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裘》的翻译

如题所述

译文

凡是用兽皮做的衣服,统称为“裘”。最贵重的比如貂皮、狐皮,最便宜的比如说羊皮、麂皮,价格的等级约有上百种之多。貂产在关外辽东、吉林等地区,直到朝鲜国一带。貂喜欢吃松子,那里的少数民族中捕貂的人,夜里悄悄躲藏在树下守候并伺机射取。

一张貂皮还不到一尺见方,要用六十多张貂皮连缀起来才能做成一件皮衣。穿着这种貂皮衣的人站在风雪中,比待在屋里还觉得暖和。遇到灰沙进入眼睛,用这种貂皮毛一擦就抹出来了,所以十分贵重。貂皮的颜色有三种,一种是白色的,叫做“银貂”,一种是纯黑色的,一种暗黄色的(近来一个黑色的、毛较长的貂皮帽套,已经能值五十多两银子了)。

狐狸和貉也产在河北、山东、辽宁和河南等地。纯白色的狐腋下的皮衣价钱和貂皮也差不多,黄褐色的狐皮衣价钱是貂皮衣的五分之一,御寒保暖的功效比貂皮要差些。关外出产的狐皮,拨开毛露出的皮板是青黑色的,内地出产的狐皮把毛吹开露出的皮板则是白色的,用这种方法来区分优劣。羊皮衣服,老羊皮价格低贱而羔皮衣价格贵重。

孕育在胎中而未生出来的羊羔叫“胞羔”(皮上略有一些毛纹),刚刚出生的叫做“乳羔”(皮上的毛卷得像耳环的钩脚一样),三个月大的叫做“跑羔”,七个月大的叫做“走羔”(毛纹逐渐变直了)。用胞羔、乳羔做皮衣没有羊膻气。古时候,羔皮衣只有士大夫们才能穿,而现今西北的地方官吏也能讲究地穿羔皮衣了。

老羊皮经过芒硝鞣制之后,做成的皮衣很笨重,是穷人们穿的,然而这些都是绵羊皮做的。如果是南方的短毛羊皮,经过芒硝鞣制之后皮板就变得像纸一样薄,只能用来做画灯了。穿羊皮袄的人,对于羊皮的腥膻气味,穿久了就习惯了,南方不习惯穿的人就受不了;但是,往南天气逐渐变暖,皮衣也没什么用处了。

麂子皮去了毛,经过芒硝鞣制之后做成袄裤,穿起来又轻便又暖和,做鞋子、袜子就更好些。这种动物广东很多,此外,在中原地区则集中于湖南、湖北一带,望华山是买卖麂皮的地方。麂皮还有防御蝎子蜇人的功用,北方人除了用麂皮做衣服之外,还用麂皮做被子边,这样蝎子就会避得远远的。虎豹皮的花纹最美丽,将军们用它来装饰自己,显示威武。

猪皮和狗皮最不值钱,脚夫苦力用它来做靴子、鞋子穿。西部各少数民族最注重用水獭皮做成细毛皮衣的领子。湖北襄黄人翻山越岭去猎取它,运到很远的地方去,可以赚很多钱。异域他乡的珍奇物产,如金丝猴的皮,皇帝用来做帽套;猞猁狲皮,皇帝用来做皮袍,这些都不是内地的出产。

以上是人类用兽皮做衣服的大致情形,各地的特产在这里就不能详细叙述了。在飞禽之中,有用鹰的腹部和大雁腋部的细毛做衣服的,杀上万只才能做一件所谓“天鹅绒”的衣服;可是,耗费这么大,用这个又有什么意思呢?

原文

凡取兽皮制服统名曰裘。贵至貂、狐,贱至羊、麂,值分百等。貂产辽东外徼建州地及朝鲜国。其鼠好食松子,夷人夜伺树下,屏息悄声而射取之。一貂之皮方不盈尺,积六十余貂仅成一裘。服貂裘者立风雪中,更暖于宇下。眯入目中,拭之即出,所以贵也。

色有三种,一白者曰银貂,一纯黑,一黯黄(黑而长毛者,近值一帽套已五十金)。凡狐、貉亦产燕、齐、辽、汴诸道。纯白狐腋裘价与貂相仿,黄褐狐裘值貂五分之一,御寒温体功用次于貂。凡关外狐取毛见底青黑,中国者吹开见白色,以此分优劣。

羊皮裘母贱子贵。在腹者名曰胞羔(毛文略具),初生者名曰乳羔(皮上毛似耳环脚),三月者曰跑羔,七月者曰走羔(毛文渐直)。胞羔、乳羔为裘不膻。古者羔裘为大夫之服,今西北缙绅亦贵重之。其老大羊皮硝熟为裘,裘质痴重,则贱者之服耳,然此皆绵羊所为。

若南方短毛革,硝其鞟如纸薄,止供画灯之用而已。服羊裘者,腥膻之气习久而俱化,南方不习者不堪也。然寒凉渐杀,亦无所用之。

麂皮去毛,硝熟为袄裤御风便体,袜靴更佳。此物广南繁生外,中土则积集聚楚中,望华山为市皮之所。麂皮且御蝎患,北人制衣而外,割条以缘衾边,则蝎自远去。虎豹至文,将军用以彰身;犬豕至贱,役夫用以适足。西戎尚獭皮,以为毳衣领饰。

襄黄之人穷山越国射取而远货,得重价焉。殊方异物如金丝猿,上用为帽套;扯里狲御服以为袍,皆非中华物也。兽皮衣人,此其大略,方物则不可殚述。飞禽之中有取鹰腹、雁胁毳毛,杀生盈万,乃得一裘,名天鹅绒者,将焉用之?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作者简介

宋应星(1587年—约1666年),字长庚,汉族,江西奉新人,明朝著名科学家。 

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

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幼时与兄应升同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就读。宋应星在家乡散文私塾中开始认族叔宋国祚做老师,在这之后在新建举人邓良知门下做学生。 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数岁能韵语”(作诗),有过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师及长辈喜爱。

稍长,考入奉新县县学为庠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在程颐-程灏、周敦颐、朱熹及张载这宋代四大家中,独推张载的关学,从中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

他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之学有很大兴趣,曾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年出版)等书。此外,还喜欢音乐、作诗。他常与同窗好友赴本县风景名胜处郊游,相互催诗,相互激励,纵谈天下事。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宋应星与兄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29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故称“奉新二宋”。乡试的成功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当年秋他们便前往京师(今北京)应次年丙辰科会试,但却名落孙山。

他们决定下次再试,为了作好应试准备,宋应升、宋应星等人前往江西九江府古老的白鹿洞书院进修,当时任洞主的是有名学者舒曰敬。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是神宗在位时最后一次会试之年,宋应星弟兄与江西其他考生齐会京师,但二兄弟仍未及第。此后,他们于天启及崇祯初年再试,均告失败,从此遂绝科举之念。 

崇祯四年(1631年)宋应升由吏部铨选任浙江桐乡县令,宋应星回乡服待老母。崇祯八年(1635)宋应星任江西省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教授生员,是未入流的教职人员。该年其兄宋应升调任广东肇庆府恩平县令,因有政绩,被诰封为文林郎。宋应星在分宜县任教4年,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因为所有主要著作都发表于此期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原文】
凡取兽皮制服统名曰裘。贵至貂、狐,贱至羊、麂,值分百等。貂产辽东外徼建州地①及朝鲜国。其鼠好食松子,夷人夜伺树下,屏息悄声而射取之。一貂之皮方不盈尺,积六十余貂仅成一裘。服貂裘者立风雪中,更暖于宇下。眯入目中,拭之即出,所以贵也。色有三种,一白者曰银貂,一纯黑,一黯黄(黑而长毛者,近值一帽套已五十金)。凡狐、貉亦产燕、齐、辽、汴诸道。纯白狐腋裘价与貂相仿,黄褐狐裘值貂五分之一,御寒温体功用次于貂。凡关外狐取毛见底青黑,中国者吹开见白色,以此分优劣。
羊皮裘母贱子贵。在腹者名曰胞羔(毛文略具),初生者名曰乳羔(皮上毛似耳环脚),三月者曰跑羔,七月者曰走羔(毛文渐直)。胞羔、乳羔为裘不膻。古者羔裘为大夫之服,今西北缙绅亦贵重之。其老大羊皮硝熟为裘,裘质痴重,则贱者之服耳,然此皆绵羊所为。若南方短毛革,硝其鞟②如纸薄,止供画灯之用而已。服羊裘者,腥膻之气习久而俱化,南方不习者不堪也。然寒凉渐杀,亦无所用之。
麂皮去毛,硝熟为袄裤御风便体,袜靴更佳。此物广南繁生外,中土则积集聚楚中,望华山为市皮之所。麂皮且御蝎患,北人制衣而外,割条以缘衾边,则蝎自远去。虎豹至文,将军用以彰身;犬豕至贱,役夫用以适足③。西戎尚獭皮,以为毳衣领饰。襄黄④之人穷山越国射取而远货,得重价焉。殊方异物如金丝猿,上用为帽套;扯里狲御服以为袍,皆非中华物也。兽皮衣人,此其大略,方物则不可殚述。飞禽之中有取鹰腹、雁胁毳毛,杀生盈万,乃得一裘,名天鹅绒⑤者,将焉用之?

【注释】
①建州地:明建州地在今东北吉林、辽宁境,时已为女真族占领。
②鞟(kuò):皮革去毛之后称鞟。
③适足:为皮靴。
④襄黄:似指今湖北之襄阳一带,襄阳、房县,古称黄棘,或以襄黄称之。
⑤杀生盈万,乃得一裘,名天鹅绒:此似望文生义,对天鹅绒之误解。

【译文】
凡是用兽皮做的衣服,统称为“裘”。最贵重的比如貂皮、狐皮,最便宜的比如说羊皮、麂皮,价格的等级约有上百种之多。貂产在关外辽东、吉林等地区,直到朝鲜国一带。貂喜欢吃松子,那里的少数民族中捕貂的人,夜里悄悄躲藏在树下守候并伺机射取。一张貂皮还不到一尺见方,要用六十多张貂皮连缀起来才能做成一件皮衣。穿着这种貂皮衣的人站在风雪中,比待在屋里还觉得暖和。遇到灰沙进入眼睛,用这种貂皮毛一擦就抹出来了,所以十分贵重。貂皮的颜色有三种,一种是白色的,叫做“银貂”,一种是纯黑色的,一种暗黄色的(近来一个黑色的、毛较长的貂皮帽套,已经能值五十多两银子了)。狐狸和貉也产在河北、山东、辽宁和河南等地。纯白色的狐腋下的皮衣价钱和貂皮也差不多,黄褐色的狐皮衣价钱是貂皮衣的五分之一,御寒保暖的功效比貂皮要差些。关外出产的狐皮,拨开毛露出的皮板是青黑色的,内地出产的狐皮把毛吹开露出的皮板则是白色的,用这种方法来区分优劣。
羊皮衣服,老羊皮价格低贱而羔皮衣价格贵重。孕育在胎中而未生出来的羊羔叫“胞羔”(皮上略有一些毛纹),刚刚出生的叫做“乳羔”(皮上的毛卷得像耳环的钩脚一样),三个月大的叫做“跑羔”,七个月大的叫做“走羔”(毛纹逐渐变直了)。用胞羔、乳羔做皮衣没有羊膻气。古时候,羔皮衣只有士大夫们才能穿,而现今西北的地方官吏也能讲究地穿羔皮衣了。老羊皮经过芒硝鞣制之后,做成的皮衣很笨重,是穷人们穿的,然而这些都是绵羊皮做的。如果是南方的短毛羊皮,经过芒硝鞣制之后皮板就变得像纸一样薄,只能用来做画灯了。穿羊皮袄的人,对于羊皮的腥膻气味,穿久了就习惯了,南方不习惯穿的人就受不了;但是,往南天气逐渐变暖,皮衣也没什么用处了。
麂子皮去了毛,经过芒硝鞣制之后做成袄裤,穿起来又轻便又暖和,做鞋子、袜子就更好些。这种动物广东很多,此外,在中原地区则集中于湖南、湖北一带,望华山是买卖麂皮的地方。麂皮还有防御蝎子蜇人的功用,北方人除了用麂皮做衣服之外,还用麂皮做被子边,这样蝎子就会避得远远的。虎豹皮的花纹最美丽,将军们用它来装饰自己,显示威武。猪皮和狗皮最不值钱,脚夫苦力用它来做靴子、鞋子穿。西部各少数民族最注重用水獭皮做成细毛皮衣的领子。湖北襄黄人翻山越岭去猎取它,运到很远的地方去,可以赚很多钱。异域他乡的珍奇物产,如金丝猴的皮,皇帝用来做帽套;猞猁狲皮,皇帝用来做皮袍,这些都不是内地的出产。以上是人类用兽皮做衣服的大致情形,各地的特产在这里就不能详细叙述了。在飞禽之中,有用鹰的腹部和大雁腋部的细毛做衣服的,杀上万只才能做一件所谓“天鹅绒”的衣服;可是,耗费这么大,用这个又有什么意思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3-08
凡取用兽皮制作的服装,统统叫作皮衣。贵重的达到用貂,狐的皮为料,便宜的可取用羊,麂的皮,价格的等级有百种之多。
貂产在辽宁、吉林等边境地区及朝鲜国。大概貂鼠喜好吃松子,我国东部少数民族的人每每于夜间侦候、观察在树下,抑制住呼吸悄没声地射取它。一只貂的皮,见方不满一尺,积累六十多只貂,仅仅能够做成一件貂皮衣。穿貂皮衣的人,站立在风雪之中,比呆在屋里的人还觉得暖和;灰沙进入眼中,用貂皮一擦灰沙就出来了,所以它很贵重。貂的颜色有三种,一种是白色的叫银貂,一种是纯黑的,一种是黯黄的。
大概说来狐和貉也产在燕,齐,辽,汴各个地方。纯白色的狐腋皮衣的价格同貂相类似,黄褐色的狐皮衣,相当于貂的五分之一,防御寒冷温暖身体的功用也不如貂。一般说来,东北一带的狐,取毛时要看一看它的底部是不是青黑的颜色,内地的狐要看吹开时能否见到白色,用这种方法区分质量的好坏。
羊皮衣,母羊皮贱小羊皮贵。怀着的叫胞羔(毛文略具),初生的叫乳羔(皮上毛似耳环脚),长到三个月的叫跑羔(毛略舒展),长到七个月的叫走羔(毛文渐直) ,胞羔,乳羔,做出来的皮衣没有膻味。古代羔皮衣是中层官员穿的,现在西北的旧官僚也认为它很贵重。老羊大羊的皮用芒硝鞣制过后做成皮衣,皮衣的质地很笨重,那是贫穷的人所穿用的罢了。然而那些都是绵羊皮做的。如果南方短毛的皮用硝鞣制后,去了毛的兽皮,只可用作画灯罢了。穿羊皮衣的,腥膻的气味,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南方不习惯的忍受不了。然而当寒冷的程度消减的时候,皮衣也就没什么用了。
麂皮去毛,用芒硝鞣制过后做成袄和裤,挡风轻便,做成袜靴就更好了。这种东西除广东南部有很多以外,中部地区荆州一带是买卖这种东西较集中的地方。麂皮还可以防御蝎子造成的祸患,北方人制作皮衣以外,还割成一条一条的用来沿被子的边,那么蝎子自然会远远离开。
虎、豹的花纹非常美丽,将军用来炫耀自己的威武尊严;狗和猪的皮最低级,仆役用来做鞋靴穿。西北各民族喜欢水獭皮,认为水獭皮毛细可以做衣领上的装饰。东北"尚黄旗"女真族人,翻山越岭,射取来运到很远的地方去卖,于是可以得到相当可观的价钱。各地方的特产,如金丝猴,皇帝用来做帽子;猞猁皮皇帝用来做袍子,这些都不是内地的东西。人类用兽皮做衣服,这些就是大概的情况,当然,各地的特产不可能都做详尽地介绍。