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普鲁士一直属于德国,但是却为什么将它让给苏联了呢?

东普鲁士一直属于德国,但是却为什么将它让给苏联了呢?

1945年初,有部分德国人在战后企图返回东普鲁士,但全部都被苏联军队驱逐,也有很多人被发配到苏联当苦工。当地所有德式地方名字都改成俄式或波兰式。

东普鲁士战后被前苏联和波兰瓜分:北部成为前苏联俄罗斯联邦的加里宁州,东普鲁士收复格尼斯堡在1946年改称加里宁格勒。前苏联解体后,该州成为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一块飞地。

扩展资料:

战争期间,德军征服波兰西部,令东普鲁士扩大。1939年,此区人口共249万人。虽然纳粹党强烈宣传民族主义,宣称他们征服的地区都住着大量德国居民、都想回归德国。

但事实恰恰相反:根据国家的统计,1939年时德军占领区的994,092居民当中,只有31,000人是德国人。很多居民在战争中死亡,其中大部分青年被征召到军队、战死沙场。

战后苏联吞并了东普鲁士北部,剩下的南部划分给了波兰,两国先后都驱除了东普鲁士全部德国公民,并对各占领地给予改头换姓。

东普鲁士实际意义上已经不复存在,这是得到了国际法的一致承认,德国作为战败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只能任人宰割,更何况战后领土缩小了40%也不敢言,虽然归还了部分。

德国虽然已经是欧洲头号强国,GDP远超俄罗斯和波兰,但面对强大军事实力的俄罗斯,德国不敢收回东普鲁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普鲁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1

德国作为战败国,东普鲁士作为了分割条款

二战后,英美法苏等国根据雅尔塔协议达成了共识,为了对德国的惩罚,决定对德国实行了分区占领,整个德国都属于盟国的控制之下,而苏联吞并了东普鲁士北部,剩下的南部划分给了波兰,两国先后都驱除了东普鲁士全部德国公民,并对各占领地给予改头换姓,东普鲁士实际意义上已经不复存在,这是得到了国际法的一致承认,德国作为战败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只能任人宰割,更何况战后领土缩小了40%也不敢言,虽然归还了部分。

德国不可能收回,也没理由收回

德国二战后已经做出了沉重的反思,深刻承认了犯下的罪行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信任,“清算过去,永远不再由德国发动战争”一直都是德国政治的口号。而东普鲁士已经成为了俄罗斯和波兰合法领土,以严谨著称的德国没理由打破现已形成的格局,收回他人强势领土就意味着宣战,德国人怎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打自己嘴脸呢?

德国不敢收回

德国虽然已经是欧洲头号强国,GDP远超俄罗斯和波兰,但面对强大军事实力的俄罗斯,德国不敢收回东普鲁士。反观俄罗斯一直握着手里的北方四岛,日本四处巴结希望普京能早日放手,而普京说过“战败国没资格谈领土条件”瞬间怼回了日本。俄罗斯可以说是个贪得无厌的北极熊无视国际的声谴和西方的经济制裁,强行兼并克里米亚,吃进嘴里的肉,俄罗斯是不会轻易吐出来的,所以德国是不敢从俄罗斯嘴里收回东普鲁士。

第2个回答  2013-04-20

1925年苏波战争后,苏俄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割让给波兰。

1939年,德苏两国瓜分波兰,苏联将14年前割让给波兰的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拿回来了。

1945

年德国战败前夕,在雅尔塔会议上,波兰领土和边界问题成为一个重要议题。苏联拒绝让出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要求维持1939年苏联西部边界。但是这样一

来,波兰将只剩下西半部,丧失一半的领土。为此苏美英三国决定,将德国的东普鲁士的部分领土补偿给波兰,而东普鲁士北部则被苏联吞并,成为俄罗斯联邦的加

里宁州,将东普鲁士原首府柯尼斯堡改名为加里宁格勒。剩余的南半部东普鲁士并入波兰成为波兰的瓦尔米亚-马祖里省。

同时将波德边境从维斯瓦河向西推进到奥得河一线,原德国的东波美拉尼亚变成波兰的滨海省和西滨海省,库雅维滨海省。原德国的西里西亚变成波兰的卢布斯卡省和希隆斯克省及下希隆斯克省。

德国东部边界详细更改让德国丧失了10万平方公里。但是波兰东部丧失给苏联18万平方公里,总账面还是损失8万平方公里。

所以在今天德国的新纳粹和极端民族主义者把原东德(即现在东部5个联邦州)称之为中德,而将西波兰7个省称为东德。

第3个回答  2013-04-19
德国的前身是脱胎于法兰克帝国。法兰克的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其东部形成东法兰克王国。后来诸侯萨克森王朝奥托一世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帝国是一个松散的邦联组织。从法理上说,普鲁士这块地方并不属于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疆界范围,只是因为后来勃兰登堡选帝侯合并东普鲁士,普鲁士王国作为整体才成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在中世纪早期,普鲁士这块地方是蛮荒之地,古代的居民为古普鲁士人,所使用的普鲁士语属于波罗的语族,与拉脱维亚人和立陶宛人属于同一种族。10世纪时候,布兰登堡就已经由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建城,此后在不同的家族之间继承和易手。1512年,来自勃兰登堡霍亨索伦家族的阿尔布雷希特被选为条顿骑士团总团长,他是勃兰登堡选帝侯的近亲。在马丁·路德的影响下,1525年他宣布改信路德宗,从而切断了与骑士团名义宗主罗马教廷的联系,随后宣布解散骑士团,改为普鲁士公国(Ducal Prussia),阿尔布雷希特自任普鲁士公爵,成为臣服于波兰最高权力之下的世俗君主。1618年,阿尔布雷希特之子阿尔布雷希特·腓特烈死后无子,普鲁士公国遂由其长女之夫、勃兰登堡选帝侯国的约翰·西吉斯蒙德(属霍亨索伦家族)继承,建立了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此举为霍亨索伦王朝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1660年的瑞典-波兰战争中,勃兰登堡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取消了波兰对普鲁士的宗主权,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18世纪伊始的1701年,勃兰登堡大选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腓特烈·威廉之子)支持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国波旁王朝宣战,借以换取国王称号。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自此,普鲁士作为一个王国才正式存在,并从此展开了普鲁士王国200多年的显赫历史。1834年普鲁士在德意志地区建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除奥地利和汉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国都加入该同盟。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 (Friedrich Wilhelm IV) 宣布成立“自由派政府”。召开制宪会议,并拒绝接受德意志邦联议会奉上的“德意志皇帝”称号。但1848年欧洲革命结束后,腓特烈·威廉四世即回归专制统治。1857年 腓特烈·威廉四世患上精神病,以其弟威廉担任摄政王。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摄政王即位,称威廉一世。 1862年他因军事改革所需预算及税收问题与国会发生冲突,本拟退位,但在前驻法大使俾斯麦的建议下收回成命。俾斯麦表示支持军事改革,并称若任命他担任首相,他将不惜一切强行推行陆军改革和新兵役制度。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担任首相。俾斯麦上台后,即着手策划德意志统一大业。俾斯麦主张建立将奥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普鲁士在1864年和1866年先后在普丹战争中击败丹麦和在普奥战争中击败奥地利,并在1870年领导北德意志邦联及南方的德意志诸邦,在普法战争中击败了法国。威廉一世于1871年1月18日(即普鲁士王国成立170周年纪念日)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登基,成为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Reich)的皇帝,宣布建立以普鲁士王国为首的德意志帝国,即所谓的德意志第二帝国 (Das Zweite Reich) 。二战后德国领土和柏林全市被盟军划分为四个军事占领区。1949年5月23日美国、英国及法国占领区(包含西柏林)合并,成立以波恩为首都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俗称“西德”或“联邦德国”);其中西柏林亦以特殊的城市地位,加盟位于波恩的联邦政府。同年10月7日,苏联占领区(包含东柏林)则单独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俗称“东德”或“民主德国”),设立首都即为东柏林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07
东普鲁士战后被苏联和波兰瓜分了

---------------------------
战争期间,德军征服波兰西部,令东普鲁士扩大。1939年,此区人口共249万人。虽然纳粹党强烈宣传民族主义,宣称他们征服的地区都住着大量德国居民、都想回归德国,但事实恰恰相反:根据国家的统计,1939年时德军占领区的994,092居民当中,只有31,000人是德国人。很多居民在战争中死亡,其中大部分青年被征召到军队、战死沙场。

1945年初,有部分德国人在战后企图返回东普鲁士,但全部都被苏联军队驱逐,也有很多人被发配到苏联当苦工。当地所有德式地方名字都改成俄式或波兰式。

1946年4月,东普鲁士的北部被并入苏联。7月,首府哥尼斯堡被重名为加里宁格勒,省名是加里宁格勒省。1947年,苏军驱逐所有德国人,让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及乌克兰人迁到此地。

波兰被迫割让东部大片领土给苏联,该地的波兰人被驱逐到波兰占领的东普鲁士北部,亦即瓦尔米亚-马祖尔省。

1947年,无论作为领土或邦国,普鲁士被完全废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