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化进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5-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由于世贸组织对关税以及配额等传统贸易保护的限制,各国开始从新的渠道对本国产业进行保护。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其所具有的独特的机理特征和保护程度,使得它逐渐成为发达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重要方法与手段,也成为阻碍我国企业国际化的重要障碍。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是伴随世界多极化和科技信息化趋势同步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贸易壁垒的逐渐消除,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讯以及交通运输成本的不断降低,自然人在国际间的流动,以及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这一切的变化都在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例如制成品的平均进口关税从 1947 年的 47% 降至现在的 2.1%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以平均每年约 14% 的速度在增长,几乎是世界货物出口增长率的两倍。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结果就是模糊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国内市场进而被国际市场所渐渐取代。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对各国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它是商品、技术、信息,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重新配置;它促成一种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彼此交织的复杂格局;它符合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因而就不应该是为某一社会制度专属的共融体系,当然更要朝着不以强权政治为前提的互利准则运行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贡献,和市场经济一样具有不可轻视的历史进步性。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日趋激烈,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在这种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利用新资源,开拓新市场,以在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获取新的科技、技术、市场及金融服务的机会,因此它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有 “ 外向型 ” 发展的前景。同时它们又不得不面对来自低价格进口产品以及设立在当地的国外公司的竞争。贸易壁垒的不断消除,国内市场也逐渐溶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而此时我国企业就不得不按照国际市场的标准、价格、质量来提供产品或服务。中小企业为了能够很好地迎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日趋严峻的挑战,除了需要得到政府及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外,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构建并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应该成为其首选,也是必然选择。 中国入世标志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实质是:国际上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经济所提供的各种要素及机遇,同时,我国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国际经济为自己所提供的各种机遇和因素。我国企业所能利用的国际经济为我们所提供的机遇与因素,不仅仅表现为我国企业对国际市场及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等因素的充分利用,而且也表现为对国际资本优势及国际产业优势的利用。我国企业对国际资本优势及产业优势的利用,使得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必然产生两种趋势:资本与产业的整合,产业与产业的整合。

资本与产业的整合

所谓资本与产业的整合,就是指具有雄厚的货币资本实力的企业,利用自己在货币资本方面的优势,以全部收购的方式,或者以入主控股的方式,整合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产业性企业,即整合主要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从而实现资本与产业的融合。

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两大类:一是资本经营,即通过买卖企业或者买卖资产,以及利用股票等金融工具的交易而实现增值的经营活动;另一类是生产经营,即通过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而实现增值的经营。这两类经营活动都是企业正常的应有的经营活动。这两类经营活动往往会以分工的形式统一于一个企业集团之中,例如,母公司的功能主要在于搞资本经营活动,而子公司则是偏重于生产经营活动。但是,这两类经营活动在现实中更多地是相互分离地体现在不同的企业载体上。例如,有的企业因为各种原因而拥有更多的货币资本,主要从事于资本经营活动,其特征表现为资本经营的优势;而有的企业则主要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生产某种产品或者服务,其特征表现为产业经营的优势。正因为有的企业表现为资本的优势,而有的企业则表现为产业的优势,因而就出现了这两种优势有效组合的趋势:资本与产业的整合。

资本与产业整合的特征是:资本入主产业性企业后,主要是利用资本的优势而促进产业性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规模创新和市场扩张,从而提升产业性企业的档次,使产业性企业实现升级换代,但资本一般不自己去经营产业性企业,而是只追求资本的回报,因而即使在资本从产权上已完全控股产业性企业的条件下,资本也一般不派人担任产业性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而是只实施监督,因此,产业性企业的经营活动,基本上还是由从事于生产经营的职业经理人来完成。也就是说,资本与产业的经营,是指资本利用产业性企业的生产经营优势,为资本寻找回报的新增长点,而产业性企业则利用资本的资本优势,为自己再造更高的经营优势,提升自己的经营能力,因而资本与产业的整合,是一种优势互补的整合,是资本与产业实现了双赢。

资本与产业整合的条件是:第一,被整合的产业具有大的市场潜力,但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而无法进行高效运营,例如,有的因为资本不足而无法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更无法大规模进行市场拓展;又例如,有的是因为体制方面的原因而不具有活力,需要在国际资本的界入中升华自身的体制。第二,被整合的产业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本基础,例如,有的被整合的产业原来已经具备优秀的经营人员梯队,或者是资本已经选择到了良好的经营团队,因而资本能够顺利地推动被整合产业的发展。第三,资本具有极强的实力,具有整合产业的力量。

产业与产业的整合

所谓产业与产业的整合,是指国际上一些大的产业集团为了实现自己的产业升级,或者为了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自觉地将一些加工制造业务向我国转移,与我国一些从事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合作;而我国的企业刚好需要这种合作,因为这种合作能够使我国企业利用国际上的大的产业集团的品牌优势及营销网络等方面的优势,使自己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降低自己进入国际市场的成本,同时,我国也可以在与国际企业合作中使自己在加工制造方面的比较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产业与产业的整合,是一种优势互补性双赢组合。

产业与产业的整合,最适合于我国那些生产能力已明显过剩的企业。我国有些产业的生产能力,明显地超出了我国市场的需求,出现了生产力过剩,而这些企业要靠自己走向国际市场,又有各方面的障碍,进入的成本太高,在这种条件下,我国这些生产能力过剩的企业就可以与国际上一些大的名牌企业进行整合,这样就可以使我国过剩的生产能力的企业利用这些国际性大公司的品牌及营销网络而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

国外大的产业集团之所以愿意同我国的企业进行整合,是因为我国的企业在加工制造方面确实有比较优势,例如,劳动力比较便宜。在发达国家,由于劳动者的休息时间远远大于我国,而工作时间又远远短于我国,因而在发达国家,同一台设备在同一时间生产的产品要远远少于我国。但是,由于我国劳动力比较便宜,产品的生产成本却又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就是说,同样的设备,在发达国家可能赚的钱比较少,而在我国则能赚更多的钱。正因为如此,所以发达国家的大的产业企业愿意同我国企业进行整合。这种整合是一种互相发挥优势的整合。因此,我国的生产力过剩的企业,比如家电企业,应该进行这种整合,成为国际大企业的加工基地。

在国际化的条件下,企业发展所遵循的应该是比较优势的原则,也就是在竞争中应强调自己的比较优势。每个企业都强调了自身的比较优势,那么就会在国际分工中实现比较优势的相互结合,从而使国际资源得到充分的有效配置。因此,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应更多地考虑自己的比较优势问题,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同国际上的企业的比较优势相结合。我国一些企业利用自己在加工制造方面的比较优势同国际企业进行有效整合,虽然可能使我国的企业丧失了自己的产品品牌,但是我国企业可以利用国际上名牌企业的品牌及销售网络等比较优势,使自己能够低成本地进入国际市场,这对提升自己的企业品位及档次,是极有意义的。因此,在国际化条件下,我国企业确立自身发展战略的基点及方法都必须要适应国际化的要求,立足于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