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是什么?

如题所述

建盏,意指建窑烧制的黑釉茶碗,即建窑黑釉盏。宋代建窑所产的黑釉瓷器,绝大多数是茶碗,统称“建盏”。建盏是黑釉瓷器的代表,在宋代曾经是皇室御用茶具

作为量身定做的功能之器,黑釉建盏与浅色茶汤、茶沫互相衬托,又因壁厚具有保温之效。而建盏上大下小的“V”字形设计,为风靡于宋代的斗茶提供了最为理想的结构空间。

集美观与实用于一体,完美适应斗茶活动所需,故而能够迅速在各种茶具中脱颖而出,成为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茶具之一,甚至连北方的定窑也曾受其影响烧制过一系列黑釉瓷器。

扩展资料

(1)建盏的釉从单色釉种类上分,属于黑釉,从呈色原理上分,属于铁系分相-析晶釉,从烧成温度上分,属于高温釉(1300°以上),烧成时使用的是还原焰。

(2)建盏的胎土和釉料,含铁量都高于同时代产品。尤其是胎,入窑前多呈砖红色,烧成后多呈灰黑色(氧化后可能呈黄褐等色),被称为“铁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1

建盏,意指建窑烧制的黑釉茶碗,即建窑黑釉盏。宋代建窑所产的黑釉瓷器,绝大多数是茶碗,统称“建盏”。建盏是黑釉瓷器的代表,在宋代曾经是皇室御用茶具。

敛口碗:口沿微向内收敛,斜弧腹;矮圈足,挖足浅;造型较丰满。常见中、小型器,小型器比例较高,有的为圆饼状实足。

束口碗:撇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内收,浅圈足,口沿以下约1—1.5厘米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作用在于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该凹槽俗称“注水线”。

此类碗腹较深,器型整体较饱满,手感重;常见中、小型器,中型器比例较高,为建盏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建盏之一,出土或传世品最多。

扩展资料

建窑又有建阳窑、乌泥窑之称,始烧于晚唐五代,主窑址在今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池中、后井两村一带,总范围约11万平方米,盛烧于两宋。

盏的器形以口大底小、腹线斜直者为代表。建盏的胎土多以含铁质多的红、黄壤土粉碎加工,含砂量明显,烧成后胎呈黑、灰黑、黑褐色,触手较粗,胎体厚重压手,黑釉是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可以形成多种花纹。

茶具的造型设计离不开特定时期的文化需求,宋代建盏的兴起正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思想文化方面,宋朝的理学体系及禅宗思想使得宋人在审美上偏好朴素自然、和谐纯净,建盏造型拙朴、色泽沉静、意境深邃,正与宋朝的审美观相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17

建盏,意指建窑烧制的黑釉茶碗,即建窑黑釉盏。宋代建窑所产的黑釉瓷器,绝大多数是茶碗,统称“建盏”。建盏是黑釉瓷器的代表,在宋代曾经是皇室御用茶具。

建盏宋时由建窑烧制,因此得名,它名字中的"建"字实际上也已经点名了它的产地,即福建建阳。众所周知,建盏属于高温釉,需要在1300℃以上的还原焰中才可以烧制,其析出的斑纹属于铁系结晶釉,受这两者的限制,建盏对胎土的耐热度、含铁量以及可塑性也有着一定的要求,这也就导致了为什么烧制建盏所用的胎土必须是产自建阳水吉一带的含铁量8%左右的红色胎土。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孙建兴

第3个回答  2018-03-16
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是宋朝皇室御用的茶具。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建盏斑纹主要有曜变、鹧鸪斑、油滴,兔毫等,其中以金兔毫、银兔毫为主,这些建盏的名称也是根据纹饰命名的。其实关于建盏的资料特别多,三言两语讲不完的,题主感兴趣可以去百度搜搜看夫物盏集的文章,挺多可以学习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8-12

最普遍的介绍:

建盏,意指建窑烧制的黑釉茶碗,即建窑黑釉盏。宋代建窑所产的黑釉瓷器,绝大多数是茶碗,统称“建盏”。建盏是黑釉瓷器的代表,在宋代曾经是皇室御用茶具。

泽缘建盏总结以下六点建盏的特点:

    建盏的釉从颜色上分,属于黑釉,从釉色表现上分,属于结晶釉,从烧成温度上分,属于高温釉。

    建盏的胎土和釉料,含铁量都很高。胎体常呈灰黑色,被称为“铁胎”。最为特别的是,建盏在黑色底釉上,会浮现自然形成的铁系结晶斑。

    建盏的代表釉色斑纹为兔毫盏。此外还有油滴、曜变、杂色釉等釉色分类。建盏结晶斑的形态、颜色、分布等,每只都不尽相同,表现形式变化万千。

    建盏是为茶而生的器物,器型大致分为束口、撇口、敛口、敞口四类。最典型的器型是束口盏。

    由于工艺上的制约,建盏一般施釉较厚且不施满釉,有部分露胎和少许干口。

    因为建盏的工艺特点,导致建盏的成品率低且没有重复品,每一只建盏都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