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吃什么长得比较快>?

- -就是猪吃什么比较好.

要想养好猪,在养猪中多得收益,重在管理。三分喂,七分管,管理得好,猪就长得快,管理不好,猪就长得慢,要想把猪养好,就要认真加强喂养,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1. 定时定量 喂猪每天要规定一定的时间、一定数量和一定的次数。使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吃得饱,睡得 好,长膘就快。这样才能搞好猪的胃肠功能,提高猪的食欲和消化率。小猪定时喂四餐,催肥期定时喂三餐。猪的食欲,一般傍晚最盛,早晨次之,中午最弱。在夏天这种趋向更为明显。因此,在一日内每次的给料量可按下列大致比例分配:早晨35%,中午25%,傍晚40%,一般来说猪喂九成饱就可以了。如果喂得过饱,就会影响猪下一餐的食欲,造成食料过剩。 .2. 先精后青喂食时,先喂精料,后喂青料,并且要做到少放勤添,一般每餐分3次投料,让猪在半小时内吃完。猪不想吃时,就要给每头猪投喂0.5-1公斤青料。如不污染青饲料一般不要洗,不要切碎,让猪咬吃咀嚼,这样就能把唾液(口水) 和青饲料充分混合,就可以增加猪的食欲吃得饱、睡得好、长得快。精饲料,就是营养较全面的配合饲料,广大农村可以因地制宜地搭配,如玉米、稻谷、大麦、小麦、高粱和红薯等,再加上蛋白饲料,如豆饼、花生饼、菜饼、芝麻饼和棉籽饼等搭配起来的饲料,都称为精饲料 。3.生喂比熟喂好生饲料营养全面,猪吃得少,长得快,省时间、省劳力、省燃料、省饲料,把饲料煮熟喂就需要锅灶,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工和燃料,增加了养猪成本,而且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同时经高温处理后,会使饲料中的营养损失10%左右,如果煮得不好,还会产生饱稍症(即亚硝酸盐中毒),造成猪群死亡,因此必须改为生喂。4. 干湿喂比稀喂好在饲养上养猪有干喂、稀喂和干湿喂三种方法。干喂,猪开始吃进饲料时要用很多的唾液浸湿饲料,对胃有损失。稀喂看起来吃得很饱,其实吃进去的大部分是水,而水分过多,对猪的生理功能不利。一是吃进胃内的饲料得不到相互摩擦,影响消化及吸收。二是饲料在胃内停留时间短,排泄快,消化热能多,影响猪的生长。三是胃液唾液被冲淡,不能充分发挥酶的作用,不利于消化,降低了营养利用率,新法养猪采用浸泡软化干湿生喂,实践比较三种喂养方法,我们认为干湿喂法最好,提前2-4小时浸泡饲料,饲料在未进入猪胃内之前就已争取了软化时间,猪吃饲料时饲料已软化可口,吃的饲料多,唾液、胃液能很好的起到作用,促进消化,吸收利用,使猪生长快,实践证明饲料浸泡软化后,能提高饲料效率,收益大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7
科学养猪法——倒喂法 在农村,大多数农户养猪仍然延续着传统养猪法,即采用“吊架子”饲养法,前期大量饲喂青、粗饲料,只投入极少量的精饲料,当猪长到50-60公斤以后,再大量增加高能量的精饲料进行快速催肥。这种饲养方法虽然利用了大量的青、粗饲料,但由于不能满足猪生长前期所需的蛋白质和矿物元素,致使猪生长发育缓慢,出栏时间延长,一般需要一年或更长的时间,使饲养维持消耗大大增加,这种饲养方法非但没有达到节约精饲料的目的,反而造成精料的大量浪费。 而少数养猪专业户采用“一条龙”饲养方式,即从小猪到出栏一直用精料饲喂,不用任何青、粗饲料。这种方式虽然大大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饲料的维持消耗,但农村大量的青、粗饲料却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因而经济效益仍然不够理想。 采用“倒喂法”养猪可以有效地避免“吊架子”饲养法和“一条龙”饲养法养猪存在的弊端,比“吊架子”和“一条龙”饲养法分别可节约精饲料30%和10%,而且“倒喂法”养猪瘦肉率高,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倒喂法”养猪的具体做法是: 从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公斤以前,以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合必需的饲料添加剂,只喂少量青绿饲料,不喂任何粗饲料。待猪长到50~60公斤后至出栏,再适当降低精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减少精料的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的投入,其比例为:精饲料62%、青饲料26%、粗饲料12%。 “倒喂法”养猪的科学依据是:因为猪从小猪到中猪阶段以长骨和瘦肉为主,对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需求较多,加之此时猪对纤维的消化利用率极低,所以要以精料为主,以满足猪生长发育对蛋白质和各种矿物质元素的需要,使小猪迅速生长,减少不必要的饲料消耗。而待猪长到50~60公斤以后,对纤维的消化利用率提高,耐粗饲能力增强,故增加粗饲料的饲喂量。
第2个回答  2013-04-19
饲料添加活菌中药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增加进食量,提高料肉比,促进育肥猪提前出栏。。
第3个回答  2020-04-16
猪全价配合饲料长得快,可以用浓缩饲料搭配一定比例的玉米和麸皮配合而成。
第4个回答  2017-10-24
饲料中添加功能性多肽促肥方肽,可以有效提高饲料消化率(有效提高16-19%,料肉比下降0.2-0.3),育肥猪多长2-3两/天,提早7-15天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