪恶。到宋代才有卷纸爆竹,岁首燃放,据说可解去疫疬;而现在,大家却把放爆竹视为讨吉利。
  在过去,无锡农村青少年的春节娱乐活动是踢毽子和斗鸡。毽子始于唐代,以踢得多、踢得高取胜;有技艺的,还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多种花式。斗鸡以少年为主,两人各用右手扳牢左足跳撞对方。斗鸡战国时已流行,但那里是驯养高冠、昂尾的大雄鸡相斗,众人围观取乐。
  正月半为无宵节,又称上元节。这天早晨,城乡各地家家户户都要吃荠菜炒年糕,或者吃汤圆。到傍晚时分,农户要把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半积起的垃圾全部挑到田里,再用柴火点燃烧掉。如果火烧得很旺,即说明该家今年可获丰收。晚上,合家人在一起吃团圆夜饭。晚饭后,青壮年男子组成龙灯队舞龙灯,村里男女老少,特别是小孩纷纷出六观看,热闹非凡。在城区,晚饭后人们点起各种彩灯,敲锣打鼓去寺庙闹元宵。这一天,茶馆泡茶加进青橄榄,各叫橄榄茶,也称元宝茶。
旧时无锡县城盛行妇女元宵节“走三桥”的习俗,正月半夜里,万家灯火,深居简出的家庭主妇穿了新衣外出游逛,必须连走三座桥,如三凤桥到大市桥,再到北门打铁桥。说“走三桥”可免除一年病疫。
  新春拜年、吃年昼饭是人们的热点,席上的“豁拳”饮酒又最为热闹,猜错了罚饮酒,可引得满座欢笑。史书记述,这原是劝酒助兴的一种博戏,汉代称为“酒令”,后来演化成“豁拳”。
  无锡人吃亲友家年昼饭一定要吃点鱼,以此祝愿年年有余。但传闻有一趣事,抗战之前某年春节,西门棚下有一布店老板,去安徽阜阳作远客。主人端鱼碗上席,浇满红汁热气腾腾,老板下筷时,鱼硬而不动,细看是条木鱼,再细看,上刻“康熙某年制”的字样,后才知道阜阳有新春作客不吃鱼的风俗。这说明春节风俗截然不同。

搜来的,自己看看哪些有用吧,^_^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