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找1个数学探究的问题 类似于函数,数列的就行 报告的内容要有提出探究 进行论证等, 要详细点的 急者用

中数学研究课题报告:自主学习
摘要:本课题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为理念,以高中数学新教材(实验修订本)为素材,以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为切入点,努力探索高中数学知识结构的演绎流程及其多层多元迁移的运作规律,模拟、体悟学生学习中可能遭遇的跌宕顿挫的情状和感受,使实践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反复交替、互相渗透,从而初步构建了“五导”的教学策略和“五学”的学习方式。这样,在教师转变角色、以人为本的背景下让学生自觉自主并快速有效地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 五导 五学 提升数学素养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我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数学新大纲、使用新教材之际,我们提出并初步实施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高中数学新教材具有鲜明的基础性、时代性、实践性和可读性,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对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导向的牵引作用和操作的科学依据,体现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为每一个人的发展提供机会的现代教育思想。我们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研究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因此,我们在认真学习和研究“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问题解决教学”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特点,同时考虑到创设情景,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要素,进行了“高中数学自主学习研究”的课题实践与探索。
我们把研究的突破口放在数学课堂教学上,重点是新教材的教学,于2001年12月在我校高一年级(现高二年级)重点实践,在高二、高三年级(使用旧教材)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情况也进行了局部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学校“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构建、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发展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学习活动。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是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
“高中数学自主学习研究”课题研究的目标是:
1、构建一个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2、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学的方式,学会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促使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并使智力和能力得到开发和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作为浙江省教育科学2002年度规划课题在我校实践历时一年。实际上王天照同志在浙江长兴泗安中学工作期间,带领该校高二年级数学教师于2001年1月至6月进行了本课题的初期实践。通过一个学期的初期实践,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数学素养明显提高,教与学的方式有了大的变革,数学成绩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故本课题实际历时一年半,在长兴一中实施时已初步具有理性思考的框架和实际操作的经验。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坚持边学习、边思考、边调整的原则,不断地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围绕“学——练——讲——练”和“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的总体教学思路积极地开展了本课题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的原则应体现:
(1)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指导科学结合;学生的智力发展、个性张扬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科学结合;发现、探究、尝试、实践活动与学习书本知识和教师的讲授科学结合。
(2)学习目标的发展性: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力求把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思考:“我认为应该学会什么”,“我想学会什么”。随着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目标将向更高层次发展。
(3)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以渔”,给学生以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养成自觉的、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习惯,实现学习方式的自主性。
课堂教学预设模式为:先学后讲,讲后再练,即:学——讲——练。2、2001年12月—2002年11月,实施阶段。课题负责人定期召集研讨会,协调有关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及时分析、总结课题阶段实施情况,随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修改教法,调整教学模式,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及阶段成果。3、2002年12月,总结评价阶段。全面整理课题研究材料及成果,召开学生座谈会并问卷调查,召开课题组全体成员会议,撰写课题报告,邀请主管部门及专家鉴定。
四、课题研究的措施
学会学习是21世纪人才的首要能力,学会学习的根本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自己既具备更新原有知识和吸纳新知识的能力,又具备综合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高中学习阶段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自觉性逐渐增强,个人的价值观逐渐形成,成就欲望也逐渐强烈,因而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夯实“终身学习”知识和能力基础的关键时期。
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促使数学素养的形成,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巧学,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向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在课题的整个实践过程中始终进行着“教的研究”、“学的研究”和“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教”的研究
要上好一堂高中数学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新课引入趣味化、揭示概念深入化、讲解例题多变化、分析思路常规化、点拨规律条理化、练习形式多样化、选题难度层次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技巧艺术化。在本课题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教师的角色是“导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
(二)“学”的研究
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起作用,只有我们的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起来了,我们的教学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我们开展的“高中数学自主学习研究”才达到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这个目标。我们对“学”的研究的侧重点是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涉及到学生自身和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的主客观两大方面的诸多因素,我们重点进行了以下实践研究:1、对学生进行高中数学自主学习专题讲座。2、指导学生自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3、改变学生“学”的方式。4、发挥教法对学法的示范作用。(三)教学模式及其操作基于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以提高课时效率为抓手,同时考虑到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可接受性和教学的可操作性,在课堂教学预设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研究实践,确定了“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的一般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板块:学习导引→ 基础训练→ 提高训练→ 巩固延伸性训练→小结归纳体验。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按照“五导”和“五学”的要求,积极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去操作,展开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以“学习导引”为开端,有针对性地、有目标地引导学生去预习新知、回忆旧知;整个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给学生以空间和时间,围绕新知和具体问题积极思维、自觉训练,在训练中掌握新知、学会方法;教学目标层层递进,充分体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数学素养的理念。
为了使学生课前知道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便于指导预习,便于课内学习和课后复习整理,特以公开教案(提纲)的形式提前告知学生。
板块1:学习导引 板块2:基础训练 板块3:提高训练 板块4 巩固与延伸性训练板块5小结归纳体验五、研究成果及启示(一)构建了高中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按照现代教育的要求,本课题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构建了“五导”、“五学”的教学策略和“学习导引→ 基础训练→ 提高训练→ 巩固延伸性训练→小结归纳体验”的教学模式。本课题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教师和学生都容易领会和掌握,,有利于在教学中操作实施。课题在我校实施期间,其操作的便利性和实用性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二)提高了高中学生的数学素养1、学习的主动性。本课题的研究,创设了一个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环境。我们围绕预设目标,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不断体会过程、体会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参阅问卷调查材料统计)。
六、值得再研究的问题
“高中数学自主学习研究”获得的收获是大的。但反思整个过程,我们在如何更好的帮助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这个问题上还没有很好的办法。高中学生的基础已经经过了九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对一些基础很弱的高中生,要求他们自主学习面对的困难比老师“手把手”地教要大的多。我们作了努力,但效果不明显,需要再研究。
我们相信,随着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好,教师的综合素养会越来越好,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会越来越高。我们倡导“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我们要培养学生使之终身受益,锻炼教师使之成为研究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3
一、 课题报告的结构及写作方法
撰写课题报告有一般性的共同要求。但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由于其结构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研究者撰写课题报告,首先必须把握各类报告的特征。
教育调查报告是对某种教育现象的调查,经过整理分析后的文字材料。一般由题目、引言、正文、讨论或建议、结论等几部分组成。
教育实验报告是教育实验之后,对教育实验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概括地反映的书面材料。一般由题目、引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分析与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组成。
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是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积极探索而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书面材料。由题目、引言、正文、结尾等几部分组成。
至此可见,课题报告的写作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但可以归结为前言,正文、结论这种三段式的基本格局。
一篇完整的教育课题报告。除了上述几个组成部分外,还应有署名和参考资科两个部分。其目的是表示对报告负责并表明对报告的所有权。附录和参考资料是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参考文献是指在课题报告中参考和引用别人的材料和论述。应注明出处、作者、文献标题、书名或刊名、卷期、页码、出版机构及出版时间。

二、撰写课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1.引言 引言是课题报告的开场白。引言部分必须说明进行这项课题研究工作的缘由和重要性;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本研究的目的,采用什么方法,计划解决什么问题,在学术上有什么意义等。要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应该指出的是,有的人在文章中对前人的工作随意否定,或轻易断言此问题前人没有研究过,属于 历史空白,这是不妥当的。怎样开头为好,应根据课题报告的内容、各人的写作风格等因素全面考虑后确定。但必须注意防止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等毛病。
2.正文 正文是课题报告的主体,占报告的绝大部分篇幅;是课题报告的关键部分,体现着报告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必须重视正文部分的撰写。各种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在正文部分叙述的内容不尽相同。但要写好正文部分,都必须掌握充分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过程,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并以观点为轴心,贯穿全文,用材料说明观点。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这是基本的要求。对初学者来说。往往易出现两种毛病:一种是只限于表述自己的论点,而缺乏科学的论证;只有论点,没有材料,缺乏说服力。另一种毛病是罗列大量材料,平铺直叙,看不出其主要论点是什么。出现上述毛病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能以确凿的论据来说明论点,做到论点与论据的统一。为了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研究成果,提高说服力和可信性还应减少不必要的文字叙述,而采用图、表、照片来集中反映数据和关键的情节。当然,选用的图、表、照片也要注意少而精,准确无误。
3.结论 课题报告的结论部分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它是整篇报告的归宿。结论必须指出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尚待研究。有的报告可以不写结论,但应作一简单的总结或对结果开展一番讨论;有的报告可以提出若干建议;有的报告不专门写一段结论性的文字,而是把论点分散到整篇文章的各个部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科学研究报告。都必须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而不是正文部分内容的简单重复,更不是谈几点体会,喊几个口号。写结论必须十分谨慎,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简明具体,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三。撰写课题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重点应放在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方面。课题报告的价值是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条件的,而这两者又有内在的联系,因为只有研究方法是科学的,才能保证研究结果是可靠的。人们阅读或审查课题报告,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开展研究,在研究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没有,是如何解决的。研究结果在现阶段达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继续解决等。因此,写作课题报告,主要精力应花在方法和结果部分,把研究方法交代清楚,使人感到该项研究在方法上无懈可击,从而不得不承认结果的可靠性。
2.理论观点的阐述要与材料相结合。在课题报告中怎样使自己的观点得到有力的论证,是应该关心的重要问题。论点的证实除了必须依靠逻辑的力量外,还需要依靠科学事实的支撑,做到论点与事实相结合。课题报告一定要有具体材料,尊重事实,从事实中列出观点。首先在论述过程中要处理好论点与事实的关系,要求研究者首先选好事实。除了要注意事实的典型性、科学性以外,还要善于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来说明问题,揭示普遍规律。其次是恰当地配置事实,用事实论证,主要是用来帮助人们理解不熟悉的论点。
3.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在下结论时要注意前提和条件,不要绝对化,也不要以偏概全,把局部经验说成是普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