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作法施工的挡墙

逆作法是什么意思呢?

逆作法技术的原理,逆作法是一种与正常施工顺序完全不同的一种施工方法,同样也设计与施工共同协商确定的一种施工方法,是施工方案与工程设计密切配合的结果,并且逆作而带来的特殊要求,需要在结构设计中加以解决。逆作法施工适用于由钢筋混凝土柱,地下连续墙所组成的支护结构体系,设计将钢筋混凝土连续板等分为几个水平段,施工单位按设计的分段要求自上往下逐段施工,逐段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段结构,直至底板封底。逆作法工艺特点(1)在施工本支护结构时,不会影响其周围建筑物的同时施工,可节省工期。(2)受力良合理,结构变形量小,因而对邻近建筑的影响亦小。(3)土方开挖量少,节省工程费用。(4)施工时不会占用大量场地空间。(5)由于开挖和施工的交错进行,逆作结构的自身荷载由立柱直接承担并传递至地基,减少了大开挖时卸载对持力层的影响。本文笔者主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所做的工程实例,阐述“逆作法”施工钢筋混凝土桩板挡土墙设计思路及采取的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24
逆作法施工的挡墙就是边坡支护(深基坑)的锚杆、土丁、加筋喷混凝土面板等,除了排桩、地下连续墙以外的支护体的支挡墙。
逆作法就是自上往下,分段(层)作业。挖2~3米支护好了再往下挖、再支护、再挖......的施工顺序作业。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