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我想要《客家迁徙图》,黎敏斐根据罗香林的客家迁徙理论绘制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03
公元1713年(清康熙五十二年)5月的一天,刚刚过完60岁生日的清圣祖康熙大帝在金銮宝殿上开始处理政务。他首先传唤主管田粮户册的户部尚书、四川遂宁人张鹏翮(音"和"),询问有关四川大移民的情况。此前,康熙在接见各省老人祝寿团时,曾与来自四川的87岁长者、张鹏翮的父亲张娘有过接触。他从这次交流中了解到,各省移民响应朝廷的号召,纷纷涌入四川,大力开垦荒地,使得"四川之荒田,已尽开垦"。因此,康熙决定就四大移民的起因背景等问题,向张鹏翮咨询。于是,一段关于本课题研究内容的君臣对话就此展开。
康熙帝首先问:"明末时张献忠兵临四川,杀戮惨重,四川人是否有记录此事的书籍?"张鹏翮回答:"没有记录此事的书籍。"康熙接着说:"你的父亲今年87岁,以张献忠入川时计算,他当时约17、18岁,一定对这段历史有确切的了解。你可以询问他,并将答案详细记录下来,呈给我看。"
这段简短的对话,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却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因此被收录在《清朝实录》中。这次宠遇使张氏家族声名大噪,同时此事也被记录在遂宁《张氏族谱》中。不久后,张鹏翮根据其父张煨的口述,向康熙帝提交了一份详细的报告。至于康熙是否满意,则不得而知。然而,张煨从这次进京觐见和与康熙的对话中,深感有必要记录下这段大移民的起因背景,以填补历史空白。后来,他倾尽全力,终于写成了一本名为《烬余录》的书。
《烬余录》以张煨的生平见闻为基础,从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年)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记录了明末清初80余年他在四川的所见所闻。其中,对康熙皇帝特别关心的张献忠据蜀时期的情况,记载得尤为详尽。根据《烬余录》,张氏家族从明朝起,由湖北麻城迁居遂宁,历经300年,族姓繁盛,人口达到万余。然而,经过明末四川大乱后,该族仅剩下"三世一宅,童仆百余人"。到清初,又遭浩劫,居民死伤无数,于是,"蜀民至此殆尽矣"。
《烬余录》还对清初人口骤减的原因进行了如实分析:"今以十分计之:死于张献忠之屠戮者三,死于摇黄(指活跃于四川东部的农民军)之掠夺者二,因乱而相残杀者又二,饥而死者又二,其一则死于病也。"在他看来,真正死于张献忠之手的,仅占四川人口的30%,加上死于摇黄十三家农民军之手的,也仅占四川人口的一半。其余一半人口的死亡,则与张献忠和摇黄十三家无关,他们是被随之而来的战乱、天灾、饥荒和病魔夺去生命的。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朝占领四川,对全川人口进行重新统计时,在册的人口总数仅剩50万~60万。鉴于人少地多,田土大量荒芜,社会亟待恢复,朝廷不得不决定从外省招募人民,自愿入川开垦。于是,继元末明初之后,四川又一次掀起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这就是"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迁徙运动的起源。
"湖广"是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起源于元朝,固定于明朝。清朝沿袭元明旧制,设立湖广行省,辖境为今湖南、湖北二省范围。"湖广填四川"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最早出自清道光进士、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魏源(1794~1857)的笔下。他在《湖广水利论》一文中写道:"当明之季世,张贼屠蜀民殆尽,楚次之,而江西少受其害。事定之后,江西人入楚,楚人入蜀。故当时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谣。" "湖广填四川"原本是明代民间流行的一句民谣,它生动地记录了明初以来湖广人民大量移居四川的社会现象。魏源借用它来描述清代前期大量外省移民迁川的潮流,居然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同。他可能做梦也没想到,经他记下的这句民谣,竟然会在日后的四川、重庆,乃至于在全国学术界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研究清初四川大移民的热潮。
自从张煨撰写《烬余录》开始,四川一些文化人抓住时机,陆续撰写、出版了诸如《蜀碧》、《蜀警录》、《蜀龟鉴》、《蜀破镜》、《荒书》等一系列书籍,填补了当初四川人"无有记其事"的空白。这些书虽然并非直接针对"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而写,但却也从历史背景上解释了造成这场大规模移民运动的起因。不过,由于受时代和阶级偏见的限制,他们大多把责任推给农民军领袖张献忠,其结论无不在说这是由于"张献忠剿四川"造成的。
解放后,新时代的史学工作者针锋相对地撰写了许多著述,为推进这一课题的研究,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四川大学教授胡昭曦率先撰写了《张献忠屠蜀考辨--兼析"湖广填四川"》的学术专著,具有开创性的价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主持召开了"张献忠在四川"学术研讨会,并开辟专栏推进这一问题的讨论,对推进"湖广填四川"研究工作的起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其后,到了八九十年代至21世纪之初,学术界又出版了许多地方史专著,有不少内容都涉及到这段历史。例如,孙晓芬的《清前期的移民填》一书,从选题上切入这一领域,并汇编了相关的资料。此外,还有《张献忠传论》、《清代四川财政史料汇编》、《四川人口史》、《中国人口·四川分册》、《四川古代史稿》、《清代四川史》、《四川通史》、《四川历史农业地理》、《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四川方言与民俗》、《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清代四川农村社会经济史》等等,也都从不同侧面论述到这段历史的相关内容。至于这一时期发表在国内报刊上有关"湖广填四川"的学术论文,据不完全统计,也有数十篇之多。
从研究内容上看,这些成果大致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从明末清初的社会背景入手,剖析了"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产生的原因,指出"张献忠剿四川"的后果只是导致清初大移民的一个因素,并非全部、唯一的原因。(2)对清政府的移民入川政策的性质、特点、过程、阶段及其演变作了初步探讨,指出清初移民政策并非一成不变的,在政府移民政策的调控之下,移民浪潮随之跌宕起伏。(3)深入探讨了移民垦荒政策下四川人口、耕地、粮食及城乡经济发展的状况,肯定了移民运动在推进四川经济复苏与重建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4)对移民社会中的社会组织,尤其是对移民会馆的功能、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5)对"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影响下所产生的种种文化现象,如民间文艺、民俗文化、地方文献、民居建筑等,作了一定的搜集和整理。
总之,解放以来四川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内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其贡献主要集中到一点,就是把"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从一句民谣和口碑传说层次,提升为一个严肃的学术研究课题,使之成为中国移民史和清代历史上不可缺少的篇章。尽管目前还有人怀疑"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是否客观真实存在过,还有许多谜团等待人们去破解,但是,"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作为清初四川一段重要历史,作为学术领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了。与此同时,也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过去有关这一问题的前期研究成果虽然不少,但是从总体上看,分量不够、质量不高、挖掘不深,则是共通的弊病。几年前,复旦大学教授曹树基在其撰写的《中国移民史》第6卷中,对当时国内"湖广填四川"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作了中肯的评价。他指出:"'湖广填四川'在清代前期移民史上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它的意义在于重建了一个泱泱大省四川的人口,由此而构成清代前期最大规模的区域移民;这不仅指其移民数量众多,而且指其移民来源广泛。可惜的是,有关这场大规模移民的史料挖掘,长期以来并未取得大的进展,故而以前的有关论文,仅仅局限于对这一移民运动作一些'举例子'的简单描述......有关清代四川移民史的资料实在是太少了,以至于我们无法对各个区域移民史作出更深一步的分析......"
当然,也不可一概而论。在这期间,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术界,也产生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