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1.加强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技能的掌握 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 也关注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技能的掌握。如我国地势、 地形对我国河流、气候有什么影响?学生必须对我国地形、地势、 气候等特点有清晰的认识,这有利于学生进行良好的思维活动。 这种探究过程伴随着思维活动的进行。 探究的过程就是思维活动的过程。 思维活动就必须借助自身已有的基本地理知识来完成。 2.让学生对观察对象获得足够的认识 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局限, 对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结构、 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没有足够的认识, 因为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认识它们。我们设置一些问题, 引导学生去观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 为学生顺利地进行思维活动提供了思维素材, 并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形成认识上质的飞跃。 如平原和高原有何不同? 不妨让学生观察平原与高原景观图片再作比较。 学生发现平原上绿油油的,水好像要渗出来,感到地势(海拔) 很低;站在高原上伸手可以摘下云彩,感到地势(海拔)很高, 因而从直觉上感知了平原和高原的差异。 3.注意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教师提出的问题新颖、独特,并具有挑战性,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如我国北方水资源缺乏,教学中教师借助北方的井越挖越深的漫画,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样的问题不可能有统一标准的答案, 但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习惯,教师要给以正确地引导。 教师通过语言传递的信息尽量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为什么), 减少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的描述。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 并有表述自己见解的机会。如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 为什么?让学生回答,而不必直接讲述地理事实。通过这种途径, 我们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 适度对教学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地理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1.从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相互联系进行思维 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弄清了他们的联系,才能沿着他们联系的脉络进行思维。 知道了结果,可追溯原因;知道了原因,可推知结果。 如我国洞庭湖的面积日益萎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们从其与地形、位置、人类活动等的联系来分析: 洞庭湖位于长江支流湘江与长江干流交会处, 支流与干流中上游的植被不断地被砍伐、破坏,降水较多, 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湖泊不断地被泥沙淤积;同时,填湖造陆造田, 使洞庭湖面积退缩得很快。那么洞庭湖的退缩或消亡, 会对这里环境、气候有什么影响?我们从湖泊及其环境、 人类生活状况的变化等联系来分析, 显然这对我们生态环境有极大的危害。 2.按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规律进行思维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地理事物或现象也是如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这种规律。 如有人对我国“北大荒”变为“北大仓”持赞成意见, 有人持反对观点,我们该做出怎样正确的判断呢? 从现实事物发展规律看,五六十年代我国对“北大荒” 的开发使它变成了“北大仓”,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粮食等农产品。 可这里原始湿地﹑林地被破坏了,野生动物失去了理想的栖息场所, 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气候也不断恶化,水土流失加剧, 终于在1998年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灾害。 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原始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 还湿地。 3.运用逻辑思维方法进行思维 逻辑思维,也就是对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 归纳演绎等方法。比较法是地理思维教学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可以是相同的或相似的事物或现象的横向比较, 也可以是同一事物或现象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纵向比较。通过比较, 我们获得了新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发展规律。如我们对尼罗河、 亚马孙河、长江、 密西西比河等世界四大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 可以得知影响河流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气候(降水), 其次是地形。 三、构建地理思维训练素材库 1.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维素材 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思维素材,让学生得到思维的锻炼和发展, 并掌握一定的探究问题的思维技巧与方法,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如在暗室里,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在墙上, 垂直照射时光束集中而明亮;倾斜照射时光束分散而暗淡,为什么( 湘教版地理教材中提供)? 我们可以借此来说明太阳辐射对气温的影响。 2.利用日常生活、生产中事物构建思维素材 只有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思维的兴趣。 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常是进行独立创造思维的, 他们有很大的创造思维的潜力,有待于我们挖掘和培养。 如我们这里是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都下雨, 可为什么书上说降水集中于夏秋季呢?学生通过讨论、 观察教材中降水量柱状图,才明白这主要从降水量上来区别。 3.从各种媒体信息中搜集思维素材 社会发展的问题,无非就是我们如何生存得更好的问题, 这种问题人人关心。学生也是如此, 我们应该利用这种问题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使他们思维能力得到充足的发展。如媒体报道: 2005年9月中下旬,飓风连续三次在美国东南沿海登陆, 给新奥尔良、佛罗里达州等城市造成150亿美元以上巨大的损失。 我们可以借此让学生探讨:怎样预防飓风带来的危害并加以利用、 使其为人类造福? 4.注意跨学科思维素材的整合 地理教学中涉及到众多跨学科知识,如化学的、历史的等。 我们通过利用跨学科知识的思维方式来探究地理问题,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的习惯。 如学习《非洲》时,教材中提到了“水能资源”, 这里蕴涵了物理学中动能与势能原理,学生还没有足够的、 也不习惯用相关的物理知识来探究、分析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的。 怎么办呢?我们不妨做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 把同样一杯水从不同高度在软软的沙地上(教具模型), 结果不一样,为什么?经过一翻思维探究,学生便很快做出了答案。 这就帮助学生构造了一种思维模式,启发他们大胆创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