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战役中,日军是哪个部队?

腾冲战役中,日军是哪个部队固守腾冲?

  驻守滇西的日军第56师团,师团长松山佑三

  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最初的滇西大反攻部署是以霍揆彰指挥的第20集团军为主攻集团,翻越高黎贡山攻取日军重要据点腾冲城,而以宋希濂指挥的第11集团军主要驻防怒江东岸,防止日军的反偷袭,同时佯攻日军的另外两个重要据点松山、龙陵。
  但由于1944年2月,一架中国军用飞机在腾冲迫降,飞机上的一份远征军密码本被日军获得,使得中国远征军的大部分电文被日军截获,远征军的行动部署也暴露无疑,所以20集团军的主攻行动受到日军有准备的顽强阻击,我军攻击受挫,伤亡惨重。为此卫立煌大发雷霆,他认为军中有人泄密,竟一拳打翻了作战沙盘。
  但卫立煌毕竟老辣,他迅速调整攻击策略,20集团军继续摆出主攻架势迷惑敌人,而11集团军改为主攻集团,大举进攻松山和龙陵。
  5月25日深夜,11集团军的三个军沿怒江东岸向西秘密运动,所有运兵车辆不得开灯。等到日军侦听电台发现松山一带的通讯信号突然增多时才引起警觉,但为时已晚,五天后潮水般的中国大军已经涌向松山。
  从日军的兵力部署来看,放在松山的守军人数并不多,只有1200多人。一是日军把兵力主要集中在了高黎贡山以北,重点防御20集团军的进攻,二是松山有险可依,工事坚固。
  而远征军掌握的情报却是松山守军只有3、4百人,所以6月1日凌晨开始的第一轮进攻就使用了一个加强师,希望以30倍于敌人的兵力迅速拿下松山。
  由于敌情有误,对松山的地形、敌人工事等不熟悉,初战半个月第一轮进攻伤亡惨重,71军军长亲自督战也无济于事,他的28师几乎遭遇灭顶之灾。
  就在71军的28师攻打松山的同时,宋希濂命令71军的另外两个师绕过松山进攻龙陵,以切断龙陵之敌对松山的增援。
  驻守滇西的是日军第56师团,师团长松山佑三发现中国军已经转移兵力,突然对松山龙陵大举进攻,经过短暂的踌躇,决定留下一个联队固守腾冲,自己则匆匆率领师团主力驰援松山龙陵一线。同时日军第二、第三十三师团也接到命令沿滇缅公路向龙陵进发。日军的意图是:先夹击并消灭龙陵城外的两个中国师,然后在松山将中国军左翼击破,最后在腾冲围歼中国军右翼,实现怒江大捷。
  对于日军来说,松山是支撑胜利的据点。松山不守,腾冲龙陵则无依托,怒江防御体系的三角支点就将瓦解,把中国军各个击破的战略设想也将化为泡影。
  对于中国军来说,松山好似一把插在心窝的匕首,它把中国军军队分割为彼此孤立的三块。松山不破,中国军队首尾不能相顾,腾冲龙陵之师都成孤军,随时有被敌人各个击破进而导致全线崩溃的局面。由于松山卡住了滇缅公路的咽喉要道,前线急需的物资无法运送,如果不能早日拿下,中国军队的攻势也将因为弹药短缺自行瓦解。
  最终,中国军队大战120天,不惜一切代价,在1944年的9月初才拿下了松山。

参考资料:[见证·发现之旅]滇西抗战风云录之"浴血松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19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6月至9月,在缅北滇西战役中,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在云南西部腾冲地区对日军第56师团等部进行的作战。

腾冲扼滇缅公路要冲。该地由日军第56师团第148联队主力和18师团第114联队一部据守。6月下旬,远征军为加速与驻印军会师,决定对腾冲实施包围攻击。25日,第20集团军第54、第53军分别自龙川江西岸、清水河南岸向腾冲挺进。26日,第54军第36师先头部队越过老祖坟向南挺进;预备第2师到达宝凤山北端,第53军进至干榨山、杭猛一线。29日,各部迫近腾冲外围。7月2日开始攻击,迅速攻占5830高地、庙前门、飞凤山北部、蜚凤山西北部、芭蕉关等日军据点。4日以后,战斗更趋激烈,日军固守飞风山、观音堂、来凤山。远征军向来凤山方向增加兵力,在空军支援下,经过10余日激烈战斗,于27日将飞风山、来凤山攻占。日军大部就歼,少数退入城内。8月2日上午,空军对城内日军军事目标进行轰炸,将城东南角炸开一个缺口。第198师主力渡过大盈江及饮马水河,向拐角楼及东北城角进攻;第36师主力进迫西南城角,当即攻占日军碉堡;第116师一部向东门城外的帮办衙门攻击,一部进至东南城角。攻城部队在城垣及城墙缺口处遭到日军顽强抵抗,阵地数次得而复失。战斗到8日,无大进展。9日,第20集团军重新调整部署。15日,令各部开始总攻,激战到21日将城垣日军大部歼灭,攻入城内,与日军展开巷战。9月10日,日军飞机10余架飞临腾冲上空,中国空军适时迎击,击落其4架。至14日,城内日军全部就歼。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163414.ht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