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靺鞨: 与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有历史渊源关系,是满族的直系祖先。
黑水靺鞨部居靺鞨的最北面,在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下游两岸一带,发展较慢,分十六部。
唐玄宗时,在此大部落置黑水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其余各部隶属于都督府,称为州,任命各部落首领为州刺史。进一步加强了这一地区同内地的联系。至五代时,
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真,从此,女真这一名称代替了靺鞨。
辽朝又因避讳改写作女直。辽天显元年(926)太祖耶律阿保机灭渤海,部分女真人随渤海人南迁,编入辽籍,称为“熟女真”;留居故地的女真人,未入辽籍,称为“生女真”。生女真中的完颜部逐渐强大,他们营建庐室,定居在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一带。从事农业生产,掌握了冶铁技术,出现了私有财产,阶级分化十分明显,法律规定杀人者偿马牛三十,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至乌古乃(1021~1074) 为部长时,始建官属,并着手统一生女真各部,被各部推为都勃极烈,同时受辽生女真部节度使官号而不系辽籍,成为辽朝属国,世袭不绝。至盈歌为都勃极烈时,禁其他女真部落自称部长(勃极烈),擅置信牌者治以法,女真各部政令统一。辽末,阿骨打(1068~1123)即起兵反辽,于1115年建立
金朝。金朝于1125年灭辽,1127年灭
北宋,成为与
南宋南北对峙的中国北部封建王朝,并且把外兴安岭以南及黑龙江下游都置于金朝上京直接管辖之下。1234年亡于蒙古。
粟末靺鞨是居住在最南端的靺鞨,以粟末水(今松花江)得名。粟末靺鞨原为
高句丽的附属。688年,唐和新罗的联军灭了高句丽后,粟末靺鞨与其他高句丽遗民在高句丽故地建立起渤海国。926年,渤海国被契丹所灭后,一些粟末靺鞨人投靠
高丽。 (有人说他们来自扶余地,始终与高句丽敌对。由于粟末靺鞨地是扶余故地,而扶余人与勿吉屡与高句丽人战)。他们有另一名称浮渝靺鞨,是因为他们是进入夫余故地的靺鞨,也在吉林市一带经常与高句丽人大战。
肃慎(挹娄)人曾与高句丽发生冲突而高句丽将肃慎六百余家迁往夫余南乌川。《晋书·肃慎传》说:“肃慎一名挹娄,在不咸山(今
长白山)北。”晋朝时挹娄人已到达今延边地区。又据考古界提供的资料看,高句丽于
东晋时期在今延边地区的东南部修筑了为防备挹娄人南侵的“边墙”、“长城”,其中一段位于珲春平原北部山丘上,东自哈达门乡太平村西山始,向西延伸横跨珲春北部山区,直到英安乡关门咀子西山,总长约25公里;另一段位于和龙和延吉市北部山区,西自和龙八家子镇丰产始,东至龙井长安镇鸡林北,总长100余公里。挹娄人晋朝时已经控制今延吉、珲春以北地区。
挹娄发展到南北朝的勿吉时期。据《魏书·勿吉传》载,在公元475年(北
魏延兴五年、高句丽长寿王六十三年)勿吉就已夺取了“高句丽十落”,并密谋与百济“从水道并力取高句丽”。“高句丽十落”今珲春和延吉市地区。勿吉人已对高句丽在图们江流域的统治区发起了进攻。勿吉与百济密谋:勿吉从图们江或日本海攻打朝鲜半岛的沃沮地,而百济从半岛的西海岸攻击高句丽地区。后来勿吉人取得了今延边东部及朝鲜半岛东北部地区,而这一地区则成为勿吉及后来靺鞨粟末部、白山部的控制区。白山靺鞨的分布区是今朝鲜东北部,粟末部最初的中心地区是今敦化一带,后来移至吉林市一带。
他们后为成来渤海人。
渤海亡国后,一部分部落投靠突厥民族,后经过辽朝,被强制迁于辽西,后融入汉等民族。
大多数渤海人进入靺鞨其他部落,辽灭渤海国后。强制把渤海国王城居民迁至东蒙、辽宁、山东一带,融入女真族或者汉族。经过元朝,被归类为汉人。
经过辽、金、元、明等朝代的历史变迁,渤海人最终迁入中原,融入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