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抛弃的孩子,长大后该不该认

如题所述

无所谓应该或者不应该。

1、于“应该”而言,骨肉亲情,血浓于水。即便不认,也不可否认此生的命运安排,即不争的事实。换句话讲,父母纵然千般不好,也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这种情感往往是难于割舍的。

2、于“不应该”而言,自然不必多说。作为父母显然没有尽到,对子女抚养的义务。甚至可以上升到道德层面的问题。

具体还是应该根据具体的人和事,加以具体的分析。但如若有可能的话,还是应该尽量豁达一些。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毕竟团聚才是完整的人生。

扩展资料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会碰到不顺眼的人。如果不学会原谅,就会活得很痛苦。豁达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方式,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心态。豁达是一种虚怀若谷的涵养,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有了豁达的心胸,就会在人生旅途上闲庭信步,生活也会淡然恰静。

豁达,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现实生活中就会发现,豁达的人总是心胸宽广,落落大方,潇洒坦荡,热情开朗,思想健康,乐观向上。那是闲庭信步、宠辱不惊的从容和淡定;

那是心胸宽广、海纳百川的大度和胸怀;那是不怕吃亏、乐于吃亏的包容和付出;那是走向人生、为人处世的智慧和艺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13
该认。我觉得。
从小到大她的亲生父母都没管她,连钱和吃的都没给过她。这些都是我从我嫂子那知道的,她说是她的养母不想让亲生父母来看她。直到前几个月嫂子生孩子办满月酒,她的亲生父母来认她了,给了五百块钱,和一些小吃之类的。其实她的亲生父母和她养母家和我们这都不远。我觉得我嫂子完全没必要认这种亲生父母,可她尽然认了人家。为了这件事她养母很生气,上我家来训了我嫂子。可事情远远不止这样,我嫂子后来做的一件件白痴事,让人更气愤。我真觉得她养母白养了她那么多年。
第2个回答  2017-12-13
在我的心理咨询实践中,探索很大一部分来访者活得不快乐的原因,追溯到他们的童年早期生活经历时,发现大多数人都有被父母忽视或者抛弃情况。如何理解父母的忽视与抛弃这个概念呢?我个人认为:父母不能恰当的回应儿童心理需要即可以认为是对儿童忽视与抛弃。通过深入探索还发现有一个规律,这种忽视与抛弃发生的年龄越早,则他们后面呈现的心理问题越多,也越严重。
一、父母对孩子的忽视、抛弃的原因与危害归纳起来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父母只顾着忙自己的,从不去体会孩子的心理需要、内心感受。这类型父母导致这些情况的出现一则可能是自己被生活所累,无暇顾及孩子更细腻的心理和精神内在需求,二则可能没有这样的意识,儿童观不太正确,认为儿童只是白纸一张,不懂事,吃饱喝足就可以了,哪里有什么丰富的心理、精神需要呢?还有的父母他们自己从小就是这样被自己的父母忽视、对待过来的,因此觉得养育孩子应该就是这样的。
父母儿童观不科学,过于强调老经验、老方法,以成人的眼光来理解孩子,通常容易犯错误。这样的父母们首先没有体会到世界是变化发展的,时代在发展,养育环境也发生着各种变化,但经验和做法却延续老一辈的,以不变应万变,这容易导致我们的老经验、老做法不能与儿童内心发展需求相适应。记得,小时候,我们是在大单位长大的,环境比较安全,活动空间比较多,邻里关系也比较好,各家小孩子们可以在一起自由自在的在外面玩。但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街道上,塞满了汽车,严重挤占了儿童自由活动空间,邻居也少往来,孩子在一起自由活动时间少,加上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出现,导致很多儿童只能困在家里。这势必导致儿童感知能力、活动能力、关系能力的减弱,同时,由于活动少,感觉统合失调,神经系统整合能力发展失调,导致大量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事拖延的孩子出现。如果家长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就容易忽视孩子的感知、活动、关系、好奇、探索、自主等方方面面的心理需要。对孩子的焦躁情绪、对抗情绪就难于理解。
其次,对于儿童来说,来到这世界,一切都是新鲜和惊奇的,去认识和接触这些新事物的时候会有各种不安和担心,会遇到各种情况,如果父母一味的强调孩子的聪明、技能,则容易忽视孩子有安全、支持、鼓励的心理需要;
再次,儿童自我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还没有成熟,内心比较敏感脆弱,儿童对自身存在感的建立需要借助外部世界反馈,如果父母不懂得这种心理奥秘,则容易做出不合理的反应,或者无视儿童自我发展的需要,甚至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投射来对待孩子的心理需要。儿童的自我的形成需要借助外在父母(或者父母的替代者)的回应,这就像我们通过照镜子才知道自己长得怎么样的道理是一样的,父母的回应就是孩子的镜子,恰当的回应就像一面优质的镜子,能让孩子建立真实可靠的自我内在形象,不恰当的回应则像扭曲的哈哈镜,在孩子内心投下歪曲的自我形象。父母完全忽视,没有回应,则又会逼迫孩子用幻想的方式去猜测父母的可能反应,并且误以为是真实的,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恋型人格层面的问题。
有一种情况值得重视,留守儿童的问题,有些父母确实因为现实的原因,没有办法照顾到小孩子,这种情况下,小孩是不是就完全不能健康成长呢?其实也不绝对。关键就是要有一个足够好的父母的替代者对孩子进行恰当的回应。当然,母亲在孩子3岁以前离开,让儿童缺少肌肤接触与抱持,对孩子心身成长来说始终是一种缺失。不主张三岁前的孩子离开母亲。
(二)夫妻婚姻不和谐,经常吵闹、打架、冷暴力,无暇顾及孩子内心需要,这种情况也会造成对孩子的忽视与抛弃。这种情况导致的孩子心理问题可能更严重:首先由于父母吵架,导致孩子神经敏感,担惊受怕,毕竟吵架、打闹是是令人恐惧的攻击行为,孩子目睹父母暴力会担惊受怕、恐惧退缩、敏感自责。我们大都有这样的体验,父母一吵架,我们就会躲在一个角落里哭泣,感觉父母会因此离婚、抛弃自己。有时候,更糟糕的情况是夫妻之间吵架,由于无处发泄心中的怒火,就拿弱小的孩子出气,孩子直接遭受到虐待甚至打骂,这种经历对孩子来说就是灾难了,孩子不但有可能习得父母这种暴力攻击的模式,而且容易造成不切实际的幻想,觉得自己可以去拯救父母的关系,或者觉得父母之所以这样子就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的,因此会产生内疚、自责、痛苦和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因此,父母吵闹、打闹、冷暴力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危害极其巨大,会造成孩子严重心理阴影和潜意识心理冲突。孩子可能会因为从小内化父母这种关系模式,长大后出现很多不妙的情况:恐惧婚姻、角色认同错误、成瘾行为、过度自恋、信任危机、亲密关系障碍、空虚、冷漠、抑郁等。
(三)父母对子女的各种形式的抛弃直接导致了孩子被忽视。抛弃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离婚、不抚养、寄养、留守等。抛弃时孩子年龄越小,伤害越大。三岁以前抛弃,对孩子会造成终生的遗憾、痛苦和心理坑洞。孩子长大了也会一直潜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去弥补这种心理缺失,但似乎不管如何努力,总是填不满这个心理坑洞!心理咨询实践发现,许多成瘾行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有过童年期被父母忽视、抛弃的经历。
(四)父母过度自恋,过于自我对孩子心理需要造成忽视。有一个心理咨询案例:一个电脑IT男,因抑郁前来咨询,他的父亲是商人,性格要求非常完美、正直、给人高大上的感觉。父亲在孩子面前也是高高在上的样子,从小成为孩子心中的神。这位父亲也关心孩子,但仅限于孩子的吃穿住用行等表面情况,对孩子更细致的心理、情绪需要、从没有静下来体会,反而责备孩子永远不知足。父亲平时还以自己的待人接物标准要求孩子,结果这孩子从小到大,在学业等方面表现都很出色,对待他人也特别好,人家对他好一分,他必然对别人好两分,不然就感到内心不安、愧疚,他从小乐于做好事,像个活雷锋,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大学毕业后,工作才刚满一年就得了重度抑郁,因此前来咨询。他父亲的这些相处的模式直接造成了对孩子的心理需要的忽视。
从心理分析角度可以认为他父亲过于自恋的性格,过度强大的超我打压了本我的需要,害怕人性真实需要的一面。孩子为了获得认可,主动迎合、认同了父亲的标准,并以父亲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把真实的自我隐藏了起来,采取压抑、否认、隔离、转移的心理防御方式来减轻自己内在痛苦、愤怒与焦虑。但假我毕竟不是真实的自我,久而久之,真我就起来反抗、闹腾,久而久之,自我的能量在处理超我与本我矛盾时逐渐消耗殆尽,再也无力去调和本我与超我之间的潜意识冲突了,这时,心理危机就彻底暴发了。该IT男其实内心积压着太多的愤怒和攻击,但父亲自恋过于强大,导致该IT男自我像是被阉割了一样,不敢攻击和发泄,最终这种攻击和愤怒转向了自己——从来访者经常自责、否认,经常出现口头禅“我不该”、“其实”、“是不是我太……”就可以看出其内在的冲突与自我攻击。这种自我攻击最终导致了抑郁的爆发。
二、被父母忽视、抛弃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可能出现上面提到的心理问题外,可能还会有以下的情况:
(一)价值感和自尊低,容易自我否定。被忽视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和长大后会出现一种现象即“莫名其妙的失败”。往往一件事情通过努力,好不容易就要成功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发生了失败。其内在的深层原因可能是孩子从小被忽视、被否定,导致孩子潜意识觉得自己不应该获得成功,没有资格获得成功。同时,也害怕一旦获得成功后,后面会面临着更大的惩罚与打击。
我们从小大都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在得到一个好的评价后往往就会被父母打击一番,导致自己都害怕被人肯定,别人一肯定,我们必然马上反应“哪里、哪里,还差得远!”,现实经常有这样的口头禅的,其生活往往比较压抑,不够自信。
我们传统文化下,父母有一种虚伪式的谦虚。就是当孩子受到别人表杨后,父母会劈头盖脸地扔过一句话来,“高兴什么?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你还有很多不足!”。父母这种完全无视孩子内在渴望被认可、被肯定的心理需要,这一句话,一下子就浇凉了孩子的脆弱、敏感、有期盼的小心灵!并在孩子内心里烙下了“成功后必然会有惩罚”的认识。此外,对父母也潜意识的怀有敌意和抵触,但又不能表达出来!因此,让事情莫名其妙的失败就成为了最好反抗、攻击、报复父母的方式!
当然,自己长期压抑,不敢获得成功也导致自己有一种错觉,就是感觉自己真的不够好、不值得成功、不应该获得好的结果,不值得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赞扬!因此,父母亲的这种忽视不但造成孩子的心理痛苦,也会造成孩子现实的命运真的变得很惨!
(二)对爱、对认可的成瘾。被父母忽视、抛弃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一直有坑洞——爱、认可缺失导致的坑洞。潜意识里的这种冲突会导致痛苦不断地轮回,这就是,终其一生,都会做出各种努力和尝试去寻找“爱和认可”,去填补这个坑洞!然而,在心灵没有被得到疗愈的情况下,这个坑洞似乎总是难以填平!
在恋爱中有一种现象:有的人,换了一个恋人又一个恋人,但依然觉得不合心意,搞到自己最后都陷入到矛盾与恐慌中。其实,这种情况,深层的心理奥秘是,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童年期在内心里渴望的、幻想的、能够完全理解自己、爱自己、呵护自己、认可自己的“理想父母”。
此外,潜意识也会借助、依赖各种外在的物质来缓解这种难于填平坑洞的焦虑。借助、依赖的各式各样容易造成成瘾物质来缓解焦虑。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烟、酒、毒品、性和赌博。这些东西能似乎能短暂地满足心理的缺失,缓解心理的焦虑,但这些东西对心理的问题解决有如饮鸠解渴!
总之,从小被父母忽视、抛弃会造成许多后遗症,希望父母和准父母们懂得这些在心理咨询实践中洞察的心理奥秘。有从小被父母忽视、抛弃这种情况,正在各种后遗症里煎熬的朋友,也不要绝望!其实,通过长期深入细致地心理咨询,受伤的心灵将会得到疗愈,您将会重新找到自己、做回自己,过上美好的人生!
第3个回答  2017-12-13
被父母抛弃的孩子,长大后应该认父母(赡养)的。
依据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父母抛弃自己的子女是违法的,所以,法律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子女如果不赡养自己的父母也是违法的,所以,法律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下面是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二十一条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第4个回答  2017-12-13
应该认,生育之恩与养育之恩是一样的,恩情都是天大于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