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后先进的中国人是怎么探索及实践救亡图存的道路的

如题所述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1、洋务运动

1861年1月11日,爱新觉罗·奕欣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1861年辛酉政变后,慈禧重用洋务派,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1894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历时30余年的洋务运动破产。

洋务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扩展资料: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虽然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但由于他们都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者,根本无意于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极力反对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新创而洋洋得意;

所以最终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自强”、“中兴”。相反,在列强侵略势力的进攻下,这些封建思想的卫道者们所举行的“壮举”迅速归于失败。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慈禧所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14
历史老师告诉你
这是过去老高考的常考题目。
近代中国人民探索道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器物层次。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鸦片战争期间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和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从抵抗派的著书立说到洋务派兴办一系列近代工业,创办新式学堂、海军等。
2、制度层次。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在不改变清朝统治基础上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武装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3、思想理念层次。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掀起一场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运动后期,伴随着共产主义思想的传入,运动转向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从此之后,向西方学习深入思想理念层次。为之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思想基础,人才基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6-14
器物上:开眼看世界(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等)-洋务运动(李鸿章等洋务派)中体西用
制度上:早期维新思想(冯桂芬等)-维新变法(康梁)-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思想上:新文化运动(胡适等)-五四运动
希望能够帮到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