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找到二月河写的《致老师的一封信》

二月河写过一篇《致老师的一封信》,谁能找到原文?
谢谢啊!

近日,拜读了2004年12期《教育文汇》发表的二月河先生《致老师的一封信》,作为一个在教学一线一呆就是二十六年的小学教师,面对新课改,面对二月河先生的真诚之见,有着很多过去一直不想说,或者说是不敢说的话,很想借贵刊一吐心声。
二月河先生在信中写道:“您(老师)总是蹙额沉思,总是执鞭踌躇。黑板前的他或她,都是那样的文质彬彬,或潇洒步于课堂,或频频垂教于课桌,时而傲然扫视着教室里的一切。是的,您是这里的皇帝,其实在学生心目中,您的话比诏书还要具有权威性。”的确,在我们小学,特别是山村小学,许多学生都把老师当作神了,认为老师什么都知道,伟大得了不得。我小时就曾经闹过这样的笑话:有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待老师送队回校后,悄悄地跟着返回到学校厨房窗子后面,想看看老师是不是也吃饭,因为我们一次也没见着老师吃饭。现在,我也是一位“年轻”的老教师了,深知什么叫“学然后知不足”,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什么叫“秀才三年成白丁”。因此,我在学生面前表现得很坦然,不懂就是不懂,决不遮遮掩掩,有时还拜学生为师。但有的老师却是夜郎自大,唯我独尊,在学生面前完全一个十足的土皇帝,把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囊括到自己名下,吹嘘自己教的学生有多少考上了大学。出现了错误,不是主动认错,而是千方百计去支吾、遮掩。有位学生家长向我说了这么一件事:他的孩子在写字时,突然被老师的一个“爆栗”打得眼泪直流,却不知又犯了什么大错。老师厉声训斥道:“你这个蠢猪,‘集’字你怎么写成四横了?”学生不服气,找来字典翻到“集”字一页,小声说:“老师,你看字典上是四横。”老师一看果然是四横,却大声地对同学们说:“噢,这个字有两种写法。”
说实在的,我们的许多老师,在学生面前显得饱读诗书的样子,一副孔圣人的姿态,这就给学生一种错觉,认为老师是万能的,老师说的没有错的,这就很自然地约束了学生发散性思维、探究性思维、求异性思维。老师是人不是神,如果把老师当作神,那才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地球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把帝王当作真龙天子,文革中把老人家当成神去顶礼膜拜,这样做的结果,给人民带来了什么,就不用我在这儿多言了。
现在农村的教育出路在哪里?这是很多有良知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现在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简陋得没法形容,直到今天,我们有的山村小学穷得甚至连彩色粉笔都没有,党报党刊是必订的,教学刊物少得可怜,即使有几本,教师课余时间,不是打牌就是织毛衣,要么就是交流感想:电信单位开会学习每天补助多少钱,工商税务工资又涨了几百块,电力部门组织境外游,银行的大厦多么有气派……谁有心思去潜心钻研学生的情商、智商曲线图和什么自主、合作、探究三维目标?因此,上述学生写字写对了也挨打的事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月河在信中说:“‘作家’这个词儿听来蛮气派。也许正为此,我的许多同窗现在见面,都说我‘当年’怎么刻苦、怎么肯读书。您为什么不言语?因为您知道,我曾是您心中的废物,您用尽了文明人的刻薄话来伤害我,那时您总是谆谆复恳恳地教诲,读书上学即是最幸福的事,反之,我认为上学乃人生一大难受。”
从先生的信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用他的切身体会告诉我们,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应是老师教书的首要任务。他说“逃学才快乐”。现在有多少学生感受到了上学的快乐?如果来个问卷调查,百分比可能令老师和家长寒心。为什么现在学生上网、逃学、厌学、弃学,甚至杀人、放火的事经常出现于报刊杂志和电视荧屏之中,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试想,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受到的是人性的尊重,得到的是亲切的关怀,学到的是有趣的知识,那他们还会去上网,去逃学吗?
我曾教了十几遍一位日本作家写的《大仓老师》,结尾作者深情地写道:“大仓老师让我这个生来讨厌上学的人感到了上学的乐趣。”对于一个生来讨厌上学的人,都感到上学的乐趣了,上学比干别的事有趣,他(她)还会去干别的事吗?
“您喜欢聪明的神童,恭顺而温良,好学且‘懂事’,即使是天真,也有您的规范与雷池,必须是‘文明’的天真。老师,我真难讨您的欢心。现在我们文明富有,连儿童的游戏都毫无阳刚之气,充满了女人味。丢手帕、跳皮筋、击鼓传花、诗朗诵、弹琴、跳集体舞……”
我带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为了班级纪律,我也不知挨了多少校领导的批。究其原因,我对学生不打不骂,遇到学生造事,我最多只是给以重言而已,有时还让他或她自己去解决矛盾。我还积极鼓励学生对自己不服的事情进行辩论,对学生的个性给以尽量的释放。因此,有时为了一个问题,教室里吵成了一锅粥,学生思维倒也活跃了,纪律却成了大问题。我父亲(已故退休老教师)曾多次教育我,要把每个学生都当作人才来看待,越是穷学生,越是爱闹事的学生,将来的出息可能越大,越是需要你的精心呵护与耐心教育。回顾所教过的学生,的确是这样,那些过分“懂事”的学生,做事谨小慎微,不敢轻易越雷池半步,结果只能当当老师,做做医生或小职员一类的工作。而那些贫困的学生,不安分守纪的学生,他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境况,敢打敢拼,结果真的出人头地了。
我带的第一届毕业班有个叫胡坤的学生,常常是我还没走出教室门,他却早已飞身球桌前,与几个战将打了几个回合了。他初中时成绩平平,没有考上中专,只好读高中,后来努力了几回,居然考上了燕京大学。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机电部十六所工作,月薪一百多(我当时工资只有53元),可他没干上一年,嫌工资太少,南下广州、琛圳,北上北京、哈尔滨,最后在秦皇岛开了一家公司,现在早已是家资过千万的民营企业家了。他在读高中、大学时,就靠卖贺卡、冰棍、给别人照相来赚钱,解决自己和妹妹的生活学习费用。在他给我的信中,他说:“‘逆境’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财富,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在逆境中磨练自己,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栋梁,才能为天堂寨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增光添彩,为她的繁荣富强贡献我们的力量。”他为家乡医院一次就捐赠二十多万的先进医疗器械。
二月河先生在信的结尾诚恳地写道:“老师,我半点也不怀疑您的用心,知道您耗尽心血地想教好学生,但我不明白,您为什么那么喜欢临摹而不喜欢创造,爱‘范性’而不爱‘弹性’,愉心温柔的灯光而讨厌野性的爝火。您对好坏的标准就是听话与否和分数的高低,不太枯燥了点?您能不能更豁达、清新、宽容一点呢?”
写到这儿,我又不得不代表老师说几句。其实,我们老师也不想当什么神不神的,但整个社会,一个个家庭,都把孩子成才之重任交到我们老师手中,都把老师当作孩子的救世主,我们想走下“神坛”也下不来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我们也要吃饭,也想过得比一般人舒服一点。可一年到头,靠工资吃饭,孩子上学,人情客往,一家人都巴望着你那点工资。工资虽然年年加,可是跟不上物价涨得快,更何况加的工资未到手,调资费却收了好两次,什么扶贫、捐款、培训、考试、党费,一样不能少交。好不容易评了一个全省“十佳少先队辅导员”,证书还是托人要来的。满心希望报了一个省优秀教师,得几百元奖金买件出门“光棍皮”,穿一次名牌尽情潇洒走一回,可是教师节过去了几个月,还不见动静。你想想,这样的“先进”有何影响力?又有几个傻瓜像我一样整天钻研新课改,自办报纸,定期编辑《校园简报》、《作文通讯》、《教坛新论》、《科技与教育大观》,还自费编印《教子有方》家教教材免费送家长?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统考分数高低还是检验教师教学好坏的唯一标准。考得好的得奖金,考得不好的受处罚,领导批,家长骂。“范性”学生好管理,安全有保障,不出乱子出成绩;“弹性”学生今后成才与否难料定,今天让你老师日子不好过,真的“叫我爱你不容易”。老师“豁达、清新、宽容”当然好,可是难过社会、学校、家庭评价这一关:缺少威信的老师怎么能教好我们的栋梁材?
最后,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请二月河先生也当几天老师,等有了切身体会后,写一部《中国教育忧思录》,为教育来一次彻头彻尾的革命作舆论准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5
教师节伴随着秋风的韵律到来了,耳边对教师的赞美之词又强烈了许多。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好。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就说过:“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然而,当你读完著名作家二月河的《致老师的一封信》之后,则会更多地想到教师的使命、教师的观念,想到如何“以人为本”,保护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健康、幸福地成长。这封信是二月河先生若干年以前写下的。可以看出,信中尽管有不少尖锐的语言,但却丝毫遮掩不住他对老师的爱戴之情。征得他本人的同意,我们特将此信在本报发表。以期引起广大教师的反思。
第2个回答  2013-04-15
百度点 二月河致老师的一封信 试试
第3个回答  201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