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们真的不敢做好事吗”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加评语

如题所述

“不敢做好事”之忧
  
8月4日,成都的一位先生在坐公交时发现前座的一位女士背部
的裙子拉链全部滑落,背部裸露在外而女士浑然不觉。他本想提醒一下
那位女士,但他犹豫再三,还是不敢,因为他担心女士的男友怀疑是他
干的————“为啥就你看见了?”其他人也莫不如此。就这样,过了
一站又一站,直到临下车时,他才把一张纸条塞给了女士。(据8月5日
《天府早报》) 
  
不敢做好事————类似的事情近来却多了起来。这反映出有
些人对别人已经失去了基本的信任,在他们眼里,世界上就没有拾金不
昧的人、就没有不求回报的帮助……这岂不是对真善美的全盘否定吗?
 当然,有些人“目中无好人”也不是毫无根据。比如,你如果在马路
上扶起一位摔倒的老人,他或他的家人可能会反咬一口————不是你
撞的,你为什么要扶他?如果你救起一个落水儿童,他的家人可能冷若
冰霜甚至惟恐避之不及:你为什么要救他?是不是想敲诈?……诸如此
类的事情都发生过,确实很让人寒心。
  
做好事常被误解,于是有人不敢做好事,于是做好事的人越来
越少,于是相信做好事的人也越来越少……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了。
  
光谴责和感叹是于事无补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打破这
种恶性循环和信任危机,这就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首先摒弃那种怀疑
思维,在没有证据表明别人值得怀疑的情况下,应该“往好处想”,而
不是无端的怀疑。 
  
如果人们时时事事都持以怀疑的目光,那么,那种恶性循环就
无法打破,真善美所受到的打压将日甚一日,这对谁都没有好处。 
  
当然,要所有人都步调一致地“从我做起”,也是不现实的。
这样,率先行动的人就可能继续受到误解,这也是无可避免的。但只要
我们坦坦荡荡、问心无愧,先受点委屈,又当如何呢?行动最能带动人
。只有当助人为乐的人越来越多,社会才能营造出文明、温馨的氛围,
从而步入良性循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