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字与号是怎么起的

如题所述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号分为自号和赠号

1、自号:

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苏轼的被贬至黄州东坡的境遇,让他想起白居易被贬时也是居于一个叫做东坡的地方,故然因而自称。

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开头就提到:“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2、赠号:

-贺铸,人称贺梅子, 只因他诗中一佳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张先,人称张三影,此称呼得于他写的“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诗。


扩展资料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避讳”制度。

在古代名和字连起来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尊敬。有两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种情况是在先秦时期,当名和字连称时要先字后名。如:

孔父嘉,孔子在宋国的祖先,“孔父”是字;“嘉”是名;姓为“公孙”。

叔梁纥(hé),孔子的父亲,“纥”是名;“叔梁”是字;姓为“子”。

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视”是名;“孟明”是字;姓为“百里”。

西乞术,蹇叔的儿子,“术”是名;“西乞”是字;姓为“蹇”。

白乙丙,蹇叔的儿子,“丙”是名;“白乙”是字;姓为“蹇”。

第二种情况是汉朝以后名字连称时,先“名”后“字”。如:

“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场德进,东平刘桢公干…··”这是曹丕《典论·论文》中的一段话,提到“建安七子”名字连称,都是先名后字。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表字

百度百科——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10
据十三经中的《仪礼·士冠礼》记载,小孩生了三个月后,父亲会为其命名,20岁行冠礼时,则会请德高望重的人帮取字。
喊别人“字”是一种尊敬,平辈可以叫,晚辈也可以叫。比如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是苏轼学生,但他也曾直呼苏轼的字“子瞻”,他有一首诗,标题就是:“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盖退之戏效孟郊”。
民国之前,“名”和“字”是“两回事”。民国以前的“讲究人”,不仅有“姓”有“名”,还比现代人多了“字”和“号”。父母起的“名”一般用以自称或是署名,如果是其他人直接喊出你的“名”来称呼你,在封建时代可以算作“犯讳”。“字”则是显示尊敬的一种称呼方法,如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当时的人在称呼王国维时,需以“静安”来代替,直呼全名便是失礼的行为。
除了名、字之外还有号。“号一般是自己起的,相当于是笔名或艺名,其他人一般不会直接喊别人‘号’。”

长辈对晚辈可以“直呼其名”,但在同辈分的人之间,或是晚辈称呼长辈时,到底应该“怎么喊”?
皇上称呼臣子,父亲称呼儿子、上级称呼下级时,都可以存在直呼其名的情况。无话不说的亲密好友,有时也会“直呼其名”。但在绝大多数的时间段里,长辈在称呼小辈时,还是会客气地以“字”来称呼,表示对晚辈的尊敬。
晚辈在称呼长辈时,既不能称名也不能称字,还不可称号。古人解决的方式是,先论行辈,还可以在长辈的“字”后面加上尊称,如李宗仁可以称为“德公”,白崇禧则是“健公”。
“官号”能拿来当称呼
除了“名”或是“字”,能够当成称谓来称呼别人的还有“地望”、“排行”及官号等。所谓“地望”就是以出生的地方或者曾经做官的地方来称呼对方,如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学生及世人便以“南海先生”相称。柳宗元是河东人,所以称柳河东,又曾任柳州刺史,所以又叫柳柳州,孟浩然是襄阳人,所以称其孟襄阳。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所以称其陶彭泽。岑参,任嘉州刺史,所以称岑嘉州。在家的排行也能当做称谓,如李白在家中排行十二,后人便称其李十二或十二兄。
官号也常被用来作为称呼,如称阮籍阮步兵,称王羲之为王右军,称王维为王右臣,杜甫为杜拾遗、杜工部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