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1、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战略是,增强全民族的科学技术意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动员和吸引大部分科技力量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注重技术创新,努力吸收和尽快应用世界上先进的适用技术,加速成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技术改造。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以大规模生产的产业技术和装备现代化为主要方向,同时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稳定地加强基础研究,增加科学储备。

  2、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部署为依据,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重解决工农业大规模现代化商品生产中的问题,有效地控制和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在若干我国具有优势的科学技术领域,必须勇于创新,保持发展势头,继续在世界先进行列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高新技术和基础研究的若干重点领域有所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形成部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到2000年我国工业主要领域大体达到经济发达国家70年代或80年代初的技术水平,到2020年达到经济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技术水平,在总体上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处理好应用推广与研究开发的关系。要推广适用、配套的先进技术,大力发展以科技为支柱的商品经济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时要切实加强农业科研工作,搞好纵深配置,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要继续实施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宗旨的“星火”、“丰收”、“燎原”等计划。

  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推动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的科技进步。要注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特别要用电子信息技术对各产业部门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机械装备的技术水平。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发展品种,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我国经济从高消耗、低效益向低消耗、高效益转变。

  社会发展方面的科学技术,应在人口、医药卫生、社会服务、公共基础设施、环境和生态保护以及灾害监测和防御等方面加强研究和开发,为我国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高新技术的发展,应继续贯彻“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国家要重点支持可能取得重大突破和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的研究,大力扶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积极创造条件,认真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高新技术的国际合作和市场开拓,扩大技术进出口贸易,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引导高新技术产业走国际化的道路。积极推进以“攻关计划”、“八六三计划”、“火炬计划”等高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发展计划,争取在某些领域取得突破,加快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基础研究应遵循科学自身发展规律,要在若干前沿领域加强探索和跟踪,争取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应用基础研究要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要保持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的队伍,国家应稳定地给予支持。要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和高等院校的作用,加强两者的协调和合作,以利于培养人才,保持活力。

  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贯彻缩短战线,突出重点,加强科研,梯次更新的方针。注意研究发展对提高重点常规武器性能和提高未来新的军事能力具有关键作用的高技术,以及为国防科学技术发展奠定基础的技术;继续发展国防尖端技术,保持发展势头。继续推进武器装备技术的现代化进程,使高技术常规武器有较大发展,自卫核威慑能力的有效性得到保持,缩短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某些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国防科技在世界先进科技领域里继续占有一席之地。

  3、继续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贯彻执行基本方针的同时,还应注意贯彻执行以下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

  ——切实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提高全党、全国人民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认识,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水平,创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坚持改革开放。科学技术要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科技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在进一步发挥竞争机制和市场作用的同时,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必要的集中管理手段,运用政策、法规、行政、经济等手段进行干预与调节。

  ——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方针,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其消化、吸收与创新,作为加速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学术自由,鼓励探索创新。

  ——坚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方针,在作出科学技术发展纵深部署的同时,大力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努力普及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素质,同愚昧、迷信作长期的斗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3
近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艰难而又曲折的过程。不应否定洋务运动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历史作用,正是洋务运动开始了近代西方科学特别是技术在中国的传播。但是由于清朝统治的腐败,历经30余年的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几乎与此同时,日本的明治维新却获得了成功。1868年的明治维新,建立了带有日本特点的君主立宪制的明治政府。明治政府成立以后,开始大规模引进近代科学技术,并逐渐开始了日本科学技术的革命与改造,创造出适合日本国情的新的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的方法。从1886年到1900年是东方式的日本产业革命的展开时期。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日本从战争中获得了巨额赔款,又得到了中国的资源和市场,大大推进了日本的工业化,科学技术也同时取得了迅速发展。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与中国洋务运动的失败形成了鲜明对照,实践证明了没有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就不会有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没有国家的近代化和工业化。
受到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特别是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了戊戌变法。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从1898年6月11日清光绪皇帝下“明定国是”诏书开始,宣布决心变法,到9月21日西太后发动宫廷政变重掌朝政为止,前后103天,短暂的“百日维新”也失败。尽管它所颁布的命令、颁布的措施未能实现,但从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角度看,开办京师大学堂,成立评书馆、奖励发明创造、保护专利等措施对后来的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戊戌改良运动失败后,资产阶级又于1911年发动了辛亥革命,并取得了成功。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便成立了实业部,在民间也纷纷建立各种实业团体,表明发展实业,推进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势在必行。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更为中国近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机会。科学技术特别是工业发展的速度,大大超过了辛亥革命前五十年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民族工商业主要是轻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1914年至1919年,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有90家,相当于大战前历年所开厂矿的总数。其中发展比较快的主要是纺织和面粉等轻工业,重工业虽有发展,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机器制造业还仅能仿制结构简单、精度要求不高的设备,工作母机完全依赖进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也建成了几座比较大的钢铁厂,但由于建厂时都向日本借债,实际经营权和产品完全被日本人所控制。不仅如此,到1927年92%的铁路被外国帝国主义直接或间接控制;航运业中,外国轮船总吨位占全国总吨数的70%-80%。
1921年国民政府出版了孙中山精心筹划的《实业计划》,试图利用世界资本过剩的危机,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全面开展了现代的经济建设。该计划包括修建把中国沿海、内地和边疆联系起来的铁路网,在中国东北部、南部的沿海地区各建一座具有世界水平的大海港,开凿运河,发展水上交通和水力事业,用机器和科学方法改良耕作,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开采矿藏,建立和发展重工业。这是中国有史以来实现工农业现代化的第一个宏伟的设计方案。孙中山辞去大总统职务之后,将全部精力投入国家经济建设,受任督办全国铁路,亲手创建中华铁路总公司、中华实业银行,身兼中华民国铁道协会会长、中华实业联合会会长、中华实业银行董事会名誉会长等职位,孜孜以求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但是由于孙中山把发展中国实业的希望寄托于外国援助上,希望帝国主义共同帮助中国的经济建设,而正是各国帝国主义 支持的各种军阀势力,形成了军阀混乱的局面,致使经济建设无法进行,帝国主义却从中坐收渔人之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