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物质的电离 求高手

物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取决于什么?
是它的键能大小吗?
向NaCl在水中完全电离是因为水分子的热运动使其中的离子键断裂
而一个水分子的电离是周围水分子对它的作用使它的H-O键断裂
而乙醇的电离也是周围分子对它的作用使它的H-O键断裂
NaCl的电离程度远大于乙醇是因为Na-Cl 键的键能小于乙醇中O-H键的键能吗?
如果是它的键能大小由什么决定呢?
书上曾经写过共价键的键能由两原子的半径和决定,那么乙醇中应该是O-H的键长<C-H键的键长,因而O-H的键能应该大于C-H的键能啊,为什么会先断裂O-H键呢
书上又说因为O的电负性>C,导致O-H的极性比C-H大,容易断裂。
既然键能都在上面摆着了,为什么还要考虑极性?
即使有极性,但是起决定性的还是键能啊,与极性有什么关系呢?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会有弱电解质这类物质的存在?为什么不是只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既然能破坏掉化学键,就应该能把所有的都破坏掉,为什么有“只破坏一小部分”这种离奇的观点???

电离程度不仅仅取决於其键能大小
还和水合能,离子气化能,(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有关
NaCl中,离子键键能小,晶格能小,水合能大,气化能大,当然易溶
由於共价键比离子键强很多,难以破坏,因此很多共价化合物都难溶於水.
但是像HCl这种,键能在共价键中算小了,而且水合能大,气化能大,极易溶解.
而NH3是因为有氢键所以易溶
共价键极性越强,越偏向於离子键,那麼键能就会削弱很多
为什麽会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我就拿酸来举例好了
酸性大小跟中心原子电负性有关,跟非羟基O原子数量有关,跟酸根结构有关
像强酸HClO4,非羟基氧特别多,中心原子电负性特别大,那麼就加强了Cl-O键的键能,电子云偏向中心原子,使得O对H的束缚减弱,那麼H就能够全部电离
而为什麽弱酸不能完全电离,由於电离需要吸收能量,这些酸即不能像强电解质那样有强烈给出H+的趋势,并且水合能也不大,那麼就没有足够能量让所有键断裂,只能断一小部份,所以这就是弱电解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