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我国明代的知名科学家,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如题所述

据百度百科介绍,徐光启(1562年-1633年),上海人,万历进士,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多有建树的科技人才

1603年,年过40岁的徐光启加入天主教,教名保禄。入教后,他跟着利玛窦,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之后,他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著述,可以说,他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历法、数学和军事等方面均有建树。在天文历法方面,他主编《崇祯历书》,在历书中,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介绍了经度和纬度的概念。此外,还参加了《测天约说》《大测》《日缠历指》《测量全义》《日缠表》等书的具体编译工作。

在数学方面,他和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6卷,并提出了实用的“度数之学”的思想,同时还撰写了《勾股义》和《测量异同》两书。“几何”作为数学的专业名词始于徐光启。

在军事方面,他特别注重火炮的制造,对火器在实践中的运用,对火器与城市防御,火器与攻城,火器与步、骑兵种的配合等各个方面部有所探求。

来自于实践的农学成就

徐光启最大的成就在农学方面,不但写了大量的农业著作,还融入了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下面,简单罗列一下他的农学研究历程。

明万历三十五年至三十八年(1607年-1610年),徐光启回乡丁忧,在这三年间,他泡在田间进行农业试验,总结出许多农作物种植、引种、耕作的经验,写了《种棉花法》《代园种竹图说》等农业著作。

明万历四十一年秋至四十六年(1613年-1618年)闰四月,徐光启到天津垦殖,再次进行农业试验。明天启元年(1621年)再次到天津,进行更大规模的农业试验,写出了《北耕录》《宜垦令》和《农遗杂疏》等著作。

徐光启在家乡和天津这两段比较集中的农事试验与写作,为他日后编撰大型农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天启二年(1622年),徐光启告病返乡,不顾年事已高,继续试种农作物,同时开始搜集、整理资料,撰写农书。

明崇祯元年(1628年),徐光启官复原职,此时《农政全书》初稿已完成。但徐光启忙于负责修订历书,无暇顾及,1633年去世后,由他的门人陈子龙等人负责修订,于1639年刻板付印,并定名为《农政全书》。

全书由于分为12目,共60卷,50余万字,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汉族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穿其中。

地名“徐家汇”源于他

据百度百科介绍,上海徐家汇是徐光启的故乡,徐家汇本名法华汇,后来为了纪念徐光启改名为徐家汇。徐光启墓就位于徐家汇南丹路的光启公园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6
历法方面,主要集中于《崇祯历书》的编译和为改革历法所写的各种疏奏之中。 数学方面,和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 。农学方面,计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农书草稿》《泰西水法》等。 军事方面,改进火器。
第2个回答  2021-12-06
提供了数学方面的理论,有着很多的数学知识,做出了很多的贡献,留下了相关的书籍,是古代非常著名的人,拥有着很多的巨作。
第3个回答  2021-12-06
《农政全书》这部农业百科全书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崇祯历书》中介绍了一些欧洲天文知识,引进了行星、圆形地球、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在数学领域翻译了《几何原本》。军事领域提出“极求真材以备用”,注重武器的制造,是将火炮制造技术引进军事领域的第一人。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