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什么是土的可松性?

分类属于建筑施工技术形成性.

土具有可松性即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 仍不能恢复密实状态。土的可松性由可松性系数表示,不同类型的土,可松系数不同。由于土方工程量是以自然状态的体积来计算的,所以在土方调配、计算土方机械生产率及运输工具数量等的时候,必须考虑土的可松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9
土的可松性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以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后虽然振动夯实,仍不能恢复到原来的体积,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土的可松性

公式
土的可松性程度用可松性系数表示:

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
最初可松性系数:

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
最终可松性系数:

式中:

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

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K');

V1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 m);

V2 土在松散态下的体积( m);

V3土经压实后的体积( m)。

可松性对土方的平衡调配,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基坑(槽)开挖后的留弃土方量计算以及确定土方运输工具数量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2个回答  2020-12-15
土的可松性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以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后虽然振动夯实,仍不能恢复到原来的体积,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在建筑工程上上的可松性对土方的平衡调配,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基坑(槽)开挖后的留弃土方量计算以及确定土方运输工具数量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松性程度用可松性系数表示:Ks=V2/V1KS'=V3/V1式中 KS——最初可松性系数; KS'——最后可松性系数; V1——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m3)V2——土经开挖后的松散体积(m3)V3——土经回填压实后的体积(m3)
第3个回答  2020-12-12
土的可松性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以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后虽然振动夯实,仍不能恢复到原来的体积,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公式
土的可松性程度用可松性系数表示:

最初可松性系数:

最终可松性系数:

式中:

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

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K's);

V1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 m3);

V2 土在松散态下的体积( m3);

V3土经压实后的体积( m3)。

可松性对土方的平衡调配,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基坑(槽)开挖后的留弃土方量计算以及确定土方运输工具数量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系数
土的可松性系数[1]

土的类别 最初可松性系数Ks 最终可松性系数K's
第一类(松软土) 1.08~1.17 1.01~1.04
第二类(普通土) 1.14~1.28 1.02~1.05
第三类(坚土) 1.24~1.30 1.04~1.07
第四类(砾砂坚土) 1.26~1.37 1.06~1.09
第五类(软石) 1.30~1.45 1.10~1.20土具有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组织被破坏,体积因松散而增大,即使再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原来体积的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土的可松性一般用可松性系数表示。

2.土的可松性在土方施工中的用途:

土的可松性系数是挖填土方时,计算土方机械生产率、回填土方量、运输机具数量,进行场地平整规划、竖向设计和土方平衡调配的重要数据。

二、土按开挖的几何特征分类有哪几类?

分为五类,具体为:

1.平整场地:是指就地挖填找平、厚度在±30cm以内的工程。

2.挖地槽:是指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槽长大于槽宽3倍以上的挖槽(沟)工程。

3.挖地坑:是指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挖土工程。

4.挖土方:是指槽底宽度在3m以外的挖土工程;坑底面积在20m2以上的挖土工程;平整场地厚度在±30cm以上的工程。具备其中一条者,视为挖土方。

5.回填土:主要是指地槽(坑)回填或地面回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