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的骈文代表作是什么

如题所述

王勃最脍炙人口的骈文代表作是《滕王阁序》,杨炯的是《王勃集序》,骆宾王的骈文最有名的一篇就是《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即《讨武后檄文》),卢照邻的《杨明府过访诗序》则最有代表性。

初唐四杰”是初唐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的合称。

扩展资料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杨炯《王勃集序》)。

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领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

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陆时雍《诗镜总论》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

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

他们都是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的诗人,他们在初唐诗坛的地位很重要,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后人所说的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从他们才开始定型。

他们开始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塞漠,题材扩大,思想严肃,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由他们开始了初步的定型。

他们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他们的诗尽管未能摆脱南朝风气,但其诗风的转变和题材的扩大,预示了唐诗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起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他们是真正的唐诗的揭幕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初唐四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1、“初唐四杰”是初唐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的合称。王勃最脍炙人口的骈文代表作是《滕王阁序》,杨炯的是《王勃集序》,骆宾王的骈文最有名的一篇就是《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即《讨武后檄文》),卢照邻的《杨明府过访诗序》则最有代表性。

  2、骈文:也称骈俪文、骈体文、四六文,或简称骈俪、骈偶、四六,是一种通篇对偶或以对偶句为主构成的文章。骈,指两马并驾,俪本指夫妻成双,这两字形象地反映出骈文讲求语言的平行和对称。成熟时期的骈文,以骈偶、用典和讲究声律为主的主要特征。
  3、初唐四杰简介:
  (1)王勃(650—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律)人,曾任朝散郎、虢州司功参军等职,最后在赴交趾探亲时渡海溺水而惊死。他的骈文最著名的是《滕王阁序》,这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广为流传、最脍炙人口的一篇文章。其中名句极多: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篇文章主要用四六言且合于平仄,音调铿锵,一气呵成,既有怀才不遇的失落,壮志难酬的不平,也有安贫如命的达观和飘零他乡的愁烦,不仅代表了初唐骈文完全律化的倾向,而且真实反映了初唐时期不部分文人思想情绪。
  (2)骆宾王(约626--684年)是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曾任临海县丞,后随李勣之孙李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兵败不知下落。当时军中檄文皆出他手,最有名的一篇就是骈文《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此文首先写武则天的残暴和政治阴谋,次写讨伐武则天的目的与决心,然后号召朝野人士当机立断,加入讨武行列。最后以“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作结。全文集议论、叙述、抒情于一炉,错综变化,活泼跳脱,给人一种神完气足,挥洒自如的感觉。
  (3)杨(炯)、卢(照邻)也是颇有成就的骈文家。杨炯代表作有《王勃传序》、《送井州旻上人诗序》等。卢照邻(635—689年),字升之,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代表作还有《杨明府过访诗序》。他们的骈文格式精美,内容充实,律化色彩很浓。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硕儒王通之孙。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召为王府修撰,因戏作《檄英王鸡》文,被高宗逐出王府。任虢州参军时,因擅杀官奴,犯死罪。遇赦后,渡海省亲,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才华出众,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作诗能突破当时文坛的宫体诗束缚,风格较为清新明朗。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扫前人送别伤离的低沉格调,历来为人们传诵。亦长于骈文,代表作《滕王阁序》,在唐代就已家喻户晓。学术著作亦丰,除《黄帝八十一难经序》、《平台秘略论赞》等篇被收入《文苑英华》外,余皆散佚。杨炯(650--693?)华阴(今陕西华阴)人。10岁举神童,27岁授校书郎。武后时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作诗擅长五律,叙写边塞生活的诗作尤为突出,如《战城南》、《从军行》等篇都气势轩昂、风格豪健。其他题材的却未能尽脱绮艳文风。散文多赋、序、表、志等,今存50篇。在所作《王勃集序》中,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风的理论和实践,给予了较高评价。"四杰"中,他的诗数量最少,成就也略小些。卢照邻 (约636--695后)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初任邓王府典签,后迁新都尉,染风疾辞官。居太白山中,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县茨山下,买园筑坟,终因政治上的失意和病痛折磨,身投颍水而死。他一生不得志,只作过几任小官。为自明遭遇,作有《五悲文》。有诗名,其诗以七言歌行体为佳。作品辞彩富艳,内容广阔,意境清迥,以韵胜。代表作《长安古意》,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奢靡生活和内部斗争,在初唐长篇歌行中成就突出。骆宾王 (约626--684)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初为遁王李元庆府属,又任武功、长安两县主簿。入朝为御史后,因多次上书议论天下大事,获罪入狱,贬为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随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不知所终。骆宾王少负才名,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擅长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内容与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相近,但篇幅更长、铺排更甚,当时被称为绝唱。又精于五言诗。五律《在狱咏蝉》,借蝉自喻,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还善作骈文。在随徐敬业起兵时,写过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即《讨武后檄文》)。檄文采用抑彼扬手法,很有战斗力和号召力。传武则天读此文亦大加赞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