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可分为几类?

如题所述

1.单级火箭

单级火箭分为单发和多发的。单发的一次发射一支箭,多发的一次发射几支、十支到一百支箭。发射的方式分为用架、用筒、用桶、用匣等。

(1)单发火箭这类火箭有飞刀箭、飞枪箭、飞剑箭和蒸尾箭等。这四种火箭,箭杆长六尺,直径五六分,箭镞长三寸,箭翎长七寸;药筒长八寸,直径一寸二分,缚于箭镞之下,引线向后,箭头分别呈刀、枪、剑和燕尾型。这类火箭是在宋朝和元朝火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箭头一般都涂以虎药(毒药),能穿铠甲,射程可达500步。使用时,架在树枝上或兵器上,在距敌知步左右点火发射。

(2)集束火箭又称为多发火箭。将若干支单发火箭的药线并联起来,点火后同时发射出去。这类火箭有五虎出穴箭,5支单发火箭并联,射程约别步;九龙箭,9支单发火,箭并联,躬程约4印步;火弩流星箭,10支单发火箭并联,射程约400步;火笼箭,17~20支单发火箭并联,射程约300步;长蛇破阵箭,30支单发火箭并联,射程约200步;一窝蜂箭,32支单发火箭并联,射程约300步;群豹横奔箭,40支单发火箭并联,射程约4印步;四十九矢飞帘箭,49支单发火箭并联,射程约4印步;白虎齐奔箭,100支单发火箭并联,射程约300步。

10支以下的集束火箭,通常装入竹筒或木筒内发射,每筒重量约二斤,每名士兵可携带4~5筒。20支集束火箭装入竹编圆筒内,圆筒长四尺,口大底小,外面糊油纸,可以防风防雨。30支集束火箭放入木匣内,箭杆长二尺九寸,火箭筒长四寸,每匣重量约五斤;40支以上集束火箭装入木匣内。大型集束火箭放在专门设计制造的战车上,用人力或畜力牵引。

集束火箭能同时发射若干支火箭,具有较强的火力,箭头大多涂有虎药;除有纵火效能外,还有杀伤效能。集束火箭无论是突击点状目标,还是线状目标,都是一种有效的武器。集束火箭用于战争,标志着中国古代在武器制造和战术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2.火箭飞弹

火箭飞弹是利用喷射火箭原理将爆炸物投向敌方的一种兵器;对敌方不仅有杀伤作用,而且有威吓作用。这种兵器始于南宋,在战争中颇有成效,到了明代有了很大改进,主要有飞空击贼震天雷和神火飞鸦等。

(1)飞空击贼震天雷这种兵器是球形状,直径约三寸五分,用竹篾编成,两旁安翅膀。球内装火药和数枚涂有虎药的棱角,中间夹一个长二寸、内装发射药的纸筒;有引信与球内火药相连,外面用纸糊十多层,涂成红色,主要用于攻城。攻城时,顺风点燃引线,雷飞人城,纸筒内发射药燃,完后即引燃竹球内火药爆炸。爆炸时烟飞雾障,迷目钻孔,棱角乱钉人。飞空击贼震天雷靠自身的发射药推进,原理与现代火箭弹相似,实际上是一种原始火箭弹。

(2)神火飞鸦用竹篾或芦苇编织成乌鸦形体的篓子,如斤余鸡大。外面用棉纸封固,内装火药。鸦身装有头、尾和翅膀,鸦身下面两侧安装4支大起火(火箭)。在鸦背上开一,孔,用4根各一尺长的药线插入孔内,与鸦身内的火药相连,药线的另一端分别和4支起火的药筒底部相连,再将4支起火的引线并联。使用时点燃引线,利用起火的推力,使神火飞鸦飞到空中,大约可飞行100多尺的距离。当起火里的火药烧完了,起火的推力也就消失了,于是神火飞鸦掉了下来。这时候,药线点燃了鸦身里的火药爆炸,借以焚烧敌方地面营寨或水面船。神火飞鸦在原理上也和火箭弹相同。

3.多级火箭

明代多级火箭,实际是二级火箭,即利用火箭装置将另一枚火箭匡向空中,使其继续飞行到更远的地方。多级火箭为我国首创,是火箭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是现代多级火箭的先河。这种火箭有火龙出水和飞空砂简等。

(1)火龙出水在五尺长的薄竹筒两头装木制龙头和龙尾。筒内装火箭数枚,引线都并联在一起,从龙头下方的孔中引出总药线。龙身下前后各装两支大起火,引线并联在一起,前面两支起火药筒底部与从龙头下方的孔中引出的点药线连接。发射时先点燃龙头和龙尾下面的四支起火,推动火龙飞向空中,待推动火龙前进的起火燃烧将完时,连接的总药线已点燃火龙腹内的火箭,这时,龙腹内的火箭即由龙口飞出继续前进,飞向目标。这种兵器能在离地面或水面三四尺空中飞行二三里远。用于水战时,犹如从水中飞出的火龙,故称火龙出水。

(2)飞空砂筒能飞出去飞回来的一种火箭,是中国火箭技术的重大发明之一,标志着我国火箭技术进入一个新的水平。其构造是,用薄竹作箭身,长七尺,直径弓寸五分,箭身前端两侧各绑一个药筒,一个筒口向前,另一个筒口向后。筒口向后的药筒前面有一爆竹,长七寸,直径七分,爆竹的引线与药筒底部连通,爆竹内装炸药和细沙,爆竹顶端装有几根薄倒须险。用“竹溜子”(用竹筒制作的发射架)发射。发射时先瞄准敌船和营寨,利用筒口向后的药筒将飞空砂筒射出,刺在敌船蓬、船帆或营寨的帐蓬上。药筒内的火药烧完后引燃爆炸,爆竹炸裂喷射火焰和细沙,敌人救火时,细沙落人眼内,很难医治,丧失战斗能力。爆竹爆炸通过药线引燃筒口向前的药筒,飞空砂筒又飞回来。这种二级火箭,第二级火箭与第一级火箭运行的方向相反,作逆行运动,体现了火箭回收的设计思想。

明朝年间,火箭兵器发展很快,并广泛用于战争。如1371年朱元璋为消灭割据势力,借口明升遣将攻扰边境,派遣部将汤和、傅友德率水陆军分路人蜀。西路军将领汤和派部将廖永忠率军攻瞿塘关,“以火箭、火炮破蜀”,明升战败降伏。1388年3月,思伦发率其部号称三十万人马攻定边,(今云南省巍山回族自治县),明西平侯沐英率精骑三万,昼夜增援,行军十五日到达,思伦发驱象披甲列队,沐英将明军分为三军:冯诚为前军,宓正、汤昭为左右军;明军“以火箭、火炮、火铳破思伦发的象阵”,人象皆反走,明军乘机冲击,思伦发大败,斩首三万余,俘万余,思伦发败逃。1464年延绥参房能在川(今云南省腾冲县)作战中用“九龙筒”(有九支单发火箭的集束火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朝廷随即下令依式制造,装备各军使用。

明朝大将军戚继光的戚家军素以使用火器著称,尤其善于使用火箭兵器。他编著的《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详细叙述了火切和火器的制造、使用及操练等方面的内容。除戚继光外,还有赵士桢的(神器谱》、王鸣鹤的(登坛必究)、何汝贤的《兵录》、李盘的《金汤借箸十二筹)、茅元仪的《武备志》、焦勖的《火攻挈要)等有关火药、火器和火箭方面的专著。其中茅元仪的(武备志》,文图并茂,不仅有各种火药的配方,而且有单发火箭、集束火箭、火箭飞弹、二级火箭等多种火箭的构造及使用,是集中国古代火箭技术之大成。明朝年间,朝鲜国火铳都监崔茂宜,曾邀请中国火器专家李元去朝鲜传授火药、火铳和火箭制造技术。

明代的火箭种类多,并广泛用于战争;火箭方面的专著多,并将火箭技术首次传到国外。这说明,明代的火箭技术已相当发达。到了清代,除了在明代火箭技术的基础上略有改进和发展外,清政府引进了一些西方列强国家的火箭制造技术,生产了一些近代火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